「活長活短,我並不關心」、「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後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爲紀念品」。

這是漢堡包包出發法國前,讀梵高寫給提奧的信裏,給她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當看到這裏時,翻書的手指顫抖着,不知爲何特別感觸,也許這也是我們普通人一輩子也會害怕的事:「死後並沒有什麼可以留在這個世界讓人永遠記得自己。」

當看到電影《Loving Vincent》 在國內上映,隨意掃了簡介幾眼便可知,是的,我們都走過,一切既熟悉既又感動,電影的一幕幕場景,更勾起了我們的回憶。

巴黎 Paris

奧賽博物館 Musée d'Orsay

巴黎奧賽是印象派畫家最好的家,這裏展示了幾乎是藝術派最經典的一些名作!一位位耳熟能詳的藝術派大師的名作都能在這裏觀摩。其中最受世人喜愛的文森特·梵高的作品展廳,在進入大廳後右側樓梯上去二樓即可看到。

《自畫像

奧維爾教堂》

《迦歇醫生

《阿爾的舞廳

《阿爾勒的房間

《午睡

《羅納河的星夜

以上這些作品對於喜歡梵高的人應該不陌生,基本都是在法國南部繪製,部分是梵高最後在奧維爾的日子繪製的。可以在博物館近距離的接觸大師的筆觸,更能體會到用色大膽,無法複製的豔麗色彩是梵高的特色。

這次環法之旅有幸親臨關於上述畫作的繪製地,對作品有了更不一樣的解讀。

梵高故居

Maisonde Van Gogh

沿着小路一直走在蒙馬特高地上,雖然沒有特別的大景點在路上,但是就是感覺特別有藝術氣質。不懂怎麼用言語和圖片表達,就是走在那裏的感覺和氛圍,總覺得藝術家喜歡的地方我們也會很輕易愛上的,特別是梵高住過的地方。這次我們在法國走訪了好幾個梵高曾經停留過的地方,意外的不管之前天氣多差,只要到了他停留過的地方,天空就會放晴……而每一個地方,我們都非常的喜歡,都很想多停留片刻。

蒙馬特風景

蒙馬特這裏是梵高的弟弟提奧在巴黎的家,梵高曾經也在這裏住過很短的時間1886~1888年在巴黎的住所。

這是Rue Lepic街上一間不起眼的住宅----House at No.54。也許經過這裏你也不曾留意過這個小小的招牌,而我,是特意去尋找的。

其實巴黎是我們這趟環法之旅梵高路線的最後一站,站在提奧的家前面突然有種感概。梵高生活在錯的時間,如果當初能得到大家喜愛也許結局會完全不一樣,但是正因爲他孤獨的經歷才令他的一輩子更添傳奇色彩。以梵高的性格,估計名和利並不是他所追求的,反而是心靈上對藝術、生活的執着,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或喜或悲,其實輪不到我們後人來評論,活在當下做自己也許纔是梵高選擇的人生旅程吧。

阿爾勒 Arle

阿爾勒是佇立在羅訥河上的珍寶,庇護在地中海海風吹過的湛藍的晴空下。這座古城,擁有豐富又獨特的世界藝術遺產,同時也是讓藝術家和詩人找到靈感的形象之都。

阿爾勒附近的小路

據說當年梵高在阿爾勒,當地人覺得他是一位每天蓬頭垢面的神經病,不受待見,但如今,卻因爲梵高,這裏每天接待數以萬計的觀光客。

阿爾勒車站附近的梧桐小路

出發前看過梵高的《梵高手稿》這本書,雖然梵高在這裏飽受密斯托拉風,但他給弟弟提奧的書信中依然不斷提及自己非常喜歡阿爾勒,所以,雖然他在這裏住了短暫的一段時間,但是創作了200餘幅畫作,是他生命裏創作的高峯期。

如今的阿爾勒,處處留有梵高的影子。

在阿爾勒旅遊中心官網可以下載一份名爲「梵高的足跡路線地圖」

**以下文字按照梵高足跡的順序編寫。

阿爾勒醫院

Espace Van Gogh

阿爾勒修道院/療養院,這裏曾是梵高在阿爾勒住的醫院。1888年2月梵高因精神失常割下了自己左耳垂兒,被送到了這家醫院接受治療。

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

1889年4月梵高繪製了《阿爾勒醫院中的庭院》(Le Jardin de laMaison de Santé a Arles,The Courtyard of the Hospital atArles),畫中描繪了當時醫院中庭花園的景象。

阿爾勒醫院的庭院

阿爾勒醫院的庭院

但由於遊客過多,醫院已移遷別處,此處改爲紀念館。

阿爾勒醫院的病房

門上可以看到刻着“HOTEL DIEU”,意爲“上帝之所”。

現在療養院一樓已改爲幾家售賣紀念品的店鋪,二樓則是圖書館。但不知道是不是當天是週日的緣故,通往二樓的大門並沒有開放,我們諮詢了售賣紀念品的老婆婆也問不出原因,她只說:如果關門了,就無法上去了。所以,確實讓我們心情down了很久,只能不斷在一樓的花園徘徊着。

梵高咖啡館

Café Van Gogh

凡•高咖啡館(夜晚露天咖啡座)位於角鬥場以西,由畫家凡•高(Vincent vanGogh, 1853-1890)繪於1888年9月的同名畫作《夜晚露天咖啡座》(Caféterras bij nacht / Terrasse du café le soir / Cafe Terrace at Night,1888)而得名,這幅作品目前收藏在荷蘭的奧特羅, 克羅勒-穆勒博物館(Kroeller -Mueller Museum)內。

夜間露天咖啡室

夜間咖啡室

曾是梵高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坐落在老城市中心的“形式廣場”,咖啡館的原型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的梵高咖啡館是仿照梵高的油畫重建的,已被更名爲“梵高咖啡館”。

直至今日,它仍保留着黃色的外牆和雨篷,迎接絡繹不絕的遊客。很多人會在黃色的小咖啡館點一杯咖啡,期冀通過這種方式與畫家產生共鳴。如若能夠幸運地坐在“黃房子”靠裏的位置,可以透過窗戶,看見那金黃色的麥田、墨綠色的橄欖林和高高的朗格魯瓦橋,它們都是梵高畫作中最常出現的景色。

頂奎特爾橋的臺階

L’escalier du Pontde Trinquetaille

這個臺階曾經在梵高的畫作《Pont de Trinquetaille》中出現,現在還保持原樣,而且在臺階旁邊還能看見梵高的這幅畫作。

頂奎特爾橋的臺階

人行天橋

高架橋和人行天橋

只是畫中的小樹早已張成參天大樹,滄海桑田,物是人非,變化與永恆,在這裏駐足,感受一下大師的遺蹟,體會大師的思想,感嘆一下人生,也是很棒的。現在橋樑仍在使用。

在臺階的另一邊,梵高畫的另外一個角度,一個流浪小女孩和他擦肩而過,她的身形讓畫家聯想到那些佛羅倫薩先輩筆下的人物。當時梵高剛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落腳。他寫信告訴弟弟雷奧,當時自己疲勞過度,走在路上像個夢遊者;當時的河水和天空呈現出苦艾酒的色彩,加上鐵橋、堤岸還有行人的濃烈色差,他被一種突如其來的,肝腸寸斷的情緒擊中。

特蘭凱塔耶鐵橋

羅納河的星夜

Nuitetoilee sur le Rhone

羅納河上的星夜,岸邊的人造燈光倒映在水裏,與夜空閃耀的羣星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右下角繪有一對散步的夫婦,顯得樸實自然。

羅納河的星夜

走在阿爾勒,懷着緬懷梵高的心情,也欣賞着阿爾勒的美景,不禁感嘆難怪梵高如此鍾愛這個地方。

黃色小屋

La Maison Jaune

街道轉角處的那棟綠色窗戶的黃房子,就是梵高在阿爾勒的住所。

梵高在拉馬丁(Place Lamartine)的小“黃房子”其實在第二次時間大戰中已被摧毀,現在是重建的。

梵高在阿爾勒的家(黃房子)

梵高旅居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勒,這裏陽光和煦,田野廣袤,隨時可以在路邊坐下喝杯咖啡。在弟弟提奧的生活費資助下,梵高在這裏安了家。

畫中,深藍天空映襯下明亮如日光的黃色房子,就在滿是塵土的拉馬丁廣場對面;門前經過的那位步履匆匆的人,正是梵高自己。

梵高在阿爾勒的房子(黃房子)

梵高黃房子前面的公園

我們只是離遠遠的拍了照片。

《阿爾勒臥室》這幅作品忠實地反映了梵高當時居住臥室的狀況,甚至,連牆上掛的肖像畫也都一一畫下。 梵高在此前給提奧的信裏就勾勒過草圖,並進行了色彩的描繪,他寫道:“我腦子裏有了新的想法,這是草圖,另一幅是作品……在這幅畫裏一切取決於色彩……牆壁是淡紫色的,地板是紅瓷磚木,牀和椅子,就像新鮮黃油般的黃色;牀單和枕頭擁有很淡的石灰綠,毯子是鮮紅的,窗是綠的,盥洗臺是橙色的,面盆是藍色的……並且,這就是全部,此外房間裏沒有任何另外的東西。” 這些物件帶來的,是一場休憩、或說是夢。

阿爾勒臥室 1

梵高當時設想着把阿爾勒的房子打造成一個“藝術家聚集地”,便寫信給好基友高更,盛情邀請他來同住,提奧也勸說高更前去阿爾勒。當然,梵高在給高更的信中也詳細描繪了這個房間。在掰着手指數高更搬來的日子裏,梵高創作了第一版《阿爾勒臥室》。遺憾的是,傳聞高更來了才短短不到兩個月,就和梵高衝突之下大怒離去;梵高激動之下割下自己的左耳,在阿爾勒居民的強烈抗議下被迫離開,去了距離阿爾勒25公里的聖雷米醫院——在那裏,梵高又畫了兩幅幾乎一樣的《阿爾勒臥室》。

不幸的是,一場洪水殃及了畫家的不少作品,其中也包括他畫的第一版《阿爾勒臥室》,在聖雷米醫院的時候,梵高放心不下,還寫信給提奧讓他幫忙爲這幅畫加個裏襯,但提奧建議他還是再畫一幅以作備份。於是,1889年9月初,梵高又寫信提奧:“我又重新畫了一幅臥室的畫,這次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作品。”

第二版《阿爾勒臥室》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這幅臥室雖然和原版不盡然相同,但大小比例完全一致,目前就收藏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內,是永久館藏的梵高代表作之一

阿爾勒臥室 2

很快,三週之後梵高又創作了第三幅《阿爾勒臥室》,和前兩幅相比,這幅尺寸較小,並作爲禮物送給了他的媽媽和姐姐Willemien。梵高想着,爲家人挑一些他最好的作品,畫一些復刻版來裝飾他們的家。這幅作品現存在巴黎的奧賽博物館,我們後來也在巴黎親眼看到了。

阿爾勒臥室 3

梵高信中描述的“淡紫色牆壁”和我們現在的三版《阿爾勒臥室》中藍色的牆似乎產生了矛盾。其實,問題關鍵在於梵高使用的顏料。研究人員發現,梵高在畫牆壁時使用的紫色,由紅藍兩色混合製成,其中他所用的紅色是當時歐洲新發明的,非常不穩定,於是牆壁的顏色就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變成了藍色。

梵高在阿爾勒的臥室

羅馬競技場

Arènes d'Arles

阿爾勒其實有不少古羅馬遺蹟。遊玩阿爾勒除了走梵高蹤跡,其實也可以走探尋古羅馬遺蹟路線。我們也走了幾個古羅馬遺蹟,這是其一。如果有興趣參觀古羅馬遺蹟的,建議大家買通票,具體通票介紹可以稍後留意我的「夢·遊法蘭西(23日環法之旅)」遊記或者公衆號。

羅馬競技場修建於羅馬時代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前40年。它的縱長136米,橫寬107米,能容納2.6萬多名觀衆,,用於觀賞戰車比賽和血腥的徒手格鬥。

競技場雖然保存得完整,但還是那句話,看過羅馬鬥獸場後,其他的鬥獸場都是mini款啊~

在阿爾勒生活期間,梵高非常關注當地的生活,但對鬥牛卻興致不高。在這幅作品中,梵高將重點放在了鬥牛場邊的人羣上。

阿爾勒競技場上的觀衆

石棺公園

Les Alyscamps

梵高和高更都曾畫過的這座墓地。由羅馬人修建,在4世紀時被基督教接管,因此在這裏可以看到曾創下奇蹟的基督教烈士的墓碑。

梵高曾經把這裏作爲自己寫生的場所,屢屢揮筆作畫。而如今,這裏的風貌幾乎與當年完全一樣。

石棺公園

這裏可以由遊客中心步行過去,但其實跟集中在一起的景點距離有點點遠,在城牆之外。可惜我們到達這裏的時候,剛過了最後開放時間了,只能隔着大門欄杆向內觀望!非常可惜啊。

秋天的道路

道路

阿爾勒公園

Jardin d’ete

梵高畫過阿爾勒各種各樣的花園。這一幅描繪的是里斯大街公園(jardin publicboulevard des Lices)的入口,而這個地方今天依舊存在。人們可以坐在樹蔭下休息、聊天或是看報。

阿爾勒城市公園的入口

阿爾勒公園又叫夏日公園,上面這張畫的門有點難找,梵高畫的並不是大門口,而是偏門。

“藍綠色的高大冷杉,一些紙條橫在在綠色草坪上方……在樹蔭下,還有一對情侶的身影。”(節選自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

公園裏的藍色杉樹

公園大道

阿爾勒公園小徑

公園裏的道路和路邊的長凳

梵高的吊橋/曳起橋

Van Gogh Bridge

阿爾勒的吊橋,在阿爾勒的城外,羅納河上的吊橋在1960年重新整修復原。

梵高於1888年完成的這件畫作使得這座原名爲朗格魯瓦橋(pont de Langlois)的吊橋舉世聞名。

阿爾勒吊橋和洗衣婦

阿爾勒吊橋和洗衣婦

曳起橋與打傘女士

阿爾勒吊橋和運河邊的路

舊磨坊

Le vieux Moulin

這個景點並不在官方的「梵高的足跡路線地圖」,不過包包也寫上吧。

這座老磨坊離城區稍有距離。往城外的鄉村地帶走去,跨過鐵路,就能來到磨坊旁邊。但包包遺憾並沒有找到這個畫作的原景。如果有朋友知道具體的位置,如GPS定位,可以在底下留言,希望以後有機會能一趟究竟。

舊磨坊

步行走遍阿爾勒梵高的蹤跡,我們相信梵高在此一定度過了不少美好的時光,雖然跟高更不歡而散,但是這裏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還因此在生前賣出唯一的畫《在阿爾勒的葡萄園》。這幅畫與高更的《阿爾勒收穫葡萄》相互呼應,梵高還將畫中的阿爾農婦畫成布列塔尼地方的裝扮。

在阿爾勒的葡萄園

【獨家tips】

1. 「梵高蹤跡」一共9個地點,有兩個地點偏遠點,特別是第九個曳起橋,不在阿爾勒的鎮中心位置,如果不是自駕去的話比較麻煩,爲了方便不用走來走去的,可以先直接開車到那裏,參觀完再回到遊客中心附近找停車位。。

2. 官方很貼心的在每個梵高蹤跡的景點前豎立着梵高的畫作和簡介石碑,讓遊客可以遙想當年梵高繪畫的情形。

3. 在阿爾勒街頭,可以看到當地旅遊局爲遊人設計的指示牌,黃色的指示都是與梵高有關的。沿着黃色的指示走,可以感受到梵高在這裏度過的時光。

4. 注意景點的開放時間,安排行程。

聖雷米 Saint-Remy

普羅旺斯地區聖雷米(Saint-Rémy-de-Provence),簡稱“聖雷米”,地處阿爾皮耶地區自然公園(Parc naturel régional des Alpilles)內,背靠一條小山脈。這座不太起眼的小鎮不僅盛產葡萄酒,還以畫家梵高1889-1890度過的1年時光而著稱。

聖雷米是梵高孕育諸多繪畫作品的靈感源泉,這裏的柏樹、麥田、橄欖園、鳶尾花等景物,最後都成了梵高筆下最動人的筆觸。當年梵高於高更吵架割耳後自願搬到這裏的療養院治療,也許是這裏的美好南法風光環境觸發了梵高,他因此創作了最經典的“星夜”。

星夜

梵高徒步之旅

Van Gogh Walking Tour

驅車直接到聖雷米的遊客中心,那裏有停車場。我們到聖雷米的時候還早,人不多,只有兩三個當地人在晨運。我們沿着聖雷米遊客中心規劃的一條梵高英、法文導遊徒步之旅(Van Gogh Walking Tour )、總長度約1.5公里,耗時約1.5小時可以完成,沿途共有21個立碑,立碑上介紹着當地景物對應梵高畫作的相關故事及目前畫作展出的狀況。

我們一邊尋找着立碑,一邊途徑許多當地住宅,驚奇發現所有畫中的景物,柏樹、薰衣草和古樸的房舍建築居然都可以在聖雷米找到相似的情景,真實的再現了梵高的畫作!

兩顆柏樹

柏樹和兩名女子

佩雷皮隆之家

鳶尾花

向日葵(十二朵向日葵)

莫索爾的聖保羅修道院

MonastèreSaint-Paul-de-Mausole

不知不覺,大概走了接近30分鐘,我們便到達了小鎮南邊的修道院。

1889年5月,剛剛在阿爾勒經歷了割耳事件的梵高,在雷醫生(Dr.Rey)的介紹下,搬到了這裏居住療養。

聖保羅

即是飽受癲癇病的摧殘,梵高仍在這短短的1年多(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的時間裏繪製了150幅畫作及多幅素描作品,在每況日下的健康狀態下,已不允許他肆意前往戶外寫生了,但他沒有因此停下畫筆,反而持續在療養院的花園中繼續創作。這是他一生中創作最爲豐沛的高峯期,留下了廣爲後人讚頌的《兩顆柏樹》、《聖雷米的風光》、《橄欖園》和《鳶尾花》等作品以及幾幅自畫像,當然最最最出名的便是大家熟知的《星夜》,現存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精神病院

從大門口進去買票,便可進入梵高當年的修道院,非常寧靜舒服的環境,難怪梵高在這裏激發了不少靈感。

然後慢慢繼續走進參觀區域,現在療養院其實對外開放的就是小教堂、教堂花園的部分的室內空間。沿途還展示着一些梵高畫作的複製品,都是在聖雷米時期的傑作。

這是小教堂,沒什麼特別之處。

聖保羅醫院花園裏的松樹和人

一樓這裏是紀念品和私人畫室,展示了一些藝術作品和攝影作品。

精神病院的走廊

外面的教堂花園很寧靜,種了不少植物,包括普羅旺斯最出名的薰衣草,可惜現在已不是薰衣草季節,遺憾無法看到薰衣草陪襯下的修道院。

在聖雷米的聖保羅醫院花園

聖保羅醫院花園的石板凳

聖保羅醫院的花園

參觀完之後,我們登上樓梯上二樓,二樓就是修道院最重要的參觀地。

二樓現在佈置成梵高當年的臥室舊觀,簡樸的室內成設,窗外與梵高畫作溫和呼應的自然景觀,都讓我們彷彿進入了空間隧道一般。牆上還掛着幅梵高的自畫像。

雖然這裏沒有奧維爾烏拉客棧上面的房間那樣昏暗,但不知爲何看着,包包還是覺得有點壓抑。可能是窗戶太小了吧,想象當年梵高在這個房間裏無法戶外作畫的心情,感到有點壓抑和無奈。

橄欖園

Olive Orchard

這片位於修道院外的橄欖園拜梵高所賜而被留下了,風吹草動之際,放佛還隱約能看到那位憔悴的藝術家在此徘徊。梵高讓橄欖園改變用色的習慣,以土黃、綠、藍色等柔和色調,用扭曲的筆觸呈現出令人震撼的不安和沉默的痛苦,梵高一生的成就在此登上了另一個高峯。

橄欖園

淡藍色天空下的橄欖園

有黃色的天空和太陽的橄欖樹

明亮的藍色天空下的橄欖園

橄欖園

在這裏眺望還能看到南郊的戈西埃山 Mont Gaussier,這裏曾經發現過史前人類的遺蹟。山頂曾經矗立着一座中世紀的城堡,不過現在已經消失了。奇怪的造型會讓人一眼認出,難怪當年梵高畫裏也是這副奇怪的面容。

在聖雷米遊玩記得下載一個名爲Van Gogh Natures的APP,這是聖雷米遊客中心規劃的梵高徒步之旅(Van Gogh Walking Tour )的專用app。像我這樣,就可以看到梵高名作和實景的對比和介紹,可惜暫時還沒有中文。

戈西埃山

奧維爾 Auvers-Sur-Oise

在巴黎近郊30公里的瓦茲河右岸,有一個風景如畫、人口不足7000人的奧維爾小鎮(AUVERS-SUR-OISE),從戴高樂機場自駕前往僅需30分鐘。這個古色古香、極具19世紀風格的幽靜小鎮是印象派的搖籃,留下了印象派的鼻祖杜比尼、塞尚、畢沙羅以及凡高的足跡。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梵高生命的最後70天就是在這裏度過的。

奧維爾風景

所以這個小鎮又叫做“梵高小鎮”,喜歡梵高的人一定不會錯過這裏。

奧維爾火車站

Gared'Auvers-sur-Oise

推薦進入地下通道看看,裏面有很多好看的塗鴉。

站口有一一幅尋找梵高足跡的導遊地圖。

杜比尼的花園 Garden Daubigny

梵高塑像 La Statue de Van Gogh

出了奧威爾火車站向左馬路對面就能看到標着24號的梵高畫作複製品:杜比尼的花園。請注意真實的杜比尼花園不在這個柵欄背後,實際地址是山坡上。

在圍牆內的花園有梵高全身塑像,1961年由Zadkine創作。

梵高畫了三幅杜比尼花園主題的畫,當時去拜訪花園的時候他沒有帶畫具,於是在一張餐巾紙上完成了素描,這張餐巾紙如今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杜比尼花園和黑貓

兩幅後來根據記憶畫出來的油畫是姐妹作,第一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坎貝爾美術館,第二幅在廣島美術館。

杜比尼花園 1

杜比尼花園 2

杜比尼花園

之後我們便繞到山坡後面到了真正的杜比尼花園。杜比尼的花園是畫家杜比尼的故居,大廳非常美,周圍全是各種畫作。杜比尼本人畫了大廳,起居室,畫室,女兒臥室的所有裝飾畫。梵高則畫過這裏的花園。但看了下時間來不及進去參觀博物館,只能作罷。

奧維爾聖母大教堂

L'église Notre-Dame d'Auvers

梵高在當年給弟弟提奧寫的信中寫道“我厭倦了巴黎的喧囂,我來到了奧維爾小鎮,這裏真的是太美了!” 37歲的梵高在此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七十天,他在此創作了大量名作,留下了八十餘幅鉅作。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除了《麥田羣鴉》外,就是這幅《奧維爾教堂》。

奧維爾教堂

這座建於13世紀的奧維爾聖母大教堂還是保持着梵高畫中的模樣,幾乎一模一樣,除了梵高潤色更加鮮豔罷了。站在教堂前面慢慢感受梵高作畫時的意境,這種感覺真好。

教堂內部比較的簡單,裡面也擺放着一些與梵高相關的畫。

奧維爾城堡

Château d'Auvers

奧維爾城堡最初由一位富有的意大利金融家於1635年建成,建有花園、噴泉、露臺及南北兩個橘園,自1994年起改爲博物館。

夕陽下的奧維爾城堡

遺憾的是,奧維爾城堡還在維修,後來得到消息是10.1才正式重新開放,很遺憾這次無法進去了。

奧維爾城堡

奧維爾城堡

迦歇醫生故居

La Maison de Docteur Gachet

迦歇醫生故居位於奧維爾小鎮梵高故居不遠的地方,梵高在奧維爾期間與假歇醫生成爲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迦歇醫生既是他的主治醫生也是他藝術上的好友,梵高的名作《迦歇醫生肖像》就是在這裏畫的,這幅畫曾經賣出了世界上最貴的名畫之一,梵高畫過迦歇醫生家的花園也多次畫了迦歇醫生的女兒,如今衆多遊客也會來此追尋梵高的足跡。

迦歇醫生的畫像

要到迦歇醫生感覺不自駕比較麻煩,我們自駕也要將近開了10分鐘才從奧維爾小鎮中心到達這裏。這裏目前是免費開放的,如果身上揹着比較大的揹包將被要求放在售票廳。

迦歇醫生

進入首先經過小花園,很舒服的法式花園。

迦歇醫生的花園

接着會進入故居的房子內部觀看一些收藏,由於沒有中文講解,我們只能隨便看看。房子有三層,裏面大概是展示一些迦歇醫生工作的工具、迦歇醫生的研究類目等等等,最有趣的是裏面有一幅中文對聯。

梵高還以迦歇醫生的女兒瑪格麗特·切加特爲模特在此畫了不少畫作,在《至愛梵高》電影裏得知,瑪格麗特·切加特跟梵高當時走得很近,而且最後瑪格麗特·切加特終身未嫁,不禁讓人聯想她跟梵高是不是有特殊的情愫在。

花園裏的瑪格麗特·迦歇(瓦茲河畔奧維爾花園裏的女士)

在彈鋼琴的瑪格麗特·迦歇

瓦茲河邊的遊艇

梵高故居(拉烏客棧)

Maison de Van Gogh ( Auberge Ravoux )

1890年5月,梵高拿着弟弟提奧的介紹信,來到奧維爾小鎮找加歇醫生——畫家畢沙羅和塞尚的朋友,一位熱衷繪畫的業餘藝術家。醫生給他找了個每天6法郎的避暑旅館,而凡高卻住進了鎮政府對面的拉尤/拉烏客棧(AUBERGE RAYOUX),因爲這裏只要3.5法郎一天。

梵高生命的最後70天就是在奧維爾度過的。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幽靜小鎮,他創作了70幅作品,其中包括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的《奧維爾教堂》、《加歇醫生》和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凡高美術館的《羣鴉飛過的麥田》。

1890年7月的一天,梵高揹着畫架走向麥田,在田野中開槍自殺。但子彈沒有打中心臟,他於是踉踉蹌蹌地走回住所。第二天白天,他還與前來看他的弟弟提奧談論他的藝術見解,半夜便離開人世。

正門口是烏拉客棧的餐廳,所以要由側面進入購票,然後繞到餐廳的後面上樓參觀。

在拉烏客棧的頂層,一個天窗旁的小屋便是梵高的房間。這個只有7平方米的小屋光線昏暗,牆面上是一道道裂痕。除了一張單人牀和一把椅子外,房間裏再沒有別的物品。房間還留有一個很小的窗口,可以看見天主教堂的尖塔、一小段公墓的圍牆。而由於梵高正是在這間屋內死去,這間客房便一直未能租出去。可惜這裏是規定不能拍照,我也無法拍到照片留念……

圖/maisondevangogh.fr/en/chambre-van-gogh.php

在梵高房間隔壁,一個梵高的追隨者佈置了一間投影室,用梵高在奧維爾創作的畫和他寫給母親以及提奧的信配上音樂做了部電影。這名追隨者平生的最大願望,就是把梵高的名畫都借來在拉尤客棧展出,以此實現梵高生前一個小小的心願:“也許會有那麼一天,我的畫能在一間咖啡館裏展出。”如今看來,這位追隨者的願望過於奢侈,而梵高本人的願望,又是那樣的卑微。

參觀完頂層,可以下到客棧的二樓,購買與凡高有關的紀念品,如書、明信片、畫冊以及一些用梵高名畫構圖的精美藝術品。其中有一些紀念品盒書籍居然是來自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真希望很快我們便可以前往那裏看梵高更多的畫作。

梵高故居樓下的餐廳,以前梵高經常到樓下這家烏拉餐廳喫飯。電影《至愛梵高》愛德琳·拉烏跟男主角講述了很多關於梵高的故事,由此可見烏拉一家跟梵高的親密度。

愛德琳·拉烏

這張照片攝於1890年,即梵高到達奧維爾那年,拉烏客棧的13歲女兒愛德琳·拉烏站在門前,愛德琳·拉烏回憶說,她一家人都稱呼梵高爲“Monsieur Vincent”且都很尊重他。

愛德琳·拉烏

在到達法國的第一天,我們便在奧維爾入住,定了這裏的晚餐。正如米其林指南中描述的 “這裏的廚房調配着集傳統法國菜式和家常製法的舊式菜餚。” 這裏專注做的法國鄉村傳統菜系,如梵高一樣低調而認真,在1890年原貌的“法式古董飯廳”進餐是味覺享受。

Arthur Ravoux’s Menu,39歐元一位。

前菜:前菜一是鴨法式鴨肉凍。

Ravoux’s duck terrine

前菜二是兔肉配洋蔥。

Young rabbit pâté with onion compote

主菜:

主菜一是七小時羊腿。

“Seven hour” leg of lamb

主菜二是勃艮第牛肉。

Burgundy style beef moelleux, beef cheeks, marrow bone

甜品:

甜品一是水果撻與鮮奶油。

Ravoux craquelin with fresh seasonal fruits

甜品二是自制冰淇淋:阿尼斯(苦艾酒)口味。爲何要選苦艾酒味道,因爲梵高最愛喝的酒就是苦艾酒。

Home-made ice cream (from the “Chocolaterie de Paris” Pontoise) – anis (absinth), apricot, strawberry, rhubarb, salt butter caramel

有烏鴉的麥田

Wheat Field withCrows

看着這片麥田,因爲想到這是梵高最後對自己開槍自殺的地方,就感覺非常的憂鬱。在完成《麥田上的鴉羣》之後的兩個星期,梵高即舉槍自盡。這幅畫明顯地充滿騷動與不安,也許象徵着梵高最後的不安和絕望。

麥田羣鴉

雷雨雲下的麥田

這裏離奧維爾教堂和梵高的墓都不遠。

在此可以感受下梵高中槍後如何艱辛地走回去烏拉客棧。

麥田

烏雲密佈的天空下的麥田

梵高墓地

Tombesde Vincent et Théo Van Gogh

雖然梵高墓地是文章的最後一個景點,但實際上,卻是我們環法之旅開始的第一站。當時我們到達巴黎機場,取車後直接驅車至此。

一踏進墓園立刻感受到寧靜。是的,是個非常適合梵高的地方,他生前不是最愛鄉村那種恬靜的生活嗎?

梵高和提奧的墓和其他人相比,顯得非常樸實,就是墓地上種滿了綠草,在墓園最不顯眼的一角,上面立着兩人的石碑,簡單的寫着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和THEODORE VAN GOGH(1857-1891)。梵高碑旁還擺放着前來探訪的人送給梵高的花束。

我們兩就這樣默默的站在碑前凝望着,什麼話也沒說。

心裏又想起梵高寫給提奧信裏的一些話:「活長活短,我並不關心」、「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後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爲紀念品」。我其實很想對梵高說:不,你並沒有虧欠這個世界,你知道你的作品現在多受後人愛戴嗎?你知道每天多少遊客去奧賽博物館就爲了能親眼目睹你的畫嗎?你知道多少人爲了走你走過的路、看你看過的風景、尋找你畫中的景象而來法國旅行嗎?

也許生前你過得並不開心,但是,現在的你至少無憾了。一直堅持做自己很難,途中的挫折和別人的不解眼光確實要承受非一般的壓力,我們一直非常敬佩像你這樣的“瘋子”,只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其他都交給時間來證明。想到這裏,我不禁紅了眼眶,能感受到你當時的境況,如果當時有人能理解你,也許後來的一些悲劇也不會發生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帶着從梵高最愛的麥田上摘下的一株黃花並輕輕地告訴他:我們來過了,然後我們便微笑着離開了。

- 版權信息 -

以上圖:Syo / 文:漢堡包包

原文發佈於公衆號“跟着漢堡去旅遊”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你也有自己獨特的旅行故事想要分享?

專欄·旅人 等你來投稿

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期待與有趣的你在旅途中相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