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3日,由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發起舉辦的“非遺ING國際論壇”在上海市靜安區召開。作爲發起人,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張軍做了名爲“你們的加入決定我們的未來”的主旨演講,分享了十年來的歷程和心路。

11月3日,由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發起舉辦的“非遺ING國際論壇”在上海市靜安區召開。論壇以“世界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爲題,邀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全美舞蹈協會的代表,以及來自美國、德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在內的十餘位藝術家和嘉賓參與話題討論。該論壇也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系列論壇的組成部分。

自2009年9月至今,作爲全國唯一一家民營職業崑劇院團,上海張軍崑劇藝術中心已走過整整十年。十週年之際,張軍崑曲藝術中心用4臺共23場次的演出交出答卷,並以一場思考性的國際論壇作爲十週年系列活動的收官。

在論壇的開幕式上,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在致辭中提到,張軍以十年如一日的態度和勇氣,走出了一條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之路,成爲推動傳統藝術創新提高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則從文教結合角度,對今年9月設立的上海戲劇學院張軍崑曲藝術工作室給予了讚揚和期許,“希望這是這批立志藝術的莘莘學子之幸,也是傳統藝術生生不息之幸。”

國際劇協總幹事托比亞斯·比昂科尼多年來見證了中國崑曲2001年被評定爲人類非遺以來的發展,也見證了張軍作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十年來爲崑曲的傳承和傳播做出的努力。他說道:“在聯合國獲得和平藝術家稱呼的幾位藝術家中,張軍是最爲活躍、始終在做事情的那一位。”

上海國際藝術節:世界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張軍

當天的論壇分爲主旨發言、兩場專題討論和一場公衆可參與的實驗工作坊。

作爲發起人,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張軍做了名爲“你們的加入決定我們的未來”的主旨演講,分享了十年來的歷程和心路。他同時談到了崑曲在當下生存與發展的很多問題,包括體制與機遇未來的可能。

“十年間,全國始終只有我們一家民營的崑曲院團。未來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二家。昨晚在上音歌劇院的舞臺上演唱表演的時候,我非常享受那些時刻,但心底也有一些小小的傷感,畢竟到了這個年齡,終究是和風華正茂的舞臺歲月漸行漸遠,如果將來不在舞臺了,我們爲之奮鬥的事業該如何延續。十週年之際,我必須和大家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上海國際藝術節:世界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張軍的現場表演

之後的兩場專題討論,則是與會嘉賓從國際視野和專業領域,共同來探討和回答張軍提出的問題,非遺事業該如何發展?

第一場專題討論聚焦於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漢斯·道維勒博士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副總幹事,也是崑曲獲得世界非遺稱號18年來的見證人,他在發言中對崑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分享了其他國家對於本國非遺的保護和發展的案例。

上海國際藝術節:世界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論壇現場

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韋芝會長則用幾個小故事,回顧了張軍脫離體制後的努力,並探討了作爲一個藝術家和民營院團,實現良性循環的可能。

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品慧則從商業和文化結合的角度,談到了文化如何在市場和當下尋找觀衆共振的話題,她同時分享了優衣庫近幾年結合苗繡工藝,促進民族工藝保護的實踐經驗。

百人會附屬文化機構主席楊雪蘭用視頻的方式與會。楊雪蘭曾經策劃了多次在美國主流文化圈中頗有影響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包括崑曲《牡丹亭》在大都會博物館的演出,紐約愛樂每年春節和中國藝術家合作的新年音樂會等。她用案例的方式,談到如何在西方輸出中國優秀文化藝術、並贏得西方觀衆和媒體認同的問題,在她看來,有西方主流文化圈的合作伙伴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第二場討論則更集中於藝術領域,參與討論的大都是和張軍及崑曲有過合作經歷的藝術家。包括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教授、中國臺灣藝文最高獎項獲得者李小平導演、著名作曲家金覆載。

兩位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5號板索裏的藝術家也通過視頻參與了討論,包括演員兼音樂導演發樸仁慧、導演兼作家李永旭。

幾位藝術家沉浸在前一晚的張軍與香港中樂團聯手演繹的戲曲音樂會《牡丹亭·長生殿》之中,重溫了這臺融合古典與當代的跨界音樂會的現場反響。從中也引發了各自對傳統戲曲當代審美和表達、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的交融與實踐、東方藝術對話西方經典等話題的專業思考。

上海國際藝術節:世界非遺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崑曲表演

在這場論壇上,包括崑曲在內的傳統非遺藝術如何普及、繼承和發展,始終是大家聚焦的話題。在論壇現場,12位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在開幕式後一起上臺,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傳承基地”落戶靜安區文化館啓動揭幕。

當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實驗·未來”工作坊吸引了百餘名觀衆的參與,其中包括了來自上海近50所學校的校長參與。工作坊現場,一套全新創編的戲曲身段動作示範得以展示,學生們和老師們的現場參與讓氣氛分外熱烈。

據悉,這套示範動作是由中國福利會少年宮陳白樺領軍人才工作室、上海市閔行區“舞向未來”項目組、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聯動全美舞蹈協會(NDI),由NDI的教育專家與戲劇學院資深導師共同研究創編完成的。

張軍介紹說,崑曲走進青年活動至今已經20年,他每年都會去很多中小學講課分享,但在這過程中,他也發現需要有一整套形式上行之有效的課程,真正能夠鼓舞孩子們有興趣加入其中、享受其中,並且潛移默化、寓教於樂,從中來獲得有關崑曲的知識,激發興趣。

去年,他機緣巧合得以參加了一次全美舞蹈協會在上海閔行區一所學校做的“舞向未來”舞蹈培訓項目,孩子們的熱烈參與氛圍深深震動了他。爲此,他嘗試和全美舞蹈協會教育專家合作,並請來兩位專業崑劇演員,從中發掘屬於崑曲的美育教育方式。

“今天的工作坊是一次‘小樣’,我們希望結合舞向未來的理念形式,尋找傳統戲曲與孩子們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反響特別熱烈。” 張軍表示,工作坊一結束,好多位校長都來找到他談及合作,很快,這一工作坊就將在各個學校真正實踐起來。

“你們的加入決定我們的未來。”張軍說,“過去十年因爲有大家,我們才走到今天。而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加入這個事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