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数以万计的青年来到遵义,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青春记忆,于是这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小城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融吸收,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校长杨亚斌,便是见证这一变化的一员。

【偏远山村初创业】

1974年11岁的杨亚斌离开山西老家,来到在遵义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身边。

一向成绩优异的他从未想过当老师,却在高考时遭遇“滑铁卢”,补录进入遵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自此,杨亚斌与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不解之缘。

1982年,大学毕业的杨亚斌到原遵义县新舟中学担任物理教师,两年半后,调到位于原遵义县八里镇的遵义机电工业学校(即后来的遵义航天工业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并担任管理职务。由于该校由航天工业部061基地(现航天十院)3280厂改办而成,同时附设061基地南片区子校(即后来的遵义航天中学)。学校建设初期,其办厂到办学的转变,让全校教职工面临巨大挑战。

“大家一起动手将厂房改建成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将小山包平整成运动场,将泥土路铺成水泥路,自己动手磨豆腐、生豆芽、养猪、种地,满足基本物资需求。”杨亚斌回忆,当时,405厂、407厂等061基地下属企业大多办有高中,且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用了三年时间,遵义机电工业学校才在众多基地学校中站稳了脚跟。

【见证入城创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三线建设单位经过1984年至2005年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061基地分散在黔北山沟的部分企业陆续向城市搬迁。

1992年学校搬迁至汇川区宁波路。此时,杨亚斌担任学校组织科科长、宣传科科长。

三个月的搬迁时间里,杨亚斌和全校教职工一起搬运、装车、卸车,将老校区480余车物资搬到宁波路校区。整个过程,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气馁,没有一件物品损坏,没有一样东西丢失。当时,宁波路校区没有仓库,教职工就拆除老校区一段废弃的围墙,将建材搬到宁波路校区建仓库。

“停车处距建仓库处有100多米汽车过不去的路段,教职工们一个接一个传砖头。”杨亚斌仍清晰记得,有的老师一天磨烂了五双手套。

经过三个月努力,遵义航天工业学校(原遵义机电工业学校)与遵义航天中学(原061基地南片区子校)在宁波路落成,除共用一个校园外,还实行党政统一管理。

“那时,遵义航天中学在遵义是排不上号的。”杨亚斌直言不讳。

搬迁入城后,061基地下属企业子校纷纷停办,众多基地学校师生纷纷进入遵义航天中学。在这样的复杂条件下,办学场地的矛盾、教职工队伍的团结、不同文化的融合等一系列挑战又摆在了学校面前。

持续开展思想教育,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团队积极性……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2001年12月,学校通过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专家组评估,成为贵州省首批、遵义市第一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划归属地谋发展】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2008年,遵义航天中学划归汇川区属地管理,其高中部成为独立法人学校——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杨亚斌担任校长。

“校长承担着全校师生的安全重任,承担着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重任,大到各种教学设施,小到扫把等卫生用具都要管,就是一个‘杂货铺店长’。”杨亚斌深感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4年,因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再次启动搬迁。宁波路的“老航高”陆续搬入汇川大道。那时,新校区还一片泥泞,校园建设不完善,部分老师得往返两个校区教学。杨亚斌也是如此。

在老校区,要处理一些善后事宜;在新校区,要进行教育教学安排。白天,处理日常管理工作,晚上要去工地查看施工情况。那时,他的办公室里总备着一双水胶鞋,上面布满了泥土。

易地重建之后的航高,每一个角落都讲述着教育的故事。

种有20多种中草药的种植园、代表传统文化的日晷、代表航天精神的雕塑、代表思维探索的沉思者……在242亩的校园里,处处融入教育细节,以期能让学生们沉浸在探索科学、人文、自然的快乐中。

此外,“全员投入、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展开”的德育工作方针,则为航高学子提供了挖掘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校每年开展以军训、校运会、艺术节、“爱校杯”演讲比赛、野营拉练、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为主的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崇高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作为校长的杨亚斌认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直以来,航高把“科研兴校、科研促教”和“质量立校”作为办学宗旨,开展以老带新、教育科研论文、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优质课、示范课等一系列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在杨亚斌的带领下,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荣获多项殊荣】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实验先进学校”;

连续11年获得“遵义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一类)”;

清华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等20余所“985”和“211”重点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

2015年至今高考一本上线率均在70%以上;

2017年,升为贵州省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如今,航高已成为贵州省和黔北教育的一颗明星。

“在航高工作33年,对教育充满感情,对学校充满感激,对师生充满感动。虽然还有五年就退休了,但无论是否在校长岗位,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航高发展。”杨亚斌告诉记者。

来源:聚焦汇川 记者:陈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