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记忆从来都是具有欺骗性的一种自慰方式,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越发沉湎于回忆过往,尤其是大学时光属于每个人的“独家记忆”。

1. 记忆属于平凡的大多数

《独家记忆》之所以成为2019开年网剧黑马,其最吸引年轻观众(尤其是90后)的法宝就是极接地气!挂科、作弊、逃课、恋爱、保研、就业等等这些大学生活最琐碎的记忆编织成了一个个很有戏剧冲突的故事,即使里面有的爱情显得过于刻意,有的人物关系为了冲突而冲突,但是仍然不可否人,她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她在讲述几个女生的青葱岁月,她在讲述几段平凡的大多数都曾拥有的校园爱情(笔者除外)。

还需要更多的筹码吗?不,小糖人这一次就是抓住了90后独有的特点。他们放弃了女生宿舍的炸裂撕逼,放弃了男女之间过于悲怆的恋情,放弃了毕业时刻声嘶力竭的不舍。就这样在嬉笑怒骂中完成了一部完整的大学岁月,没有义正言辞,没有惺惺作态,没有志存高远,更没有虚情假意,这才是90后该有的校园生活。

越是这样轻描淡写的描绘90后的大学时光,越会引发集体共同的美好回忆,《独家记忆》的呈现方式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她甚至好过很多同类型商业电影,就是因为这一次她展现的是平凡的大多数,并糅合大家得不到的少数观念,混合而成了这样一部青春赞歌。

2. 孤独放到内心的深处

不得不承认,当电视剧临近尾声的那一刻,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若隐若现于我的脑海。然而,每次面对美好回忆的时候,我都会异常警惕,因为我知道那些青春岁月的压抑早已随着时间而消弥,留下的只是最灿烂的笑容。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这部电视剧自始至终无法打到心坎的原因,她太甜了,太圆满了,似乎刻意在为我们建造回忆的伊甸园!

大学集体生活或多或少会带给我们记忆的错位。因为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因为表达方式的相对奔放,更因为思考方式的相对多元让大学生活给了我们绝对的舒适与安全。当我们即将告别舒适圈的时候,那种挫败感会油然而生,自此我们要学会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孤独感。其实,人生来孤独,大学的美好或多或少存有一丝假象,让我们将“孤独”埋藏深处,当走出这座象牙塔,保护层褪去,压抑的孤独会释放。而好多人无法承受这种疏离感,自然会对过往充满眷恋,这并没有错,但却可以给予我们反向思考——大学的美好真实吗?

《独家记忆》只是将群像的一面呈现给90后的受众,却没有勇气将孤独的另一面揭露给迷茫的90后们!

《独家记忆》:群像的共鸣or孤独的追忆

番外

3. 原著小说PK当红网剧

实话实说,木浮生的原著小说和如今的当红网剧各有千秋,也各自存在自己的问题。小说中呈现的大学生活以女主视角呈现,相对于电视剧显得有些扁平,可是其故事发展的逻辑性和男女主感情的层次要比电视剧来得自然,下面从各个角度我们对比下小说与网剧!

3.1人物对比

3.1.1“小说薛桐”对“剧中薛桐”

小说中的薛桐显得更加普通和孤独,父亲死后,她再也没有掉过眼泪,直到慕承和的出现,让他封闭多年的情感打开,毕业工作后的感情经历让她逐渐成熟,并最后找寻到人生目标。然而,小说中人物的刻画过于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缺少一点灵气,导致薛桐这个人物不是很突出。

剧中薛桐显然比小说中更加活泼开朗,虽然对应其家庭背景来看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人物细节把握更准确,情感的释放更加到位,加之表演的极度自然,让这个人物深受观众喜爱。

本局:剧中薛桐胜!!!

3.1.2“小说慕承和”对“剧中慕承和”

小说中的慕老师的的确确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物理学教授,清秀的面容,深邃的眼睛迷倒万千少女。然而,其家庭的支离破碎让他更喜欢独自思考,并一度依靠毒品麻痹自己。一系列人物背景让这样一个人物更加丰满,也让读者看到为什么其对薛桐如此关注,并最后走到一起。

剧中新晋男神张超用近乎神似的外表俘获霸屏观众,而略带忧郁的气质也完全符合小说人物,加之较为生动的表演一度让原著人物黯然失色。然而,本剧后期的改编让慕承和与薛桐的感情变得扑朔迷离,也让这个人物出现了前后脱节的问题,再加之最后强行挽回角色初衷,使其大大减分。

本局:小说慕承和胜!!!

3.2逻辑对比

为满足24集的容量,编剧对原著小说做了很多改动,将文本很简练的原著进行全方位扩容,剧情更丰富了,人物关系也更复杂了,这也直接带动戏剧冲突,却也留下了很多不必要的漏洞。

以男女主的感谢线为例子,从暗恋到热恋的过程可以说改编的严丝合缝,为了过审将慕老师降格为博士这一操作也是相当到位。然而从18集过后,两人暴露诸多矛盾,直接以分手告终,男主突然出国,男二横空出世,搞得观众一头雾水,最后为了配合番外篇的上线,将结局潦草结束,更是过于鸡贼。相对于原著小说层层推进的感情逻辑,剧中的种种逻辑关系无法成立,大大降低了后面剧情的观赏度。

本局:小说胜!!!

《独家记忆》:群像的共鸣or孤独的追忆

3.3总体比较

总而言之,原著小说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畅销书,而如今的网剧也并非评分那般完美无瑕。他们各自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是追溯到根本,主题还是校园、青春与爱情。只是木浮生和小糖人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找到了合适的动机来完成了这样一个合适作品。她还是这个消费时代下的快消内容,想要从中发掘更深层次的情感与回忆,我们还得放下对于《独家记忆》的过度眷恋,去翻开自己内心深处最不愿意揭开的“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群像的共鸣or孤独的追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