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鎮路,上海西區一條頗爲著名、因古時地名作爲路名的馬路。道路位於長寧區東南部。緊鄰新華路,東起淮海西路,經種德橋路、定西路、番禺路、幸福路、直至延安西路,全長1770米,寬4-21.3米(其中行道寬3.1-5.9米)。今天,小編就來給你說說這條路的由來……

1958 年 3 月 31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出決定:苦戰一年,基本上消滅“七害” 和全市的臭水溝浜。4 月,長寧區成立治理溝浜指揮部,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治理法華浜全線填浜和埋管工程。市、區工人、幹部、學生和各行各業參加勞動的人數多達 69.93 萬人次。全部工程於 1959 年 9 月結束,歷時一年半,耗資 300萬元。

1958年4月—1959年9月,長寧區成立治理溝浜指揮部,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治理法華浜全線埋管工程

原法華鎮南邊有河道名李漎(cóng)涇,俗稱法華浜,長約1500米,是吳淞江(即蘇州河)的一條支流。居民皆面水而居,河岸邊曾經是舉行廟會集市的繁華 之地。後因李漎涇不加疏浚,河道逐漸淤塞。當時的填浜活動規模很大,重點是填沒法華浜,加上填沒滬杭鐵路以東地區所有的溝浜,共用去土方 13.47 萬立方米。土方不夠用,就在法華浜的西北角——延安西路與天山路的接壤處開挖了一個人工湖, 取土 5 萬立方米。開挖人工湖的地方廣植樹木花草,建成了一座公園,取名法華公園,1975 年 5 月改稱天山公園。填浜後,北側拓寬改建了法華鎮路,南側則遍植樹木,建成了一條綠化長廊。

填浜前,一條綿延 1500 多米的法華浜上橋樑很多,供兩岸行人南來北往。法華鎮鼎盛時期,浜上橋樑共有 17 座。到 1958 年法華浜填沒時,橋樑基本上都在。填沒後,整條法華鎮路已無橋樑遺蹟可尋。至此,原來的法華古鎮和法華禪寺已不復存在。原法華禪寺改建爲交通大學分部(現交大經濟管理學院)和“525 創意”等。當年法華鎮的地域便是如今的中山公園,許多遺蹟被遷移到公園裏進行保存;香花橋、種德橋等拆除後改路,仍保持原橋名。

企業出資拓寬法華鎮路

(淮海西路至番禺路)

20 世紀 80 年代,填浜建成的法華鎮路路幅僅有 3.5 米,且由於年久失修,早已破敗。20 世紀 50 年代初期鋪設的地下排水管淤塞老化,功能低下,給居住在沿線的居民行路和生活帶來極度不便。改革開放後,隨着法華鎮路沿線竣工和在建一批外銷及商住商辦大廈,地下管線和法華鎮路的“腸梗阻”現象愈加突出。由於資金緊缺等困難,法華鎮路的拓寬改造計劃未能及時實施。長寧區公房資產經營公司在得知政府財政暫時有困難的情況下,主動出資承擔法華鎮路拓寬工程。

1995 年,長寧區公房資產經營公司在時間緊迫、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在 2 個月內便完成了 10 多家單位和 90 多個個體攤位的動遷,並於 7 月 15 日正式動工,僅用 5 個多月便完成了拓寬任務。法華鎮路(淮海西路至番禺路)全長 435 米,拓寬後, 路幅達 16 米,其中車行道 9 米,人行道 7 米,相當於拓寬前的近五條道路。125 棵行道樹和綠化帶裝點拓寬後的道路兩旁,使這條老路更添風采。1998 年,區政府對法華鎮路其餘路段也進行了拓寬改造工程。

這是上海市由企業出資爲社會作奉獻的城市建設工程項目。長寧區公房資產經營公司耗資 1200 多萬元,爲政府解憂,爲居民造福,成爲長寧區企業參與市政建設 的典範。

法華古鎮的發展歷史

北宋開寶三年(970),李漎涇北岸興建法華禪寺(今址法 華鎮路 525 號)。寺廟建立後,寺周鄉民聚居日衆,逐漸形成村落,於是地域因寺得名,叫法華寺。北宋末,金兵南侵,宋室南渡,北方居民大量遷居江南。民宅、商肆以法華寺爲中心, 向李漎涇東西兩側擴展。明嘉靖年間(1522—1566)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始稱法華鎮。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法華古鎮進入鼎盛時期,成爲上海縣西部首要集鎮。整個地域水路暢通,建設有序,寺廟衆多,宅園成羣。

清咸豐三年(1853),古鎮經歷多次戰火洗劫,李漎涇也失於疏浚,地理條件發生變化,景況日趨衰落。宣統三年(1911)成爲法華鄉。1914 年,法華鄉境地分屬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管轄。1927 年,法華鄉劃入上海特別市。上海特別市市政府將原轄的市、鄉一律改稱爲區,法華鄉因此改稱爲法華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法華地區經歷了上海小刀會、太平天國、團練法華局、日本侵略軍等的侵佔。由於戰亂紛爭,屢次遭到破壞,加上兩岸民宅住戶傾倒垃圾,李漎涇又長年得不到治理,河牀淤塞,航運阻塞,法華地區與外界的交流逐步減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法華地區融入長寧區建設規劃,得到徹底改造,走上欣欣向榮的發展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