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解放軍總醫院組織對300餘名3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年輕業務骨幹,進行逐級考覈推薦、公開評審打擂。最終,20人脫穎而出,成爲首批“新秀人才”。該醫院爲他們量身定製了第一階段4年的超常規培養計劃,包括創新能力培訓班學習、跨專業培養、國外深造等內容,當兵鍛鍊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解放軍總醫院20名“新秀人才”脫下白大褂,換上迷彩服,與作戰部隊基層官兵朝夕相處——

博士軍醫下連當兵之後……

■閆 軍 賈紅勳 解放軍報記者 段江山

前不久,陸軍某合成旅防化連、衛生連和信息保障隊迎來了一羣特殊的兵——20名解放軍總醫院“新秀人才”。

他們全是技術八級、九級的優秀醫生,都具有博士學位。脫下白大褂,換上迷彩服,佩戴列兵軍銜,他們和基層官兵一起摸爬滾打,經受了一場從行爲習慣到精神世界的全面洗禮。

“‘新秀人才’下連當兵鍛鍊,是強化軍醫使命意識不可或缺的過程。”該醫院領導說,“着眼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需要,總醫院將優秀年輕幹部‘新秀人才’的培育作爲人才建設的重要部署。”

去年年初,解放軍總醫院組織對300餘名3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年輕業務骨幹,進行逐級考覈推薦、公開評審打擂。最終,20人脫穎而出,成爲首批“新秀人才”。該醫院爲他們量身定製了第一階段4年的超常規培養計劃,包括創新能力培訓班學習、跨專業培養、國外深造等內容,當兵鍛鍊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起初,不少人對這次當兵鍛鍊有疑慮:在臨牀和科研任務都很繁重的情況下,安排他們脫產去當兵鍛鍊,到底有沒有意義?

“總醫院‘姓軍爲兵’‘姓軍爲戰’。加深‘新秀人才’對作戰部隊的瞭解,強化他們與基層官兵的戰友深情,不僅有助於他們成長爲德才兼備的專家,還能幫助他們在以後工作中更好地爲基層服務、爲戰場服務。”該醫院領導說,“從‘新秀人才’當兵鍛鍊的點點滴滴可以發現——效果遠超預期!”

當兵鍛鍊期間,“新秀人才”參觀陸軍某合成旅軍史館,強化使命擔當意識。

“軍醫首先是軍人”,這句話的分量有多重

作爲入伍20年的老兵,王鑫鑫已經是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還是5個碩士研究生的導師。他沒想到,有一天竟會被一名士官班長嚴厲批評。

當兵鍛鍊期間,王鑫鑫和其他10名“新秀人才”被派往陸軍某合成旅防化連,編成獨立戰鬥班。第一天早上,面對連隊緊張的生活和訓練節奏,他們頓時慌了手腳。

當他們列隊趕赴訓練場的時候,班長呂志輝突然喊“停”。王鑫鑫還在疑惑間,呂班長就批評開了:“走的什麼隊列?在軍營,如果是這種隊列水平,咱們還當什麼兵……”

一頓猛批,王鑫鑫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他也確實意識到了差距:大部分“新秀人才”從醫科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到總醫院工作,常年埋頭於繁重的醫療和科研任務,既沒在基層作戰部隊待過,也很少有時間參加相關訓練,基礎訓練本來就有欠賬,一時又適應不過來,難免慌慌張張、跌跌撞撞。

批評完,班長呂志輝當即決定,全班先不去訓練場,就在連隊前面的空地組織隊列訓練。

一次次邁步、一次次轉體,呂志輝逐人逐個動作講解和矯正。也就在一次次枯燥而又嚴格的練習中,王鑫鑫和其他“新秀人才”逐漸意識到,“軍醫首先是軍人”這句話沉甸甸的分量。

“我們是合格的醫生,但我們達到合格軍人的標準了嗎?”王鑫鑫深有感觸地說,“紀律嚴明、作風優良,還有強烈的團隊意識、時時處處創先爭優的意識,這些都應該是軍人‘標配’。”

那頓批評把這羣“新秀人才”不服輸的勁兒都給激出來了。他們拿出全力完成醫療和科研任務時的那種拼勁,把隊列練得整齊劃一、虎虎生風。

從那之後,這羣“新秀人才”開始迅速適應和融入基層連隊。隨着對基層部隊瞭解的加深,他們的改變也不僅僅停留在作風紀律上。

一天深夜,防化連一座庫房房頂發生滲漏。和博士軍醫們住同一排房的幾名戰士快速起牀,在值班員帶領下趕去修理。直到6點起牀號響,他們才滿身水漬地出現在排房門口,和其他戰友一起出早操,開始一整天緊張的訓練。

這一幕給博士軍醫們帶來很大觸動。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馮聰說:“戰士們每天干的事情太多了,一般人是扛不住這麼大工作量的。但無論任務多重,他們始終毫無怨言,全都雷厲風行、高標準完成。”

“無奮鬥,不青春!”這是防化連的口號。每天集合訓練,這羣博士軍醫們和戰士們一遍一遍地吼出這6個字。

基礎體能、單兵電臺操作、單兵掩體構築、無煙炊竈搭建、野外拉練、打靶……他們短時間內拿下一項又一項訓練課目,甚至在實彈射擊等課目考覈中獲得優異成績。

“每天被連隊這種熱火朝天的氛圍感染着,我都覺得自己變年輕了。”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千年松,想到自己多年前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挑燈夜戰,以及工作後的加班加點時不禁感慨,“我本來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但對比連隊官兵,我覺得自己還有差距。作爲軍人,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當兵鍛鍊雖然已經結束,但“軍醫首先是軍人”的觀念已經烙印在博士軍醫們的心底。

“基層急需、戰場急需”,遠非說起來那樣簡單

有豐富授課經驗的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李曉,在軍營講臺碰上了“軟釘子”。

作爲解放軍總醫院和美國哈佛醫學院聯合培養的博士,李曉爲醫學專業研究生上過課,也多次在學術會議上發言。

當兵鍛鍊期間,她登上某合成旅衛生連的課室講臺,就康復醫學最前沿的基礎研究課題侃侃而談。

“第一次對基層官兵講課,我當然想拿出最好的東西。那些授課內容都是花費巨大人力、物力才取得的非常高精尖的研究成果。”然而,她的一番好意並沒有得到基層官兵的積極回應。

當李曉講述着幹細胞前沿研究趨勢等話題時,講臺下官兵迷惑的眼神是她未曾見過的。

“尷尬!”聊起當時的情景,李曉依然能感受到那種“大眼瞪小眼”的氛圍。

那次授課結束後,衛生連軍醫王琨找到李曉說:“我們衛生連的這些官兵,其實更想知道‘遇到訓練傷了該怎麼辦’。”這引發了李曉的反思:“說到底,我的課還是不接地氣。”

“官兵需要的是更具實踐運用價值的知識,學了就能用上。”她及時調整上課內容,隨後講授的《常見訓練傷防治》《康復理療基礎技能》等課程,都受到官兵的熱烈歡迎。

當兵鍛鍊期間,20名解放軍總醫院“新秀人才”都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結合基層官兵實際需求,開展了一系列專題授課,廣受好評。這件事也促使李曉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讓康復醫學與基層、與戰場貼合更緊密。

“作爲解放軍總醫院的醫生,我們總是想着要爲基層、爲戰場服務,但我們做的有些工作和研究課題真的是基層急需、戰場急需的嗎?”李曉下定決心,要對自己下步的研究方向再次校準——更偏向於實際運用、更加關注基層訴求、更加聚焦戰場急需。

當兵鍛鍊不僅引發了“新秀人才”對專業攻關方向的反思,還觸發了他們的能力恐慌。

那次參觀部隊新配發的履帶式裝甲救護車,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師李秋洋和戰友們不禁爲新裝備強大的防護和機動能力感到振奮。

“部隊裝備升級發展太快了,野戰救護力量已經今非昔比,我們衛勤保障的觀念和模式也要及時更新。”興奮之餘,李秋洋也看到了隱憂:如今醫院專業分科越來越細,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越來越精,但專業面也越來越窄,一臺手術從檢查診斷到治療康復往往需要十幾甚至幾十名醫務人員的密切配合,這在戰場救護中是不可能的。

“裝甲救護車能夠承載的醫務人員也就五六名,要完成全套手術流程,每名醫務人員就需要掌握兩種以上的診療救治技能。”站在裝甲救護車的車艙內,李秋洋做起了“算術題”,“像我,如果只熟練掌握本專業的超聲診斷技能,在戰場上是遠遠不夠的。”

想明白這一層,李秋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解放軍總醫院在制訂“新秀人才”培育計劃時,爲什麼一定要組織“新秀人才”開展跨專業培訓。

從去年8月到今年7月,該醫院組織每名“新秀人才”在4個非本專業科室輪流擔任住院總醫師,每個人都至少掌握了4個非本專業的診療救治技能。

“當兵鍛鍊、跨專業培訓這些超常規培養措施確實高瞻遠矚,都是爲了讓我們更好地服務基層、對接戰場。”李秋洋爲自己制訂了新的學習計劃。除了在超聲診斷專業繼續深耕以外,她還想學習更多戰場急救知識,加強對戰傷救治技能的瞭解和掌握。

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曹瑞華爲官兵講解醫學知識。

戰士“最美的軍功章”,深深震撼着他們的心靈

一位士官班長掀起左側褲腳,露出兩道觸目驚心的傷疤:“那次400米障礙比賽,爲了爭奪名次,我的交叉韌帶扭斷了……”

戰士講得輕描淡寫,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放射診斷科副主任醫師張肖卻聽得驚心動魄。

“那個韌帶傷,從醫學角度講,意味着他已經不能再進行任何劇烈運動了。”張肖感慨地說,“但日常訓練他一項都沒缺,課目示範的標準他一絲一毫都沒降。”

那名戰士身上還有好幾處訓練傷。他像介紹自己的軍功章一樣,自豪地說着每個傷疤的來歷。

讓博士軍醫們深感震撼的是,像這樣帶傷訓練的官兵不在少數,他們都把傷疤當作“最美的軍功章”。

長達半年的駐訓、遠距離拉練奔襲、實兵演習……讓博士軍醫們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戰鬥氣息。

“無論時代怎麼變,子弟兵始終是最可愛的人,我們軍醫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爲他們服務呢?”張肖告訴記者,當兵鍛鍊的所見所聞,更加堅定了博士軍醫們爲軍服務的自覺意識。

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曹瑞華,感受到戰士們另一種可愛之處。

當兵鍛鍊期間,曹瑞華圍繞官兵及家屬比較關注的醫療問題,開展了長達2個小時的不間斷授課。聽課的官兵全程毫無倦意,課堂上積極提問,課後都圍住曹瑞華交流。

每天訓練結束後,很多衛生連的戰士找到曹瑞華請教。官兵們的好學勁頭令曹瑞華深受感動。

時間久了,很多戰士還把年長几歲的曹瑞華當作知心朋友,傾訴各自的心事。

“當兵鍛鍊之前,因爲年齡、職級等原因,確實擔心會跟戰士們有隔閡。”曹瑞華告訴記者,“沒想到剛到連隊,戰士們就全心全意地接納了我們,讓我們很自然地融入到連隊集體中。”

隨着當兵鍛鍊的持續,博士軍醫們收穫了真摯戰友情,也不斷被連隊官兵之間的戰友深情感動。

防化連一名戰士患病,指導員李其委爲了讓他儘早治療和康復,犧牲休息時間,多次奔波於機關和醫院之間;班長呂志輝總是在戰友們睡熟後,輕手輕腳地起來給大家掖被角;在歡送退伍老兵的茶話會上,老兵們流着淚,訴說着對軍營、對戰友的不捨,很多博士軍醫跟着紅了眼眶……

這些溫情的點點滴滴,都被“新秀人才”們記在日記裏,也刻在了心底。

“什麼是戰友情?戰友情有什麼魔力?”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師張明博剛步入軍營,就在心裏留下這樣的疑問。

一個月裏,張明博和戰友們朝夕相處,一起在訓練場摸爬滾打,相互關心照顧,漸漸理解了戰友情的含義。她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的生命彷彿交織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我想這就是戰友情。它比友誼更深厚,滲入心髓、融入血脈,抹不去、忘不掉。”

情感的觸動帶來的是觀念和認知的改變。在“新秀人才”的心裏,服務基層、服務官兵不再是單純的被動工作,而成爲一種自覺的情感付出,以及必須扛起的職責和使命。

他們在部隊營區開展了多次義診活動。解放軍總醫院還特意抽調了其他科室專家教授趕赴部隊,同“新秀人才”一起爲官兵和家屬看病解惑。

爲了緩解官兵的訓練傷,他們協助衛生連建起了康復理療室,還手把手地向軍醫王琨、衛生員李俊等傳授理療技術。

當兵鍛鍊雖然已經結束,“新秀人才”並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他們正嘗試與越來越多的部隊衛生連和基層軍醫建立聯繫,開展遠程醫療服務。

如今,面對前來就診的基層官兵,博士軍醫們再也不會感到陌生,而是覺得無比親切。

“部隊就像是我的家,戰友們就好像是兄弟姐妹。戰友們的傷病和痛苦,就像疼在我的心上。”張明博的這種感受,也代表了博士軍醫們的共同心聲,“爲了我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少受傷痛的折磨,我們要更加努力去工作、去探索,做他們健康的守護者!”

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師張明博爲陸軍某合成旅衛生連戰士講授超聲診斷技術。

當兵鍛鍊,他們收穫了什麼

■焦佔鋒

強國強軍,必須先強人才。作爲全軍醫療衛勤系統領航的“頭雁”,解放軍總醫院持續聚焦保障打贏職責,不斷提升衛勤保障水平,着力建設聽黨指揮、技術精湛、堪當重任、作風過硬的戰略衛勤保障力量。

從參加清華大學創新能力提升培訓到跨專業住院總醫師輪訓,從當兵鍛鍊到出國留學深造,解放軍總醫院爲“新秀人才”提供的舞臺越來越寬廣。

火熱的軍營是加鋼淬火的熔爐,當兵鍛鍊是對“新秀人才”思想作風的全面錘鍊。解放軍總醫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井岡山時期的紅軍小井醫院,經歷過戰火的洗禮,積澱了深厚的紅色基因和優良傳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爲人民服務、爲官兵服務、爲戰場服務始終是全體醫務人員共同堅守的初心使命,“姓軍爲兵”“姓軍爲戰”作爲解放軍總醫院的宗旨貫徹至今。

組織“新秀人才”當兵鍛鍊,就是要進一步強化他們聽黨指揮的政治自覺、令行禁止的紀律意識、艱苦奮鬥的頑強作風。在基層部隊紮根越深,“新秀人才”越能從軍營這片沃土中汲取喫苦耐勞、頑強拼搏、創先爭優、敢打必勝的精神養分。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軍醫首先是軍人,其次纔是醫生。身爲軍醫,軍營既是他們的服務對象,又是他們的紮根之所。組織“新秀人才”當兵鍛鍊,能幫助他們找準身份定位、校準努力方向,想明白“我是誰、爲了誰”這一根本性問題。在軍營裏,“新秀人才”與官兵同生活同訓練,建立了與基層官兵血肉相連的戰友深情,強化了身份認同、情感共鳴。通過當兵鍛鍊,他們對爲兵服務、爲戰服務有了切身體驗和深刻領悟,進一步強化了服務基層、服務官兵、服務戰場的自覺意識,進一步堅定了踐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軍營是“新秀人才”縱橫馳騁的最佳舞臺。“新秀人才”就像是一顆顆“種子”。他們具有成長爲棟樑之材的潛質。組織他們到作戰部隊基層營連當兵鍛鍊,就是希望他們像“種子”一樣深深紮根軍營這片沃土,通過加深對部隊的瞭解,更加精準地掌握官兵急需、戰場急需,從而不斷校準醫療工作和科研工作方向,使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更快地精進。

事實證明,軍營這個舞臺能夠激發他們無限的發展潛力、承載他們高遠的理想抱負。“新秀人才”要想行穩致遠,就必須在軍營這個更大的平臺上深耕細作、不懈奮鬥。

當兵鍛鍊雖然短暫,帶給“新秀人才”的影響卻無比深遠。一次次心靈的震撼,一次次精神的洗禮,一次次深刻的反思,就像一次又一次加鋼淬火,使本就是精鋼的“新秀人才”變得更加純粹而剛強。這也是他們從當兵鍛鍊中收穫的最豐厚的“禮物”。

經過這次當兵鍛鍊,我們有理由相信,“新秀人才”必將成長爲軍事醫學的棟樑之材,在強軍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