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利惠

RIE AZUMA

日本當代建築師

著名建築師東孝光之女

虹夕諾雅酒店御用設計師

10月27號一貫低調的日本建築師東利惠先生首次來到中國舉辦講演會,分享頂級奢祕酒店“虹夕諾雅”的設計理念,[ 青年建築 ] 有幸在第一時間對東利惠先生就青年建築師們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採訪,以下爲正文。

採訪現場 / 翻譯 勵懿先生

“從小就知道原來人和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

【青年建築】: 您父親是日本當代住宅建築先驅之一,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決定和父親一樣成爲一名建築師?可否分享您的個人成長經歷?

東利惠:小時候住在塔之家,會有很多學習建築的人前來拜訪、聚會、討論。從那時起,我就感受到建築師工作的不同,這不是一個每天五點準時下班日復一日的工作,而是24小時都在思考,全情地投入,是一個很有激情的工作。所以,從小就對建築師這個職業非常感興趣。

塔之家 / 東孝光 / 1966年

塔之家和小時候的東利惠

大學期間,系統學習了住宅設計,之後進入東京大學攻讀了建築歷史的碩士。爲了獲得更多的設計機會,我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回國之後,恰好父親的工作室需要合夥人,我便開始與父親一起工作。最初的十年,我們主要致力於住宅設計。十年後,星野先生邀請我一起參與星野酒店的設計,從內裝設計開始,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很榮幸星野酒店成爲世界知名的酒店之一。

塔之家牆上掛的東利惠大學畢業設計模型 / 照片來自一條

東利惠與星野佳路 | pic via WALLPAPER*

【青年建築】:您曾經留學美國,回國後和父親一起參與大量的住宅設計工作,這兩段經歷對您打造東方式傳統空間有哪些影響?

東利惠:首先,由於留學期間,我需要很認真地向美國同學介紹自己的背景,這讓我重新學習了日本的傳統文化,也對之重新進行思考,這對之後設計星野酒店十分有利。而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是給我樹立了另外一種標準,讓我從小就知道人和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背景和感受來塑造自己的價值觀的,做設計也一樣,必須回到原點去審視空間,就像人們經常問我會不會覺得塔之家太窄,住着會不會有什麼不方便,但對我而言,塔之家纔是標準、舒適的住宅。

東利惠和父親一起完成的項目——大原工作室 攝/慄原宏光

“非日常化不是家的對立面”

【青年建築】: 當全球酒店行業都強調一種“家”的感覺時,虹夕諾雅提出了“非日常化”的體驗理念,從日常化到非日常化,在您看來,這是一個怎樣的轉換?

東利惠:星野先生邀請我來做酒店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國外品牌酒店進入日本,這些酒店都有着良好的環境、服務以及傢俱。所以星野先生提出了非日常化的體驗,希望可以和這些酒店有所不同。非日常化不是家的對立面,是在家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非日常的空間,是做加法的意思。需要拋棄過去對於酒店的執念,做一個日式的、由日本人首創的住宿設施,並希望可以像日本的拉麪、壽司一樣被推廣到世界各地。

東利惠設計的虹夕諾雅 富士 攝/Nacasa &Partners

京都虹夕諾雅 / 擁有被Conde Nast Traveler稱爲“全球最隆重華美的入場式”

【青年建築】: 從沖繩島到輕井澤,虹夕諾雅擅長將建築空間和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爲一體,而新近的東京虹夕諾雅選址東京最繁華的大手町,可否分享一下這個設計中遇到的挑戰?

東利惠在此之前,不論選址何處,虹夕諾雅幾乎沒有超過兩層。而東京的大手町是非常繁華的商務中心地段,在做這樣一個大型項目時,我們非常小心。“旅館”在日本並不是普通、經濟的概念,反而意指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而“Hotel”在日本酒店評級中最多隻能達到三星級(日本專門爲“日式旅館”開設了區別於一般認知的酒店的評級方式)。如何在高樓裏開一間能讓人感受到日本傳統文化氛圍的“旅館”,是我們面臨的關鍵問題。我們在每層設置6間客房和1間日式休息室,使每層都可以成爲一間獨立的旅館,然後垂直複製14層,讓日式旅館的尺度重回東京。

東京 虹夕諾雅 / 塔之旅館 / 立面的“江戶小紋”

“比起傳統空間,中國做了很多面向未來的建築”

【青年建築】: 您父親和您都是做住宅設計出身,當下中國有大量的青年建築師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從事住宅設計,但大多數是集合型標準化的戶型設計,請問您對他們的成長有何建議?

東利惠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基於人口密度,在中國做這樣的集合住宅是不可避免的。對中國的青年建築師而言,無論是繼續發展高層住宅,還是延續低多層住宅,都是值得去研究和實踐的。但是,如何在現代集合住宅中重新展現和融合中國傳統住宅的生活方式,是設計價值的體現。我非常期待中國的青年建築師大膽朝着這個方向去嘗試,從傳統住宅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最近,世界各地都流行共享空間。其實這完全可以從中國傳統住宅中找到原型,比如福建土樓,多個小家庭聚居在一棟大樓形成一個大家族,共享公共空間,每個小家庭的擴大都可以獲得更多的居住空間。這種形式非常有趣,也給人帶來很多靈感。如果今後有機會在中國做住宅,我可能會把它作爲一個主題。

【青年建築】: 日本傳統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如果有機會來中國做一間虹夕諾雅,您覺得會和京都、輕井澤等地的有什麼不同?

東利惠首先,虹夕諾雅對選址有嚴格的要求,必須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們希望可以滿懷敬意地把當地的文化特色最大化呈現出來。其次,中國做了很多充滿現代感和未來感的建築,如果在中國做項目,我們希望能設計面向現代以及未來生活方式的空間形式。

文築國際主辦的 “大師之旅”東利惠上海演講會現場 / 翻譯(圖左) 文築國際創始人馬衛東先生

END

採訪 /飯困

採訪翻譯 /勵懿

文字整理 / 飯困 空山

編輯:Alex魏,Archlady,Leo-程,leo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