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惠民路歷史名稱多變,前後變化有12次之多,自宋以前的“市南坊”,至宋代先稱“巾子巷”,後稱“金子巷”,元明清稱“惠民巷”,民國時期先後稱“東公廨”、“華光巷河下”、“行宮前”、“惠民路”,文革期間一度又改爲“爲民路”,文革後重新恢復“惠民路”。蘇東坡看不下去,便在巾子巷開設“惠民藥局”施捨藥品“聖散子”給染上時疫的老百姓,還在高僧參寥的幫助下獲得了富豪金百萬的捐助。

說起杭州呀

有個歌頌蘇東坡爲官一處、惠民一方的老街

相傳,他就在此置病坊,名安樂

也就是如今的——惠民街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它

歷史的點滴也逐漸展現在眼前

惠民路由來

東起中河中路南段,西至延安路南段,長512米,寬8米。後市街以東至中山中路段,南宋時爲市南坊,即巾子巷,或稱金子巷。

圖爲:舊時惠民藥局。

南宋淳祐八年(1248),杭州創施藥局。

元至元初(1264)復置藥局,名惠民藥局

據《嘉靖仁和志》載,宋元祐間,郡守蘇軾嘗於城中創置病坊,名曰“安樂”,以僧主之,仍請於朝。三年醫愈若干人,乞賜紫衣度牒一道,復買田,歲收租米千斛貸之。公選朝官,近臣有故人以金五兩、銀二百五十兩爲饋,公計卻之則逆意,受之則傷廉,乃悉送於杭,用助買田,而以書致謝意。

歷史趣聞

傳說北宋元佑四年(1089),蘇東坡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他一到杭州,就遇到時疫流行,百姓痛苦不堪,還有商人趁機擡價賣藥

蘇東坡看不下去,便在巾子巷開設“惠民藥局”施捨藥品“聖散子”給染上時疫的老百姓,還在高僧參寥的幫助下獲得了富豪金百萬的捐助。後來,蘇東坡發現有不少病人遠從江干或下城趕來,很不方便。所以又下令在衆安橋和江干兩處另租房子,設點施藥。

1966年改稱“爲民路”,1981年將西端之東公廨併入,複稱惠民路。今有上城區政府、區政府綜合樓、清河中學等。1997年惠民路拓建,東由中山中路延伸至中河中路,西由舊藩署延伸至延安路南段。

白日裏古樸文雅▼

夜深時靜謐唯美

惠民路歷史名稱多變,前後變化有12次之多,自宋以前的“市南坊”,至宋代先稱“巾子巷”,後稱“金子巷”,元明清稱“惠民巷”,民國時期先後稱“東公廨”、“華光巷河下”、“行宮前”、“惠民路”,文革期間一度又改爲“爲民路”,文革後重新恢復“惠民路”。

改造後的惠民路街景

撰稿:區劃地名處

編輯:黃穎斐、彭芳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