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未來AR/VR的形態,現在或許很難預見,可能都不是眼鏡的形態,但對於AR/VR代表的技術理念會成爲一個新的物種。如果直接把AR/VR和智能手機相比,目前可能還是在解決電容屏、電池技術等問題上,也就是說還在做基礎性的推進,還沒有到達產品整合級別的推進。

原標題:iPhone將被取代?蘋果已入局 下一代手機是AR/VR?

跨界與退潮

冷淡了2年多的AR/VR,還在砥礪前行的路途上。

近日,AR/VR的兩則新聞引發了不小關注。

一是蘋果的AR設備計劃浮出水面,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可能在2022年發佈AR頭顯,在2023年發佈AR眼鏡。到2018年底,從事AR項目的蘋果員工人數估計約爲1200人。

甚至,蘋果公司的高管放言,他們相信更高版本的AR眼鏡可以在大約十年內取代iPhone的需求。由此看來,蘋果對AR的未來市場認可度極高。

另一則消息和AR/VR界明星公司Magic Leap有關,前不久Magic Leap被曝將專利全部抵押給摩根大通,以獲得貸款,涉及的專利大概有1903項。

而此前Magic Leap已經融資20多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谷歌、阿里、沙特阿拉伯財富基金、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等。這家明星公司的異動,又給AR/VR界潑了一盆冷水。

兩家公司的對照,也折射了目前AR/VR市場上的冰與火。

一邊,不少風風火火的AR/VR公司暴露問題,在近兩年的寒流中消失,泡沫破裂的聲音全球統一。這股寒流推出了投機者,也將AR/VR推到技術研發層重新出發。

另一邊,是全球科技巨頭們不斷重申對於AR/VR行業的樂觀未來,並接連着推出產品,比如今年華爲發佈了VR Glass眼鏡、vivo發佈了AR眼鏡。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很早就表達過,AR就是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據報道,Facebook正在與雷朋母公司Luxottica合作,開發一款代號名爲“Stella”的智能眼鏡,預計在未來兩年推出。此外,還稱Facebook也在開發一款更高端的AR眼鏡“Orion”。

近期微軟在官網宣佈,旗下第二代AR頭顯HoloLens 2先已全面上市併發貨,官方售價3500美元(中國區售價27388元)。

同時,也有創業公司們在繼續探索,本週太平洋未來科技公司發佈第二代am glass AR眼鏡,設備搭載高通驍龍835芯片,能夠提供Slam 6DoF空間定位及平面檢測功能。

大家如此迅速地要佈局AR/VR產品,除了面向未來,也可見其中的焦慮。這些科技巨頭們都經歷了智能手機的崛起的時代,都感受過被喬布斯支配的恐懼。如何在5G商用中,抓住下一個機遇就非常重要了。看到了方向,當然要先卡位,畢竟誰也無從知曉5G時代的殺手級產品到底會是什麼。

5G對於AR/VR的意義有多大?

今年AR、VR被提及的次數開始增加,一大原因是5G的商用加速來臨。

華爲輪值董事長在一場發言中談道,VR/AR將成爲5G時代的首批應用,VR/AR是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是算力、聯接和顯示的革命性升級。

例如,用戶可以通過VR來看直播、演唱會、球賽,還可以加速雲遊戲落地。而AR是一門更大的生意,郭平就表示,經過幾年的用戶培育,AR不僅在休閒應用取得進展,更是進入了工業實踐的階段。華爲自身也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把二十多項AR應用納入自身的生產製造流程,華爲工程師們將AR的價值總結爲三個可視“數據可視、知識可視、經驗可視”。

雖然AR/VR設備都還沒有在消費者端大規模應用,但是在B端已經有不少場景,太平洋未來科技CEO李建億告訴記者,C端的大規模應用時間點將在2021年。而5G高速、低時延的特性,可以爲虛擬現實產品帶來更好的體驗。

通信固然是重要的部分,但是在集邦諮詢(TrendForce)研究經理蔡卓卲看來,5G對AR眼鏡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爲現在獨立AR裝置的應用和智能手機上的App就已經差不多,若是需要獨立聯網功能,靠現在的4G就行了,不需要等到5G再來帶動產品起飛。而相對於傳輸速度,AR眼鏡的困境反而是在電池的部分,光是光學組件投影就需要消耗不少電力,還有裝置運行所需要的電力,如果還要加上4G/5G的高聯連網功能,內裝的電池電力是遠遠不足的,所以纔會令人覺得AR眼鏡產品在網絡傳輸端並沒有太多的着墨,這也是限制AR裝置發展的要素之一。”

事實上,5G並非AR或者VR的唯一選項,一般也會採用WiFi傳輸。通過WiFi,同樣可以爲VR“上雲”,即Cloud VR,其核心的技術點是將複雜的渲染等計算放在雲端進行,然後將畫面結果直接傳輸到VR設備上。

因此,總結來看,5G能夠爲AR/VR帶來變革,但是更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合,比如前文中提到的電池續航能力,又比如更適配AR/VR的高性能計算芯片。

一位運營商人士也表示,AR/VR的普及需要產業鏈成熟度再提高,設備的產業鏈條很長,基礎設施還需要完善。

AR/VR會分叉進化嗎?

全世界都在等待新硬件的來臨。

但它會是虛擬現實設備嗎?不少公司發聲稱,AR/VR設備會成爲下一代手機,但眼下或許只是一個BB機?

如果直接把AR/VR和智能手機相比,目前可能還是在解決電容屏、電池技術等問題上,也就是說還在做基礎性的推進,還沒有到達產品整合級別的推進。未來AR/VR真正能開啓類似智能手機的時代,那現在還在做部分的開發。

喬布斯整整經歷了一個iPod時代,才進化出iPhone的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之前,還出現了MP3、MP4這一類產品,當時普通人認爲進化的方向是MP5、MP6,結果是iPhone的出世。

你可以說,MP系列物種消失了,換個角度看,它進化成了智能手機。所以,AR/VR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也不是現在AR/VR的樣子。嘲諷的人會說,它沒有希望,註定失敗,但是它很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這就類似分叉進化,在進化樹的分叉點上長成了新物種。如果沒有之前iPod、MP4的歷程,也無法出現iPhone的整合,這也是一個必然的階段。

現在的AR眼鏡、VR眼鏡還是顯得笨重,而且要實現更多的功能,需要外接配備電池、傳感器、手柄等等設備。

而未來AR/VR的形態,現在或許很難預見,可能都不是眼鏡的形態,但對於AR/VR代表的技術理念會成爲一個新的物種。

功能機到智能機成熟花了30年時間,AR/VR的爆發也需要時間積累,現在的一大阻礙是成本太高。

以AR爲例,蔡卓卲告訴21Tech記者:“最主要的成本還是來自AR的光學組件,因此纔會有廠商開始將AR光學組件以外的零組件和AR眼鏡拆離,以此降低產品的售價,並且透過外接電池來提高裝置的續航力。”

對於AR/VR來說,固然網速、硬件都很重要,但是裏面最大的精髓是成像系統,光學技術,這個突破是更重要的,相當於iOS系統。離開了這一核心要素,網速提升、延時降低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可能一些公司的研發團隊正在攻克難題。

據IDC預測,到2022年,全球AR/VR產品支出預計將以7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兩到三年,找到商業模式後會快速發展。

雖然未來的形態、模式還無法確定,但是想象空間巨大。

將來,可能佩戴上AR/VR設備,進入超市,直接圖像識別蔬菜、水果,就可以看到商品的出品時間和新鮮程度,甚至區塊鏈溯源也可以一同顯示。

再比如,現在我們的眼睛無法控制手機,但是將來可能通過AR/VR來操作控制,並且支持多個屏幕之間的交互,所以,5G、AI、區塊鏈等加起來可能會成爲AR/VR的底層技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