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官方公號刊發一封致2020年的公開信,署名是“運-20、殲-20、直-20”——“20”系列的三大主力型號,被戲稱爲“三個20向兩個20的問候”。還有網友期盼“傳說中的‘轟-20’也能在2020年問世就好了”。

對於中國空軍而言,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的確是關鍵時間點。中國空軍明確提出,“到2020年,空軍要基本跨入戰略空軍的門檻,搭建起以四代裝備爲骨幹,三代裝備爲主體的人民空軍的力量體系、指揮體系、作戰體系以及保障體系”。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1月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20”系列爲代表的這些先進戰機,對於中國打造戰略空軍極爲重要。

所謂戰略空軍,通常是指空天一體、攻防兼備、信息火力一體,能夠以空制空、以空制海、以空制地,全面參與各種作戰形式,能實施遠程反應的空中力量。實現戰略空軍的前提是要擁有種類齊全的各式飛機。傅前哨認爲,從2019年國慶70週年閱兵上出現的空中編隊來看,中國空軍的確說得上基本跨入戰略空軍的門檻了。他舉例說,殲-20爲代表的四代戰機和大量三代半戰鬥機極大提升了中國空軍的基本作戰能力。臺灣《旺報》猜測,2020年殲-20的裝備數量可能達到60架的規模,“形成對周邊對手的明顯空中優勢”。

但僅有戰鬥機,還遠稱不上戰略空軍。傅前哨表示,對於戰略空軍而言,遠程戰略打擊能力非常重要。除了殲-16等戰術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不斷提升外,近年頻繁出鏡的轟-6K中遠程轟炸機已讓中國空軍的打擊範圍大幅增加,而國慶閱兵上新亮相的轟-6N不但在轟-6K的基礎上有所提升,而且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再配合先進的遠程導彈,也算得上“摸得着戰略轟炸機的門檻了”。而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則提供了戰略空軍的另一個支點——戰略運輸能力。法國“東方鐘擺”網站猜測,2020年中國空軍將裝備40架運-20,這將使中國具備在幅員4500公里的國土範圍內投送約一個重裝師的能力。

傅前哨介紹說,戰略空軍還有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支援機種的比例非常高。例如美國在近年的局部戰爭中出動的支援機種已佔軍機總規模的一半以上。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中國空軍此前是國土防禦性空中力量,裝備發展偏重戰鬥機,缺乏特種支援飛機的弱點可能讓中國空軍在現代戰爭中喫大虧。但在國慶閱兵式上以運-8、運-9爲平臺改裝的多型預警機、偵察機、電子戰飛機等顯示出中國空軍正極力彌補這塊短板。

除了裝備不斷更新,傅前哨提醒說,中國空軍在訓練和戰法上的不斷革新,引進新的模擬訓練、對抗訓練模式,也是適應未來戰略空軍發展的努力之一。據介紹,2019年中國空軍先後與泰國與巴基斯坦空軍展開對抗性演練,這些與外軍聯演所獲取的經驗,對於拓展中國空軍的眼界、提升駕馭現代化裝備的能力有着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