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羅訥河星空》是當年梵·高將眼光投向阿爾勒夜晚的作品之一。只見河堤的石欄杆上貼着一幅照片,正是梵·高曠世之作的《羅訥河星空》的照片。

文/圖 陳丹苗

梵高的黃房子已被德軍炸燬,羅訥河星空卻依舊高遠深沉

雖然著名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一生只在阿爾勒度過了15個月時間,其時窮困潦倒,疾病纏身,日子並不快樂,但是南法的夜空和向日葵,給予了梵·高生命最充沛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成爲了他生命最後時光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阿爾勒夏初的藍天,不依不饒地散發出湛藍色的光澤,飽滿張揚地鋪滿了頭頂上的空間。一衆遊客走過去都在細聲細語地指點着手中的地圖,叨叨唸念地說什麼,“黃房子”從這裏走,“星空”應該從那邊去等等。走在我們前面的母女三人拖着小件行李箱,一邊走一邊輕聲地說:梵·高的“星空”好像就在附近的。果然,沿着小碼頭沒走多遠,就看見三幾個遊人圍在一起指指點點。只見河堤的石欄杆上貼着一幅照片,正是梵·高曠世之作的《羅訥河星空》的照片。原來,這裏就是大師當年作畫的地點。《羅訥河星空》是當年梵·高將眼光投向阿爾勒夜晚的作品之一。眼前的這幅“星空”攝影品,色調偏於深沉。夜空由藍色和綠色混雜而成,腳下的河水也是藍青得發烏。暗色的夜空中繁星閃爍,岸邊的建築物倒投在羅訥河上,發出幽幽橙色的光影,並在河水漣漪中盪漾開來。“星空”是梵·高“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後兩部分別是《夜間的露天咖啡館》和在聖·雷米創造的《星夜》。如今,因梵·高《夜間咖啡館》畫作聞名的咖啡館,就在古競技場的東側,常年人頭湧湧,當年的寧靜早已蕩然無存了。

除了向日葵,梵·高對夜晚同樣也抱有極深的愛。夜的涵義之於梵·高,不僅僅是天上的一輪孤月和發亮的星星,夜是死亡、天堂和恐懼。生活中憤懣不平的情緒日趨強烈,梵·高便在阿爾勒的夜空中尋找自己的慰籍和創造靈感。時空和性格使然,後人無法能夠體會到,夜晚給予大師的是怎樣的一種心境。那一天豔陽高照,我們跟其他遊客一樣,站在羅訥河岸上,透過畫作取景的角度看過去,眼前是一片十分開闊又美麗的河岸景緻。只不過當年穿梭河面的樸素小船,如今已經換成了豪華氣派的遊艇。當然,至今不變的還有羅訥河那一抹波光閃耀的河水,還有收藏在巴黎奧賽美術館的“星空”畫作。

梵高的黃房子已被德軍炸燬,羅訥河星空卻依舊高遠深沉

從“星空”畫作處轉身,看見彩色太陽傘下面,有兩位老人站在一個流動的寫生畫檔前聊天。其中一位老人是作畫的,正在爲一幅風景小油畫上色,畫檔上面擺放的基本都是臨摹梵·高的畫作。作畫老人年事已高,頭戴一小草帽,風度翩翩。聽說我們從中國來,用生硬的普通話向我們問好,接着又向我們介紹梵高的“星空”之作。聽說我們要找“黃房子”,老人露出遺憾的神情說,時間太長了,“黃房子”已經不在了。那是一間曾經給予了梵·高多少安定感和溫暖的“黃房子”,原來處於市中心的拉馬丁廣場上,據說在“二戰”期間被德軍的炮彈給炸燬了。後來,爲了滿足絡繹不絕的遊客的虔誠的膜拜之心,阿爾勒政府在別處重建了一棟“黃色的房子”。從外表看上去,跟梵·高《拉馬丁廣場上的黃房子》所描繪的一模一樣,不過它後來已經成爲了一間中等規模、生意紅火的咖啡館。可以想象得到,當年那一間“黃房子”給了梵·高生命中第一個實實在在的“家”,他在這裏獲得了無比的溫暖和無限的憧憬。

梵高的黃房子已被德軍炸燬,羅訥河星空卻依舊高遠深沉

漫步在這個被稱爲“小羅馬”的阿爾勒 (Arles)小城裏,滿眼的舊羅馬帝國古蹟與大師梵·高的足跡共生共榮。此刻,我們再一次看到了美麗的羅訥河。本來以爲來到阿爾勒,就是爲了看散落在城市間古羅馬時代的各種遺址,沒想到大師梵·高的足跡無處不在。著名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與法國南部的關係,多少讓人聯想到沈從文與故鄉湘西鳳凰的故事。雖然不盡相同,但都是一個名人成就了一個地方。毫不誇張的說,沒有普羅旺斯,也就沒有梵·高,而梵·高也成就了普羅旺斯的阿爾勒。

(走遍全球之法國篇(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