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澎湃新聞獲悉,1月14日至2月9日,廣東美術館將舉辦“西遊南行——丁立人個展”,集中展示九十歲的藝術家丁立人《戲曲人物》《西遊記》重彩系列作品一百餘幅,配合他樸實而真誠的文字,及其各個時期重要文獻手稿,以此表現他真、善、美的藝術追求,勾勒出其藝術風貌。據《ARTnews》報道,2021年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上週出爐,現任紐約高線藝術(High Line Art)的總監兼首席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將統領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她將成爲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第五位女性總策展人。

2021年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近日敲定了總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將成爲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第5位女性總策展人。去年剛剛參展第58屆威雙的藝術家斯滕森則用VR技術再現了人類日益脆弱的生態系統。九十歲的丁立人則在廣東美術館迎來個展,集中展示百餘幅重彩作品。

近日,兩位高齡藝術家相繼謝世,分別是享年88歲的美國觀念藝術家約翰·巴爾代薩里和91歲的印度現代主義藝術家阿克巴爾·帕丹西姆。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週藝術人物”,報道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意大利威尼斯 | 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

被任命爲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

塞西莉亞·阿萊馬尼

據《ARTnews》報道,2021年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上週出爐,現任紐約高線藝術(High Line Art)的總監兼首席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將統領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她將成爲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第五位女性總策展人。

阿萊馬尼在一份聲明中說:“能夠擔任世界上最負盛名、最受認可的意大利藝術盛事的策展人,我感到非常榮幸。作爲首位擔任這一職位的意大利女性,我對於這項任務以及提供給我的機會表示感激。我計劃讓藝術家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創作反映他們的願景和我們社會面貌的獨特項目。”

“我相信她所帶領下的新項目將同樣具有勇氣和創新性,”威尼斯雙年展董事會主席保羅·巴拉塔(Paolo Baratta)告訴意大利新聞媒體《Ag Cult》。

2017年,阿萊馬尼曾任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館策展人,而她的丈夫馬西米利亞諾·喬尼(Massimiliano Gioni)則策劃了2013年的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

2012至2017年期間,阿萊馬尼擔任紐約弗里茲藝術博覽會中弗里茲項目(Frieze Projects)的策展人,2018年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巴塞爾藝術展都會項目的藝術總監,2011年擔任紐約行爲藝術雙年展(Performa 11)的客座策展人。

此前,威尼斯雙年展有過4位女性策展人,阿萊馬尼則將是第3位獨立策劃雙年展的女性。200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由柯芮爾(María de Corral)和馬汀妮茲(Rosa Martinez)聯合策劃。此前獨立策劃威尼斯雙年展的女性策展人是克里斯蒂娜·馬塞爾(Christine Macel)和比奇·庫萊格(Bice Curiger)。(文/畹町)

中國廣東 | 畫家丁立人

“西遊南行——丁立人個展”,集中展示百餘幅重彩作品

丁立人

澎湃新聞獲悉,1月14日至2月9日,廣東美術館將舉辦“西遊南行——丁立人個展”,集中展示九十歲的藝術家丁立人《戲曲人物》《西遊記》重彩系列作品一百餘幅,配合他樸實而真誠的文字,及其各個時期重要文獻手稿,以此表現他真、善、美的藝術追求,勾勒出其藝術風貌。廣東美術館一直關注現當代美術中每個鮮活的個案現象,通過對個案的深入研究和展示,向公衆展示中國現當代美術豐富性的同時,推動與充實對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研究。

丁立人《大聖跳出八卦爐》重彩2014-2018年

丁立人(1930-),浙江台州人,現居上海。中國當代著名畫家、民俗藝術專家。曾就讀於南京大學、中央美院華東分院、山東大學。現爲上海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廣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分別於上海、北京、廣州、柏林、台州等地舉辦十餘次個人畫展。

丁立人擅用彩墨、雕刻、剪紙等藝術手法,同時汲取中外民間藝術營養,諸如傳統版畫、石雕、壁畫等等。他突破了西方自然主義和東方文人繪畫的思想,形成了自身的藝術風貌。其作品洋溢着藝術家強烈的生命力,激情濃郁,天真爛漫,睿智而淳樸,深邃而單純,他的創作滲透了對藝術的執著與坦誠的人生情懷。(整理/宗禾)

美國紐約 | 藝術家雅各布·庫德斯克·斯滕森

用VR重建逝去的生態系統

雅各布·庫德斯克·斯滕森

近日,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對於考拉等物種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令人揪心。在藝術界,也有人關注生態系統的破壞以及從中產生的集體的失落感。上週,定居紐約的丹麥藝術家雅各布·庫德斯克·斯滕森(Jakob Kudsk Steensen)接受artnet採訪,談到他如何運用虛擬現實(VR)技術來重建逝去的生態系統,創造一種不受限於時間或空間的地景,並讓人聯想到歷史的不可回溯性。

去年,斯滕森的作品《重獲生機》(RE-ANIMATED)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的未來世代藝術獎展覽上,通過想象的虛擬現實世界,他將已經滅絕的奧亞吸蜜鳥帶回我們的世界。

《重獲生機》,靜幀

斯滕森在採訪中表示,通過VR技術的棱鏡,他在作品中捕捉了一種不可調和的失落感,以及存在於數字與物理世界之間的集體記憶。在創作的過程中,斯滕森前往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那裏收藏了19世紀以來的奧亞吸蜜鳥標本,“我收集了各種材料,包括羽毛、植物和樹木,構成了大型檔案,並以此來構建整個地景。然後,我利用衛星圖像,前往這種鳥類曾棲居的島嶼繼續探索。”

四年前,斯滕森偶然在網上發現了有人上傳的奧亞吸蜜鳥的鳴叫,“那是地球上最後一隻奧亞吸蜜鳥的聲音。”當他發現這個音頻在網絡上已經有超過50萬的點擊率和2000多條評論時,他突然意識到,這個聲音對於我們的時代無比特別。在斯滕森看來,這樣的聲音受到人們關注,我們渴望復活滅絕的物種,這體現了我們與過去之間奇妙的關係。“我們有一種集體焦慮,即一切都會消失,自然所遭受的破壞正愈演愈烈。”與此同時,關於這個聲音的故事勾起了斯滕森自己的回憶,“它關於家庭和失去。即使我生活在數字時代,善於運用社交網絡來保存圖像及一切,人們依然會離開你而不再回來。”(文/錢雪兒)

美國加州 | 觀念藝術家約翰·巴爾代薩里

88歲辭世,曾以幽默的語言挑戰審美體系

約翰·巴爾代薩里(1931-2020)

近日,美國觀念藝術先鋒約翰·巴爾代薩里(John Baldessari)在加州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享年88歲。他的作品有趣詼諧,幫助拓展了藝術的定義,塑造了他之後的一代藝術家。

巴爾代薩里在世界各地辦過200餘個個展,堪稱當代藝術的“高度”,這既是字面上的意思(他身高6尺7,約2米),也是引申之意(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獲得過大量獎項,其中包括2009年威尼斯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約翰·巴爾代薩里 《相框與綢帶(Frames and Ribbon )》,1988年作

巴爾代薩里1931年生於加利福尼亞納欣諾市,1957年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獲得藝術碩士學位。他致力於藝術教育,曾在加州藝術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學校身居要職,並培養出麥克·凱利(Mike Kelley)、大衛·薩勒(David Salle)、芭芭拉·布魯姆(Barbara Bloom)等藝術家。

“我總是對那些我們不稱之爲藝術的東西感興趣,我想問爲什麼不?”巴爾代薩里曾如此總結他的藝術觀念,從傳統繪畫、雕塑、裝置,到圖像、文本與繪畫的雜糅,巴爾代薩里不斷向既有的審美體系發起挑戰,並以極富幽默感的視覺語言成爲美國後現代藝術的鼻祖之一。

作爲藝術史上重要轉折點“觀念藝術”的主要藝術家之一,巴爾代薩里引領了一個強調觀念而非圖像的藝術潮流,在對攝影、文字和材料的運用中反思藝術。從2009年到2011年,巴爾代薩里的大型回顧展“單純的美(Pure Beauty)”從倫敦泰特美術館(Tate London)巡展到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LACMA)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文/錢雪兒)

印度 | 藝術家阿克巴·帕丹西姆

91歲辭世,曾引領印度現代主義藝術發展

工作室中的阿克巴·帕丹西姆 圖源CHRISTIE'S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藝術家阿克巴·帕丹西姆(Akbar Padamsee)1月6日因自然原因辭世,享年91歲。多產的帕丹西姆,作品涵蓋繪畫、攝影、雕塑和電影。

1947年“印巴分治”後,帕丹西姆成爲印度現代主義藝術發展中的代表人物。他倡導將印度歷史與西方藝術運動,如野獸派、立體派和表現主義融於一體。儘管他不認爲自己是現代主義者,但他借鑑了歐洲前衛的風格,創作了受立體派影響的繪畫和抽象作品。

帕丹西姆1928年出生於印度西海岸州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富裕家庭。他年輕時就表現出對藝術的興趣,在高中期間接受水彩繪畫課程,後來在孟買最悠久的藝術機構詹姆塞特吉-吉吉博伊爵士藝術學院(Sir J. J. School of Art)學習美術。1951年畢業時,他已成爲新組建的進步藝術家組織的成員。

畢業後,帕丹西姆移居巴黎,並很快獲得國際認可。1952年,他獲得法國評論家安德烈·布雷頓(André Breton)的獎項,該獎項在超現實主義者中很受歡迎。一年後,他舉辦了首次個展。他曾參加1959年東京雙年展,並於1962年獲得印度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之一——印度國家美術院獎學金。1965年,獲得由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頒發的獎學金。

1950年代起,帕丹西姆從具象繪畫轉入銅雕頭像和攝影,而對人的表達則是他終身實踐的主題。他在衆多知名機構舉辦展覽,包括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和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