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衆深知,現如今消費者對智能汽車和移動出行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就如11月20日,在正值今年最後一場汽車盛宴——“廣州車展”前夕的“2019中國汽車產業峯會”上,大衆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蘇偉銘先生所說:“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改變,需要更多的關注用戶需求的變化。蘇偉銘認爲,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的同時,也購買着出行服務,“這些服務還能夠讓車輛很好地被連結,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幾年看到車聯網業務快速發展的原因。

當“新四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吹拂着整個汽車產業時,對於各個企業而言,都面臨着一次生態和競爭格局的重新構建。

“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成爲了車企之間的主旋律,在這一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汽車的使命也面臨着被重新定義,而在重新定義的過程中,科技的力量就變得尤爲重要。

作爲站在全球汽車金字塔尖的企業,大衆汽車集團前瞻性地組建了逸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Mobility Asia)。這家初創公司,就是大衆汽車集團向由傳統汽車製造商向可持續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的“左膀右臂”。

誠然,對於各行各業而言,在變幻莫測的時代背景下,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同時無止境的還有目標和志向。一如已是全球汽車領軍企業的大衆,已經志在成爲智能、以人爲本、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新時代的領導者。

大衆深知,現如今消費者對智能汽車和移動出行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就如11月20日,在正值今年最後一場汽車盛宴——“廣州車展”前夕的“2019中國汽車產業峯會”上,大衆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蘇偉銘先生所說:“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改變,需要更多的關注用戶需求的變化。”

“緊隨消費變化”爲成功“哲學”

作爲一個自上個世紀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而言,對於這片廣袤大地經濟發展之迅速所帶來的日新月異之變化,大衆或許可以說是一個感觸頗深的見證者。

在活動現場,蘇偉銘直言:“2005年以前,大衆80%的銷售是來自於捷達桑塔納。那時大家可能不瞭解大衆,但是已經非常瞭解桑塔納了。”

的確,在那個年代,中國的各個階層消費水平都不是很高,於是捷達桑塔納成爲了大衆的主打產品,一度風靡大街小巷。

“隨着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我們不斷升級其他級別的車,開始佈局B級和C級車市場。”蘇偉銘訴說着大衆汽車集團產品佈局的邏輯,“2012年左右,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SUV車型受到大家的歡迎。”

當SUV車企在市場上掀起一股熱潮,大衆也敏銳地察覺到,消費者的購買力已開始提升,“客戶開始想要購買第二輛車。隨之大衆不斷地推出新戰略,目的是促進SUV的銷售。”

於是2018年,大衆更是開啓了“SUV之年”,從10萬到50萬價格區間內幾乎都能找到相應的車型,給予消費者更豐富的選擇。

蘇偉銘直言,這種緊隨市場變化的佈局,使得大衆汽車集團的銷量不斷上升。此言非虛,一直以來大衆汽車集團的銷量都穩坐全球車市第一的寶座,而其強而穩的特性在如今這個車市寒風肆虐的背景之下就變得尤爲明顯。

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在今年10月南北大衆依舊穩坐銷量冠亞軍,一汽-大衆銷量爲19.52萬輛,上汽大衆爲17.9萬輛,且朗逸、速騰、寶來均保持在了月銷量3萬+的水平,成爲名副其實的車市“常青樹”。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集團下的車型能夠跟上消費升級的變化。”或許,也正是大衆的這一理念,造就了它的“第一”和如今在車市寒冬的背景下仍舊逆風上揚的風光。

新能源“降溫”是自我調節的過程

誠然,對於整個車市而言,目前所處的環境無疑是嚴峻的,即便“逆勢”如大衆,想必也仍舊可以察覺到這之中的絲絲涼意。

不過,在蘇偉銘看來,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的部分原因是自然調整。他表示,在2005年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依然是美國,然而從這一年起,中國市場開始騰飛,從2006年的6月左右起,中國開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至此開始了一路高歌猛進的征程。

“在過去很長一段,我們看到了中國市場非常強勁的增長。而過去的快速增長一定程度會影響現在的增長速度,因此現在的增長速度在放慢。”在蘇偉銘看來,如今的車市寒冬,實際是屬於一個正常的現象。

“我們認爲中國市場是非常具有結構地在發展:從A級車、B級車、C級車,再到SUV。2016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電動車補貼政策,電動車銷量受到刺激後快速增加。”

的確,在2018年寒冬猝不及防席捲而來之時,新能源市場卻成爲了“冬天裏的一把火”,一路高歌保持着正增長。根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去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0.8萬臺,同比增長88.8%。

“今年,隨着補貼下降了50-60%,購買電動車人數減少,電動車銷售預期也隨之不得不下降。”蘇偉銘說道。從數據來看,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5.6%,僅有7.5萬輛,近乎被腰斬。

但事實上,雖然表面上看,新能源市場在降溫,但一如蘇偉銘所言,這是一個經歷高速發展後市場自我調節的結果。

補貼退坡使得新能源市場不能再依靠政策紅利發展,轉而回歸市場,以真槍實戰的競爭淘汰渾水摸魚者,從而使得真正有技術和實力的品牌站穩腳跟,這是一個“擇優”的過程。

蘇偉銘指出,儘管現在電氣化發展是全球汽車產業之大勢,但高端的電動車數量依然十分有限,“從2020年開始,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巨大變化。”

他表示,從明年起,消費者會更加關注電動車。“相關國家政策在這一點上也已經展示了非常明顯的趨勢了——政府要求電動車生產總量須佔總體份額的20%。”蘇偉銘說道,而這也成爲了各車企所追求的目標。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傳統車企紛紛開始轉換賽道,宣佈向出行服務商轉型。蘇偉銘認爲,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的同時,也購買着出行服務,“這些服務還能夠讓車輛很好地被連結,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幾年看到車聯網業務快速發展的原因。”

人工智能助力車市穿越“寒冬”

在汽車產業面臨着智慧出行所帶來的新革命時期,“科技”就成爲了一塊決定成王敗寇的重要基石之一,而車聯網在如今也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其所構築的生態圈也點燃了消費者對於汽車產業的新一輪關注。

“新一代的消費者更加註重完整、便捷流暢、實時在線的產品和服務。”蘇偉銘說道,他指出,對於車聯網生態圈應當包含三個維度。

首先是基礎設施生態圈,即電基礎設施,這是電動車發展的基石;其次是出行服務生態圈,諸如共享汽車、網約車等;最後是內容與服務生態,包含車內娛樂系統以及停車、充電等服務,“只有把電動車連接到生態圈中來,這個車纔可以落地,才能把它賣給終端客戶。”

而這均將逐步改變目前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方面均還落後的局面,但所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蘇偉銘也表示,要等到2025年前後,車聯網、電動車的售後服務等纔會趨於完善。

除此之外,對於現如今汽車圈裏大火的關鍵詞,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蘇偉銘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認爲,所謂智慧城市,是指城市當中的某個區域,而自動駕駛則出現在這個區域中,二者屬於包含關係,“自動駕駛又分爲兩類,一類是私家車的自動駕駛,例如奧迪、大衆品牌的自動駕駛車輛。另一種則是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

而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實現並不僅依靠單臺車輛自動駕駛的實現,還有雷達、傳感器、電動車平臺、價值體驗、前端和後端服務等均囊括其中。隨着5G時代的到來,出行感受和方式都將發生全新的變化。

蘇偉銘以大衆汽車的角度,構築了一個未來的十年汽車市場,他也堅定地表示,“雖然目前80%的車輛仍然是燃油汽車,路上跑的基本都是傳統汽車。但是變化會很快發生。”

蘇偉銘的自信未嘗不是源自於對汽車行業未來科技發展的信心,和對於未來出行探索的決心。在此次活動現場,一款名爲Viva的具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也格外引人注目,蘇偉銘還與其展開了一場幽默風趣的人機對話。

而Viva就是逸駕智能對未來智慧出行的全新探索。此次對話,不僅生動體現了科技對人們未來出行生活產生的深刻影響,更充分展示了大衆汽車集團爲消費者打造充滿“人情味”的智慧出行方式的理念。

就如蘇偉銘所說:人工智能賦予了產品和服務以靈魂,引領我們共同穿越寒冬!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