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華校友研發出世界首架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

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 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

來自內蒙古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的青年教師李京陽是這支冠軍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來自內蒙古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的青年教師李京陽是這支冠軍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不久前,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冠軍爭奪賽在浙江大學舉行,來自清華大學的“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項目從全球457萬大學生、109萬項目中突出重圍,獲得冠軍。很快,這個消息傳播開來,1700多公里以外的呼和浩特內蒙古工業大學校園內歡欣鼓舞。

原來,在“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項目組的核心研發團隊5人組中,其中3名是內蒙古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的青年教師、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生李京陽、王賢宇、包長春,這次他們是作爲清華校友代表清華大學參賽,李京陽還是項目的負責人。團隊導師、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寶音賀西也是內蒙古人。怪不得李京陽說,冠軍團隊成員84%來自內蒙古。

其實,“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項目籌劃已久。早在2015年,正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李京陽便拉上實驗室的同學王賢宇、印明威、包長春、海日汗,成立了一家致力於先進無人飛行器研發的科技企業——清航裝備,開始他們的無人直升機創業之旅。經過周密調研,他們得知,我國軍用無人直升機領域還存在空白,需求極爲迫切,於是便將研發目標瞄準了這一領域。

研發團隊注意到,現代軍事要求快機動、全疆域、智能化,而目前國內無人機飛行高度低、飛行速度慢、載重能力小,在功率、載重、突防性能方面都無法達到軍用需求。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他們決定突破常規,將傳統的直升機設計中既提供推力又提供升力、不能耦合的主旋翼,改變爲採用功能解耦,以交叉旋翼提供升力,並增加新式尾槳,保證推力,即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5個研發成員從一開始就分工明確,動力系統、飛控系統、機械系統、測試系統和總體設計,每人負責一部分。

爲了檢驗飛機在各種極端氣候環境下的性能,無人直升機需要歷經高溫、高寒、高原、中雨、中雪、吞沙、溼熱、鹽霧和海洋性氣候等惡劣環境的測試,此外還有電磁抗干擾、塗層信號屏蔽、數據鏈加密等試驗,一款飛機從下線到正式定型,至少需要1年試飛來保證產品的可靠性。“無人機實驗非常危險也非常辛苦,但憑着堅強的體力和頑強的意志,我們勇往直前,從未有人退縮。”李京陽說。

花費4年時間,歷經多次嘗試,團隊終於研製出了世界首架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其具有載重大、操控穩、突防快的優勢。相比傳統直升機,載重提高30%;相比同級機型,速度提升100km/h,打破了國外在複合推進高性能直升機領域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李京陽介紹:“此前,這個軍用無人直升機領域被美國壟斷。現在,清航裝備已經在技術上構築起3大核心競爭力,一是交叉雙旋翼的構型設計,二是剛性旋翼,三是高性能電傳飛控系統。”據瞭解,目前,團隊已完成60千克、100千克、300千克級交叉雙旋翼複合推力尾槳無人直升機的首飛和500千克級的研製,在軍工、工業消防、應急救援等領域有着廣闊的應用空間。

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國防工業承包商,爲全球40多個國家提供軍事服務和旋轉翼飛機。李京陽一直把它作爲團隊追趕的目標,他希望自己的團隊能成爲中國版的洛克希德·馬丁。同時,大賽的冠軍榮譽讓他有了更加沉甸甸的責任感:“希望在下一個國慶閱兵式上,起飛屬於我們團隊的無人直升機。也希望在下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我能帶領內蒙古工業大學團隊取得好成績,奪得屬於內蒙古的榮耀。”

張宇濤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張宇濤_NBJS969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