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這碗承載着老襄陽人回憶的窩子面,能開的久一點,再久一點。雖然廣場修路讓這塊的人流量沒有那麼密集了,但是老八窩子面,憑藉着自己獨特的老襄陽魅力,依舊人氣不減。

不知道爲什麼,人們對於老事物總有着一股特殊的情感,歲月的痕跡總是很迷人。

一條老街,一家從改革開放初期就存在的麪館,還有一位做了大半輩子麪條的大爺,這一切組織起來,便能讓人腦海中勾畫出一幀電影膠片畫面。

“陳老巷”是九街十八巷裏唯一保存良好的老街,作爲襄陽最老的一條巷子,他身披風霜,青石板瓦彰顯着他百年的歷史。

巷裏的老人們拄着柺杖曬着太陽,牆上斑駁的磚瓦給這條老巷更增添了幾分味道。

但今天的主題不是它,而是它後面的一家有着最正宗襄陽味的“窩子麪館”。

#01

在改革開放初期,個體戶還很少,真正的好手藝都藏在各種各樣的國營館子裏面。

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國營的餐館也都慢慢的解散,很多大館出來的美味,有的隨着國營單位的解散而慢慢消散,有的則自立門戶,將美味流傳了下來。

要是說起襄陽的特色,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十成十的會說是牛肉麪,年紀再大一些的,則會說是“窩子面”,但要說窩子面是什麼,估計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舊時候像面這種東西,都是師傅們挑着擔子走街串巷的叫賣,一頭是湯水,一頭則是碗裏放着面,一層一層的摞起來,壓的時間長了,碗裏的面就被壓成窩狀的了。

現在喫麪的人比以前多多了,也都是店面銷售,所以爲了方便,都是放在盆裏,好方便師傅撈麪。

從正在修建的開放廣場後面進入,走過彎彎曲曲的小路,在路邊就看到了這家窩子麪館。

並沒有華麗的招牌,一塊塑料布上印着大大的窩子麪館幾個字,搭起的棚子裏面坐滿了人,一派熱鬧的景象。

撈麪的師傅就是老八窩子麪館的老八,常來的食客們都親切的稱呼他一聲“八哥”。

#02

在這裏最受歡迎的竟然不是豆腐面,而是這獨一份兒的臊子面。

看到這在以前從未在尋常麪館裏見到的面,必須得來上一份兒。

這裏的臊子面裏面以木耳爲主,輔以黃花菜、肉渣,喫起來鹹鮮適中。

臊子提前被炒制好放在大盆裏,客人來了就直接舀一勺,十分的方便。

滑嫩脆爽的木耳吸收了飽滿的湯汁後,喫起來竟然有一種在喫肉的感覺。

裏面還有鮮豆腐,吸收了臊子的滷香,喫起來和外面的味道非常不一樣,還會微微爆汁。

喫上一口你就知道爲什麼是老八家的獨門臊子了,這滋味,讓人真的忍不住豎大拇指!

/ 牛雜麪

以往我們喫牛雜麪,裏面都是隻有牛腸子的部分。

但是老八家的牛雜麪,則是保留着老襄陽最正宗的做法。

牛雜麪裏面有牛的各種內臟部分,牛心肺、牛肝、牛腸,都被剁碎了放在裏面。

師傅行雲流水一般的動作,幾乎是客人的話音剛落,面就好了,省去了等待的心焦。

雖然是雜碎的部位,但是被處理的很好,沒有一點腥味。

攪拌開來,牛雜的肉香撲面而來,鮮豔的紅油裹在每一根麪條上,讓人忍不住吞了好幾口口水。

牛心肺喫起來特別的嫩,牛腸軟爛又有嚼勁。

夾起幾塊肉和麪條一起放入口中,勁道的麪條混合着醬香十足的雜碎一起在口腔中舞蹈,十分的爽口。

這時候要是能扒點蒜放到碗裏一起喫,那更是風味十足!

#03

來喫麪的大都是附近的街坊鄰居們,也有不少老襄陽人因爲惦記着這一口而特意趕過來喫的。

雖然廣場修路讓這塊的人流量沒有那麼密集了,但是老八窩子面,憑藉着自己獨特的老襄陽魅力,依舊人氣不減。

好的東西就是這樣,雖處於陋室,雖交通不便,但仍抵禦不住人們追逐的熱情。

希望這碗承載着老襄陽人回憶的窩子面,能開的久一點,再久一點!

老八窩子面

地址 | 樊城區磁器街陳老巷附近

營業時間 | 06:30-10:00

/

「40年歲月沉澱的窩子面」

•END•

出品:襄陽食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POI醬 攝影:薯條醬

由襄陽食記原創發佈,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