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便世紀夥伴與星河文化上半年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北京文化暫時還未對其計提商譽減值。在A股影視公司中,北京文化(000802)近年來因連續押中爆款電影,頗受投資者關注。

(原標題:北京文化泛娛樂收效甚微 爆款電影難掩鉅額商譽隱患)

證券時報記者 文華

在A股影視公司中,北京文化(000802)近年來因連續押中爆款電影,頗受投資者關注。

不過,除爆款電影外,北京文化今年上映的其他多部影片票房欠佳,《直播攻略》票房甚至不到20萬元。今年上半年,在未確認《流浪地球》票房收入的情況下,北京文化還出現虧損。爆款電影之外,北京文化面臨着來自多方面的壓力。

連跌之下持續減持

北京文化近期引起資本市場關注,是因爲其股東頻繁的減持行爲。11月至今,北京文化先後發佈了兩份公告,內容均與股東減持有關。

11月2日的公告顯示,持有北京文化5.31%股份的股東新疆嘉夢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431.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減持理由是股東自身資金需要。11月14日的公告則顯示,北京文化近日收到股東西藏金寶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減持計劃實施進展告知函》,西藏金寶藏擬減持北京文化320萬股,截至2019年11月8日,其減持計劃已實施過半。

最新信息顯示,新疆嘉夢、西藏金寶藏分別爲北京文化第四、第三大股東。2019年以來,北京文化頻繁發出各類減持公告,其前五大股東中的四家減持了公司股份,部分股東甚至多次減持。如北京文化先後於2019年4月、2019年8月公告了第五大股東西藏九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減持計劃;北京文化第一大股東華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則因信託計劃期屆滿,多次被動減持了公司股份;而西藏金寶藏除前述主動減持行爲外,此前還曾因爲質押股份涉及違約,被債權人實施違約處置導致被動減持。

在多名大股東的連續減持下,北京文化股價不斷下跌。Wind數據顯示,2019年1月2日至2019年11月15日,北京文化股價下跌27%;而從2018年1月5日至2019年11月15日,跌幅則達45%。11月20日,北京文化收盤價僅有8.33元/股,處於近5年來的低谷。

如果將時間軸拉得更長,北京文化股價其實自2016年以來一直處於震盪下跌狀態,不過期間北京文化股價因爆款電影《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上映,先後3次出現短期大漲,但不久後又陷入大跌,這也讓北京文化受到了依靠爆款電影炒作股價的質疑。

爆款電影之外

北京文化原是一家以旅遊景區運營爲主業的企業,近年來逐漸向影視文化業務轉型。2017年以來,北京文化連續押中多部爆款電影,使其在資本市場名聲大噪。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2016年至今,北京文化上映的22部影片票房共184.3億元,其中《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三部影片票房達134億元,佔比73%。2017年,《戰狼2》一部電影帶來的收入佔到北京文化總收入的23%;2018年《我不是藥神》的收入佔北京文化總收入的21%;而2019年的《流浪地球》更是給北京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9年上半年,北京文化營業收入僅6211萬元,同比下降80%;扣非淨利潤虧損5368萬元。這是北京文化近10年來首次交出虧損中報,原因是受影視文化行業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公司影片上映排片檔期等因素影響。不過,到了第三季度,北京文化確認了《流浪地球》的收入,使得電影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前三季度北京文化營業收入達7.05億元,同比翻番;扣非淨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2019年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達6.43億元,同比增長1195%;扣非後淨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9480%。

然而,《流浪地球》的奇蹟並未能延續下來。除《流浪地球》外,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還有《媽閣是座城》、《跳舞吧!大象》、《直播攻略》等影片上映。貓眼電影數據顯示,《媽閣是座城》、《跳舞吧!大象》累計票房分別爲5038萬元、3925萬元,而《直播攻略》票房僅有14萬元。另外,北京文化稱其參與了影片《攀登者》的投資、營銷和發行,該片在今年國慶節期間熱度頗高,截至2019年10月7日票房達8.23億元。但北京文化當時公告來源於該片的收益僅有70萬元-100萬元,可見北京文化在該片中所佔的份額並不高,能夠獲得的收益也十分有限。

“國內的影視公司還是以項目製爲主,業績的波動性很大,這是客觀存在的,往往一兩部劇,對公司業績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現在行業一些龍頭公司,其實並不會過分追求那些極致的爆款產品,主要是通過做精品並提升數量,來確保業績的穩定性。”華南地區某大型券商分析師金集(化名)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金集認爲,爆款電影帶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可遇不可求。但如果一家影視公司的產品數量提升,各種類型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口味;同時適當降低對單部作品的投資比例,去投資更多的項目,這樣就可以適當分攤業績上的波動,減少對爆款產品的依賴。

全產業鏈佈局收效甚微

北京文化從旅遊業起家,如今雖已轉型爲以影視文化產業爲主的上市公司,但北京文化並不滿足於此。近年來,北京文化一直在嘗試擴展除影視以外的其他業務,在各類公告中,北京文化給自己的定位也是“全產業鏈文化集團”。

目前,北京文化旗下產業包括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綜藝等多個板塊。但單從收入構成來看,北京文化的全產業鏈佈局成效並不明顯。以2018年爲例,北京文化12億元收入中,來自電影、電視劇網劇的收入分別爲5.16億元、5.18億元,合計佔其營業收入的86%。而經紀業務僅佔其總收入的6.3%,新媒體業務佔0.2%,旅遊景區業務佔比7.1%。與2017年相比,2018年北京文化綜藝收入、影視經紀業務佔總收入的比重較均有所減少。另外,由於北京文化旅遊收入的重要來源潭柘寺、戒臺寺自2019年6月1日起交予北京市門頭溝區旅遊委自主經營管理,因此2019年北京文化旅遊收入很可能也會出現下滑。

“跨界、向全產業鏈發展其實很多行業很多公司都在提,但是轉型本身是很難的,因爲現在幾乎每個細分領域都巨頭林立。”金集對記者表示。金集認爲,國內大多數影視公司都想往全產業鏈發展,做成泛娛樂企業,但想要在一個新領域和其他同行競爭,就需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原有的基礎業務可能會有一點幫助,但是在整體的競爭中還是會喫虧,這也是跨界很難成功的原因。

實際上,從北京文化近年來的投入情況來看,除電影電視劇外,對其他產業的投入並不多。比如在旅遊板塊,北京文化其實一直在“做減法”。除潭柘寺、戒臺寺屬於特殊原因外,2016年6月,北京文化在經營權未到期的情況下提前歸還了靈山景區經營權,並出售了旗下的龍泉賓館。在綜藝節目板塊,2016年,北京文化曾參與製作《極限挑戰》等五檔綜藝節目,但此後其參與制作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少,北京文化此前投資製作的《開心劇樂部》僅在2017年播出一季,2018年再無下文;《高能少年團》在製作兩季後,2019年也未見續作播出。

另外,北京文化於2016年4月完成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28.94億元,其中原定用於對全資子公司艾美(北京)影院投資有限公司進行增資3億元。艾美投資主要經營電影院業務,不過,北京文化最終並未對艾美投資進行增資。2018年,北京文化以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管理效率爲由,將艾美投資100%股權出售,雖然增加了公司年度淨利潤707.7萬元,但也意味着放棄了影院業務。而原定投向艾美投資的3億元,最終被變更用於對影視項目《封神》的前期開發及第一部分投資。或許是在爆款電影上的成功讓北京文化嚐到了甜頭,北京文化如今正斥巨資打造《封神》超級IP項目。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當年年底,北京文化對《封神》IP的累計投入已經高達3.58億元。面對難以預料的影視市場,這無疑是北京文化的一場豪賭。

鉅額商譽埋隱患

在全產業鏈佈局收效甚微的同時,北京文化還不得不面對影視主業下滑帶來的風險。

2016年4月,北京文化非公開發行募集28.94億元資金,其中13.5億元用於收購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100%股權;7.5億元用於收購浙江星河文化經紀有限公司100%股權。世紀夥伴主營業務爲電影電視劇出品製作,包括影視策劃投資製作、娛樂營銷、廣告運營、藝人經紀等模塊;星河文化主要業務包括藝人經紀、影視文化藝術活動組織策劃等。北京文化收購這兩家公司,是爲了擴大其影視文化產業規模,使得其影視文化產業鏈更加完整。

在收購兩家公司時,北京文化與兩家公司相關方均簽署了《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業績承諾期均爲2014年-2017年。其中,世紀夥伴在承諾期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9000萬元、1.1億元、1.3億元、1.5億元;星河文化承諾期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970萬元、6530萬元、8430萬元、1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兩家公司均完成了業績承諾。

但是,對賭期剛過,2018年,世紀夥伴、星河文化的淨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尤其是星河文化,2018年淨利潤爲6967萬元,同比下降21%。2019年上半年,兩家公司收入和淨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其中,世紀夥伴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銳減至73.9萬元,淨利潤爲-706萬元;星河文化營業收入爲1448萬元,淨利潤爲223萬元,均遠低於上年同期。兩家重要影視子公司的業績下滑,勢必會影響北京文化整體收入和利潤;而北京文化收購這些公司時所形成的鉅額商譽,也存在減值風險。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北京文化投資世紀夥伴形成的商譽爲8.34億元,收購星河文化形成的商譽爲6.41億元,再加上其他收購形成的商譽,北京文化商譽賬面原值高達15.88億元。即便世紀夥伴與星河文化上半年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北京文化暫時還未對其計提商譽減值。“一般情況下,如果有業績對賭沒有完成,計提商譽減值的概率比較大;但如果對賭期已過,即便收購標的業績大幅下滑,通常也不會計提商譽減值。”有資深投資人對記者表示,是否計提商譽減值,主動權其實掌握在公司手中。

“有些公司如果想做一下業績‘大調整’,也有可能一次性計提減值,2018年A股很多公司就出現了這種現象。”該投資人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