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自2016年成立,除了视障人士,协会还有轮椅人士参加,在每周开展的助残陪跑活动中,健全人志愿者会作为陪跑员,协助残障人士完成“跑步这件小事“。所以阿斌加入广州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的初衷很简单,他想要完成之前“不敢想的事情“——跑马拉松。

广州马拉松赛的官方网站,最抢眼的位置在不断地跳动着数字,1天20小时30分29秒、28秒、27秒……这个一年一度的广州市体育盛事将会在周日上午展开。倒计时的画面让3万名参赛者心里面自然形成了嘀嗒嘀嗒的钟声通感,紧张又兴奋。但这种灵动通感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能感觉得到!比如13名视障跑者,弱光甚至完全黑暗中,他们同样脚步融入城市,奔跑于光明花城中。 


13名视障跑者,26名领跑员 

看不见的时候,你还敢跑步吗? 

如果你在人来人往的街上闭上双眼,人声、车声会如潮水般立刻包围上来,整个世界变得极不安全。即使闭眼前你已经了解周围的环境,你依然战战兢兢不敢向前。 

但这就是千千万万人的日常。 

中国约有1731万视障群体,遗传缺陷、疾病、意外等因素,剥夺了他们用双眼完整描摹这个世界的权利。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当于100个中国人里就有超过一个视障人士。而我们极少在日常生活中遇见他们。 

目前中国城市的大部分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视障群体的出行与生活需求。声称能让他们出行更方便的盲道,甚至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和困难。所以他们更多时候选择呆在家里——这也让奔跑成为一种奢望。 

“其实自己在家里的时候,有试过跑步。”27岁的瓜瓜如是说。“自己在家里跑,原地跑那种。”15岁时的一场疾病不仅夺去了她的视力,也剥夺了她肆意向前的快乐和勇气。 

瓜瓜是本届广马的13名视障参赛者之一。和她一样,另外12名跑者需要合共26名领跑员引领完赛。或两人或三人成对,他们中的9对人要完成全马(42.195KM),4对人会完成半马(21.0975KM)。 


领跑员:“我是你的眼”

自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各种助盲跑团。上海的黑暗跑团,北京的何亚君助盲团,广州的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不只是帮助视障人群重拾跑步的可能,更是借助“跑步”这一形式,让视障人群能够走入更广阔的空间,寻求包容与平等下,多元社会文化的共存。 

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自2016年成立,除了视障人士,协会还有轮椅人士参加,在每周开展的助残陪跑活动中,健全人志愿者会作为陪跑员,协助残障人士完成“跑步这件小事“。 

而就是这件“小事”,要做好,也不简单。 

虽然表面上看,一根陪跑绳,就能让健全人作为纽带引导视障者跑步。但陪跑绳亦是“生命绳”。协会每新来一个志愿者,都要在“老陪跑员”的带领下,戴着眼罩去天河体育中心跑一圈——这是他们成为正式陪跑员的第一课。 

2019年,经人介绍,瓜瓜加入了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第一次参加协会组织的例跑活动,志愿陪跑员早早就在地铁出站口等着她。瓜瓜回忆起那天,脸上的表情前所未有地开朗:“哇,好像看到了阳光。” 


奔向马拉松的终点,奔向光明的生命 

陪跑员老贾(贾建华)仍记得瓜瓜刚来时,只能由人陪着慢慢走路。“然后从一开始只能跑100米,到1公里、5公里。” 

2019年10月28日,瓜瓜参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半马,21公里,最终完成时间是2小时44分。瓜瓜在结束后写了一篇长长的回顾。 

她把长长的赛道形容成过去的一切,“我对我的生命、我的未来、对那个终点、无限的可能发起了最后一次冲刺,没命一样,我的心在咆哮、在愤怒、在哭泣,抓住一点希望在跑。”告别了过去,那未来呢?“我想好好做人,做一个可爱的人。” 

作为近几年越来越火的运动项目,马拉松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乃至健康保护意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这并不能阻碍它成为一项受人喜爱的运动。对所有人来说,完成马拉松是一种“证明”,更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如果我能完成马拉松,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到的呢? 

据广州市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会长杨俊介绍,两年来,协会已组织多名成员参与超过12场马拉松赛事。除了“蒙眼体验第一课”,协会还会定期开展陪跑技术课程讲座,陪跑从责任,更上升为技术、标准。 

“对视障人士而言,以马拉松为目标,重新享受奔跑的乐趣,不仅让他们收获健康的身体,把脚步留在这个城市更多的角落,更以此结识温暖的伙伴,在携手向前奔跑的过程中,获得了阳光般的力量。”杨俊说。 

视障也能当官兔——阿斌的“兔子”初体验 

赖用斌一直坚持的锻炼。而遗传性黄斑病变,让跑步逐渐成为了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所以阿斌加入广州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的初衷很简单,他想要完成之前“不敢想的事情“——跑马拉松。 

从15公里的时候小腿会习惯性抽筋,熟悉的陪跑员总是随身携带药膏,到完成人生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半马,在陪跑员的陪伴下,阿斌和奔跑重逢。 

由“不敢想的事情“到“根本连概念都没有的挑战” 

2019年12月1日,肇庆国际半程马拉松,阿斌又创造了一个奇迹。阿斌第一次作为官方配速员“300兔子”完成了这场比赛。而和他一起做无障碍配速员的,有在轮椅上飞奔的“200兔子”张健,有第四次做官方配速员的“230兔子”老叶,还有从全马转战半马的“245兔子”阿惠。他们无一例外,来自广州无障碍健康运动协会。 


名词解释:马拉松“官兔” 

配速员,源于1999年的巴黎马拉松。顾名思义,他们需要控制跑步速度和节奏,以一个稳定的成绩完成整个比赛。 

相传这项发明来自一个构想:猎人追逐野兔。于是人们也习惯把配速员称为“兔子”。 

在马拉松比赛中,“兔子”身上会带有标识,通常是绑上一个升气球,不同配速的“兔子”的气球上标注着不同的时间。300兔子,代表这只“兔子”完成比赛需要三个小时,315,则代表这只“兔子”完成比赛需要三个小时十五分钟。全程马拉松一般最长的时间限制为6个小时,所以600的兔子也被叫做“关门兔”。 

作为身负重任的光荣角色,“兔子”已经称为如今马拉松赛场上不可或缺的存在,主要服务于首次跑马拉松或者想挑战个人最好成绩的选手。 

本届广马组委会为选手们配备了7个档次的速度,分别是310、330、400、430、500、530和600。开跑当天,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判断,跟哪一配速的“兔子”完成比赛。 

12月1日,肇庆马拉松冲线后,陪跑员老贾递给累得够呛的阿斌一罐可乐。 

“广马,能继续吗?”

阿斌没思考太久时间,笑了。 

“跑啊,为什么不继续跑下去呢?”


统筹:记者 任磊斌 

文字:见习记者 魏立杰 

视频/配图:见习记者 杨杰 吴泽嘉 魏立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