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台湾文化?

说到台湾文化你会想起什么呢?

看亚洲各国文化中,台湾或许没有一个鲜明的文化标记。

浅显地来比喻:在国外说到日本,他们会联想到樱花;

韩国可能他们会说到泡菜;中国会说有长城。

那台湾呢?有什么样的食物、建筑或是风景,

能让台湾在国际间独树一格,马上被想起、被提起的呢?

这篇文章就此整理出十个最具代表性的问答,希望能藉此刺激更广泛的讨论,

与更深入的思考激荡!

台湾文化特色代表之六:机车

在台湾,开汽车不如开机车,骑着机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既能感受自然风带来的喜悦,又能把风景收入眼底。

机车”原本是台语骂人的话,骂人只骂一半,硬ㄠ而成的新名词。说“某某很机车”就是形容他很罗嗦,像机车一样让人心烦。而且在台湾机车是不能开上国道的,所以也有形容别人“不上道”的意思。

整个台湾区区不到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都有1400万摩托车穿行在繁华都市、海岛乡间。

据估算在台湾平均每1.58人就拥有一辆机车,如扣除老人小孩等不适用骑行工具的人群几乎要达到每人一辆摩托车了;其中又以女性骑行者构成了其独特的风景线,台湾地区的摩托车使用上60%是女性,这是和其他地区的一个很大的差异化,温婉的台北姑娘与轻便的机车构成了台北街头别样的风景。

台湾的摩托车使用文化相当深,台湾人与机车的感情早就融入血液当中了。机车已成为台湾岛内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是反映岛内生活的一面镜子。

台湾文化特色代表之七:夜市

台湾的夜市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这里夜市不是为了开店做生意而产生的,也不是一个大杂烩式的餐饮市集,更像是一个居民的生活圈,是属于当地居民的一个共同生活元素的一部分。

台湾的夜市从北到南到处都是,不是那种路边随意乱摆摊子的夜市,大家自觉自发的组织在一起做生意,加上政府的配合,每到晚上7点半以后,会选择一条或几条密集不宽的小街道,封闭起来,不再让汽车通行,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夜市小吃街(区)。

每个夜市都可以营业到夜里12点前后,而且自觉自发性的收摊与整理,不用担心地面的清洁,因为所有去逛夜市的台湾居民都不会乱扔垃圾,乱吐痰在地面上,一定是扔到或吐到指定的垃圾桶内。这条夜市街在隔天一早,又会变成热闹闹的车水马龙了。

若想多快好省地浏览台湾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门功课。各大夜市中,不仅有享誉国际台湾美食小吃,也有内地的各地风味,还有世界各国的美食文化,甚至有精美手工珍奇商小品等,在台湾各大夜市中都能一览无余。

台湾文化特色代表之八:茶文化

台湾茶文化一词泛指与台湾相关的茶史、茶叶、茶艺等,台湾茶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是台湾民众传统的饮料之一,与台湾的人文风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较于大陆绚丽的茶艺和日本严谨的茶道,台湾的茶文化就像融入日常生活中那样简单轻松,对许多台湾人而言,晚饭后加入围坐在一起喝喝茶或者闲暇时到亲朋好友家品茶聊天,都是十分平常的事。他们追求的茶文化其实就是“茶事”,是一种与生活结合的艺术。

台湾十大名茶系指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龙潭龙泉茶、日月潭红茶等十种知名度较高的茶。

此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台湾也行成了以茶为核心的茶文创行业,各地都有着极具特色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一茶、一器、一饰之间呈现当地茶道民俗、茶道艺术、山水旅游等茶产业衍生品的独特魅力。

台湾文化特色代表之九:小确幸

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定的幸福。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的评论说,台湾是个典型小确幸的社会,就其长,小确幸的要求既小、容易得到满足;这满足,又生活随处即是,既不须往高大上挤,不同人又可有不同风光,人人乃尽可在自己的小确幸中生活,“生活性”因此成为台湾当前文化的基底特质。

无论从心理或者社会层面,小确幸都是一种确切的调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