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的訓練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有關原則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感覺統合訓練的原則主要有順應性原則、內驅力原則、快樂原則、以兒童爲主角原則、培養信心原則、針對性原則、興趣性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這些原則幾乎貫穿感覺統合訓練的始末,對訓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運用教具診斷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教具是專門訓練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工具器材。通過對這些器材的應用,可以在活動過程中給兒童的前庭覺、本體覺、觸覺、嗅覺、視聽覺、關節和肌肉等帶來充分的刺激。而且兒童會把它當作一種玩具,能充分調動起內心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兒童全身感覺細胞在快樂的活動中得到刺激,讓心理、身體與大腦之間獲得更充分的協調,促進感資統合的發展。

另外,我們也可以運用一些感覺統合教具對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進行診斷,通過兒童使用教具時的行爲反應來判斷是否患有感覺統合失調。下面,就爲大家介紹幾種運用教具的診斷方法。

運用滑板診斷感覺統合失調

滑板是公認的感覺統合訓練中最具效果的教具之但要注意的是,感覺統合訓練中用的滑板與常見的滑板有些不同。它的板向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和橢圓形等,小滑板的尺寸般爲30釐米×40釐米,大滑板的尺寸一般爲50釐米x60米。

滑板訓練包含了對前庭覺、本體覺、視覺的刺激:用俯臥姿勢限行移動將對麗庭產生大量的刺激,還會產生俯時的重力感以及在行進中肉、關節移動所產生的緊張感;身體與滑板之間產生觸壓感覺,以及手部皮膚肌肉與地面接觸時產生的觸覺;爬姿活動時,對前庭平衡器官產生特別的刺激,頸背肌肉強烈收縮產生本體覺信息,這些刺激將直接作用於動眼神經的內側從束(主管眼球運動的眼部神經組織,對眼球運動的穩定性有極佳的作用,有助於良好自我視覺空間的形成。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操作滑板時,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異常現象。

(1)不敢坐在滑板上面讓兒童以俯臥或仰躺的姿態趴在或躺在滑板上,頭部抬高,用兩隻手滑動。頸部張力比較好的孩子頸部可以挺高,用腹部做重心,雙手向前後、左右等各方向變化滑行都很順利。但頸部張力不足、前庭平衡發展不良的孩子,頭部很難抬高,儆這種動作便有明顯的困難。也有的孩子在滑行時非常不安,滑板較難保持穩定,甚至因此不敢再到滑板上面去。這類兒童的平衡能力常有問題。

(2)滑行時常常掉下來

兒童使用滑板時,正確動作是以腹部爲重心,預部用力上提,使腹部挺起來,這樣滑行起來比較輕鬆、容易。正常的兒童只要多練習幾次,就能找到竅門,甚至也能摸索出各種姿勢進行滑行。但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通常腹部無力,導致胸部抬不起來。一且開始滑動,腹部就會離開小滑板,帶動着整個身體由滑板上翻落。這反映出兒童的運動企劃能力較差。

(3)不喜歡頭和腳同時上舉

讓兒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爲重心,頸、手、腳彎起向上,在手和腳可以夠到的位置架一條繩索,這樣兒童可以用手和腳同時鉤住繩索,以仰身的姿勢向前。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進行這種活動時,頸部無法支撐頭抬起,腰部也使不上勁,導致從滑板上滑落。手和腳之間也不是很靈活,協調能力很差。這顯示出兒童肌肉張力的不足,大肌肉發育不良,會導致站立、走路、坐正的姿勢不正常,也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的心理,缺乏自信心

(4)雙手不靈活

在滑板遊戲中,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進行訓練,都要依靠雙手的協調作用來實現各種動作。例如,在臥滑時,兒童雙手同時着地,並收縮手臂力量,帶動整個身體和滑板的重量進行滑行;在仰滑時,兒童手部必須緊緊抓住繩索,用手腦和手臂的伸縮力量滑動,這時兒童的肩部必須保持嚴衡,否則手腕伸縮時身體就會隨之歪斜。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做滑板遊戲時,雙手靈活度明顯不高,不能很好地操縱滑板,顯得很笨拙。

(5)雙腳蹬牆滑行時力量不足

讓兒童俯臥在滑板上,腳部牆,運用身體的下平部、大小腿和腳掌蹬端,就像青蚌游泳時的樣子,中反嬋力,蹬出去的力量會特別大。這種運動強調肌肉和關節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感覺統合頭調兒童的腳掌通常無法正碘放,動作也做得不規範,因此無法產生足夠的反彈力常動身體滑行,不能有效地完成這一系列動作。

(6)方向控制得不好

可以用積木或板排列成一個通道,通道可以有各種方向變化的設定。然後讓兒童臥在滑板上,憑藉視覺判斷通道的形態,順着通道滑行。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難以在滑板上操控身體位置,方向控制得很不穩定,

不能順利通過通。

運用大籠球診斷感覺統合失調

教具大籠球是測試孩子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增強幾童身體與地心引力的協調,豐富兒童的前庭感覺,強化身體肌肉的伸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本體感覺和平衡反應的發展,對觸覺反應過分敏感或遲鈍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改善。

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兒童操控大籠球的行爲反應,來判斷兒童的感覺統合是否失調

(1)不能抬頭舉手保持平衡

讓兒童以腹部爲支點,趴臥在大籠球上,然後將兒童的兩腳平舉,並做輕微的前後拉推。此時兒直一般能夠拾義挺胸,並將手部上舉,肌肉張力足以保持穩定的姿態。而感覺統合人調的兒童平衡能力不足,在大籠球上會感到恐懼,表現爲頭符下掉、雙於緊張地扶住大籠球,身體容易僵硬,這顯示出身體和重力的協調不良。而且當身休傾斜、跌倒時,也欠缺雙於伸展保護的能力,身體脆的部位(如頭部)容易受傷。

(2)頭部容易晃動

讓兒童趴在人籠球上,用雙於壓住兒童的腰部,並前後轉動大籠球。這時,兒童的頭部位置常重要,能穩定地擺在正中間是最理想的。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肌肉張力不足,頭部容易傾斜,導致身體滑落。這個遊戲可測試兒童前庭平衡的發展程度。

(3)討厭大籠球壓過身體

讓兒童仰躺或俯臥在地板上,然後滾動大籠球輕輕地壓過他的身體,讓其感受這種壓迫感的觸覺刺激。通常觸覺防禦過當的兒童無法忍受這種感覺,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情緒排斥反應。

運用旋轉浴盆診斷感覺統合失調

旋轉浴盆的上部與普通的浴盆相似,四周有比較高的壁,但是底部呈弧形,可以進行前後、左右超晃和迴轉。兒童可以蹲坐其中,雙手扶着盆沿,身體靠在盆壁上,片出放鬆地接受信總的刺激。這種訓練對前庭感覺的輸入和調整有很大的幫助,有利於平衡和姿勢的健全發展;在旋轉中,針對固定目標的行爲,可以強化前庭一視覺間的協調,對身體位置、視覺空間及限球轉動的控制幫助較大,並可有效地養成高度運動企劃的能力俯趴的動作可以使身體的肌肉受到較強烈的刺激,強化本體覺。成的

如果兒童在旋轉浴盆中出現以下問題,則很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造

(1)不敢進入旋轉浴盆中

正常的兒童站在旋轉浴盆中,會用雙手平衡的力量來進行左右晃動遊戲。而平衡能力不足的兒童在浴盆中容易驚慌失措,不能維持身體的穩定,所以很排斥這種遊戲,經常大聲驚叫,不願再進入浴盆中。

(2)對旋轉盆的反應過度成反應不足

讓兒童坐在旋轉浴盆中,雙手握住盆的邊緣,然後進行旋轉,看兒童能夠承受旋轉的程度。這時兒童的前庭運動感應器會受到大量刺激,對刺激反應過度者會馬上感覺暈眩,對刺激反應過者則怎麼旋轉都沒有眩暈的感覺。這兩種情況都顯示出前庭運動感覺有異常。

(3)不能自己操縱浴盆旋轉

讓兒童坐在旋轉浴盆內,然後用自已的雙手按着地面轉動浴盆。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身體姿態和雙手力道之間不是很協調,全身的彎曲和伸展也不自然,無法順暢完成旋轉動作。這表現出了兒童運動企劃的靈活度和成熟度不足。

(4)在浴盆中不能準確接拋球

讓兒童坐在旋轉浴盆中,並要求他將球擲到固定的籃子內,也可以拋球讓他接。在搖晃不穩的狀態下,投擲需要完整的運動企劃能力。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對方向感和距離感的判斷不是很準確,所以在拋球和接球時的準確性較差。

很多的家長不知道感統失調對孩子未來的影響這麼大,從現在開始重視感統能力發展,多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劣勢,給予他們最需要的課程,及時參加訓練,不留遺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