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4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正式開發大興安嶺林區,同年11月,鐵道兵就浩浩蕩蕩的開了進來,他們在這裏奮鬥了20年,直到1984年隨着國家建設事業的需要才脫下軍裝集體轉業,葉劍英元帥曾爲鐵道兵題詞,其中有這樣兩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鐵道兵面前無險阻。鐵道兵紀念碑,不僅是對八萬鐵道兵戰士開發大興安嶺的紀念,同時也是突破高寒禁區的大興安嶺精神的具體體現,更是大興安嶺開發建設史的見證。

我們站在北山的腳下,就能看到山頂上拔地而起的兩根鋼軌,直入雲端,那就是我們大興安嶺精神的凝結——鐵道兵紀念碑,讓我們一起上山去領略一下它的風采。

新中國成立後,曾於1955年和1958年兩次開發大興安嶺,但由於極度嚴寒,站不住腳,都先後下馬。直到1964年才進行第三次開發。此次開發的成功,功勞應歸功於英勇的鐵道兵,他們用生命和血的代價打開了大興安嶺這座綠色寶庫的大門。1964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正式開發大興安嶺林區,同年11月,鐵道兵就浩浩蕩蕩的開了進來,他們在這裏奮鬥了20年,直到1984年隨着國家建設事業的需要才脫下軍裝集體轉業,葉劍英元帥曾爲鐵道兵題詞,其中有這樣兩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鐵道兵面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風櫛雨,鐵道兵面前無困難。”充分地說明了我們的戰士有着不畏艱險,勇於拼搏的奉獻精神。爲了紀念鐵道兵的豐功偉績和已經獻身的156名烈士,特在北山公園的最高處建立了紀念碑,據碑文記載,1964年到1983年,鐵道兵三、六、九師八萬官兵會戰大興安嶺,共修建鐵路792公里,橋樑124座,隧道14座。鐵道兵是大興安嶺開發的功臣,他們爬冰臥雪,風餐露宿,英勇開拓,頑強拼搏,克服無數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硬是把鋼鐵的軌道鋪進了千年沉寂、人跡罕至的林海雪原,使嫩林鐵路貫穿在大興安嶺山脈,一直延伸到祖國版圖最北端的城鎮——漠河。

微信圖片_20191206162157.jpg

雄偉的紀念碑就矗立在北山公園的一個山峯之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約5米高的馴鹿雕像,馴鹿俗稱角鹿。大家一定特別奇怪爲什麼要把馴鹿立在碑前?馴鹿和我們的戰士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歷史而言,鹿類與人類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大約在 200多萬年以前,地質學上稱之爲更新世後期,分佈在歐亞大陸上的馴鹿曾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之一。那時的人類主要依靠捕食馴鹿吸取營養,維持了大約有幾千年。所以,我們的祖先把鹿視爲聖潔的動物,賦予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西方也是如此,他們讓鹿給聖誕老人拉車,給孩子們送禮物。

其實馴鹿不僅和鐵道兵有關係,而且和我們整個大興安嶺都有着不解之緣。朋友們您們知道嗎?在大興安嶺有這樣兩個少數民族,一個是鄂倫春族,一個是鄂溫克族,而鄂倫春人解釋爲“使用馴鹿的人”。馴鹿又是鄂溫克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把馴鹿立在碑前表達了大興安嶺各族人民對鐵道兵的無限的感激和無比的崇敬。

再看兩根不鏽鋼鋼軌直插青天。它高20米,寬1.3米,重90噸。大家來近處看一下這兩根銀光閃爍的鋼軌,真有一種大路通天的感覺。這兩根鋼軌包含了戰士們太多的辛酸和太多的艱難,在極端嚴寒和困苦的條件下,鐵道兵戰士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可以說,大興安嶺的鐵路運輸線是一條用鐵道兵官兵的鮮血和生命鋪就的鋼鐵運輸線!現在您是不是覺得這兩根鋼軌的高度要遠遠高於它現實的高度呢?

那兩根放大的鋼軌中部是一個鐵道兵軍徵,象個巨型的解不開的結,把兩根鋼軌緊緊連接起來,這枚徽章並不複雜,只有“八一”兩個字,但就這兩個字已經把大興安嶺建設的征程照亮了。最後大家跟我來看一下後面的附碑,它高3米,寬10米,厚1.5米。整體是由花崗岩和大理石構成的。正面是“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1964——1983”的題詞,兩側則是反映鐵道兵施工現場的玻璃鋼浮雕。左側是體現軍民連心,團結合作的畫面,右側是戰士們戰鬥在第一線的畫面。後面是由全國著名書法家李鐸書寫的碑文,大家看其中的這句“到1983年底,共修建鐵路792公里,橋樑124座,隧道14座”。我們的戰士真是了不起呀!

鐵道兵在大興安嶺奮戰了20個春秋,直到1984年,隨着國家建設事業的需要脫下軍裝集體轉業。在這20年裏,鐵道兵的足跡踏遍了大興安嶺的山山水水,他們的汗水融化了北疆這塊凍土,將夢想變成了現實。在這條貫穿於大興安嶺森林腹地的鋼鐵大道下長眠着156位奉獻者的英靈。正是因爲有了鐵道兵這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英雄部隊,大興安嶺纔有今天的輝煌,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代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最可愛的人,大興安嶺人民纔有豐富多彩的今天。

鐵道兵紀念碑,不僅是對八萬鐵道兵戰士開發大興安嶺的紀念,同時也是突破高寒禁區的大興安嶺精神的具體體現,更是大興安嶺開發建設史的見證。開發建設40多年,大興安嶺累計爲國家上繳木材1.2億立方米,提供利稅54.2億元,爲共和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開發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支援國家的建設,一方面又破壞了環境,如今的大興安嶺人早已放下油鋸,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並充分挖掘政策、資源和區位優勢,以新型工業化爲導向,以大項目建設爲重點,真正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路。我們要做大做強林木產品精深加工業、礦產開發業,搞好綠色食品、北藥和特色養殖業,全力打造神州北極這一旅遊品牌,做大做強生態旅遊業,保護好我們有限的森林資源,充分發揮大興安嶺作爲國家的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的作用,爲子孫後代造福,我想只有這樣纔可以慰藉在這裏犧牲的烈士的英雄。(施水英/圖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