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之戰是發生在安史之亂期間的一場著名的戰役,張巡撤出雍丘後,率衆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稱的戰略要地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與太守許遠,及城父縣令姚閻合在一起。之後,他們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等領兵北上抗擊叛軍,並在寧陵北擊敗楊朝宗,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餘人,投敵屍於睢陽渠中,渠水爲之不流。楊朝宗倖免一死,連夜逃去。這次戰後,張巡接到朝廷詔書,被封爲主客郎中,兼河南節度副使。此戰史稱睢陽之戰又稱睢陽保衛戰。

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張巡撤出雍丘後,率衆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與太守許遠,及城父縣令姚閻合在一起。之後,他們派部將雷萬春、南霽雲等領兵北上抗擊叛軍,並在寧陵北擊敗楊朝宗,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餘人,投敵屍於睢陽渠中,渠水爲之不流。楊朝宗倖免一死,連夜逃去。這次戰後,張巡接到朝廷詔書,被封爲主客郎中,兼河南節度副使。[1]

睢陽地當睢陽渠要衝,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年( 757年),安祿山死後,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士固守,從早至午,接戰20餘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爲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爭物資。張巡任主帥後首先清除了內部叛將田秀榮,然後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並繳獲了大批車馬牛羊。張巡把這些戰利品都分給了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後,朝廷拜張巡爲御史中丞;許遠爲待御史;姚誾爲吏部郎中。

到了五月,正是麥熟時節,叛軍在城外收麥以充軍糧,張巡在城上看到後,集結士兵,擂鼓作出欲戰的樣子。叛軍見狀立刻停止收麥待戰。這時,張巡止住擂鼓,讓軍士作出休息的樣子,叛軍見狀放鬆了警惕。張巡抓住時機命南霽雲率軍大開城門突然衝出,直搗尹子琦大營,斬將拔旗。與此同時,有叛軍大將率一千餘騎兵直逼城下招張巡投降。張巡在城上一邊與敵將答話,一邊暗命勇士幾十人手持鉤、陌刀、強弩從城上吊下潛入無水的護城壕中,趁城外叛軍依仗人多勢衆並不戒備時,勇士們奮勇殺出,叛軍猝不及防損傷了很多人馬。當時,朝廷僅剩下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着,睢陽位於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失守,運河阻塞,後果不堪設想。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後400餘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已完成了恢復、準備到反攻的過程,前一個月已收復西京長安,在睢陽陷落後10天又收復了東京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