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局】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信息量很大。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一個經濟數據,爲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

首先咱們來看人均GDP這個概念,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意味着什麼。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一書中,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

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

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做個對比就知道了。

2001年中國人均GDP爲1000美元,18年後中國人均GDP則升至1萬美元以上,不到20年時間,數值實現10倍增長。兩相對照,英國人均GDP從1300美元漲至2600美元,用了150多年,美國實現同樣的倍增用了53年。

對比還不夠鮮明?再來看比利時《布魯塞爾時報》做的另一組對比:

1980年,中國人均GDP是拉丁美洲的1/10,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1/3。1996年,中國的人均GDP趕上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如今超出後者6.2倍。2017年至2018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了拉丁美洲。

《布魯塞爾時報》據前述數據稱,若照目前增長速度,中國很快將在人均GDP增長方面把拉美甩在後面。

另一個值得聊的是,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之後,全球的“萬元戶”翻了近一番。

2018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近15億人,而當總人口逾14億的中國加入後,前述規模增至近30億人。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做出了貢獻。

有人問島叔,人均GDP漲了,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不是也會跟着漲?

首先咱們要明確,這兩個不是同一個概念。人均GDP代表平均每個人創造的財富,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則是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從分配的角度來看,國家的總財富不僅要分配給個人,國家稅收、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等也要包含其中,因此人均GDP是要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既然不一樣,是不是意味着人均GDP和我們每個人沒太大關係?當然也不是。無論是GDP總規模還是人均GDP的增長,都代表着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從增長的角度看,2019年人均GDP增長5.8%左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增長了5.8%,二者基本同步。

這樣的同步不是偶然,而是長期以來的情況,意味着在人均GDP保持增長的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實現了同步增長。

除了收入增長,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善也和人均GDP的增長有密切關聯。

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美國人約翰·普雷斯頓·布朗長期生活在中國,他對比過多個國家的人均GDP和生活質量。

在約翰·普雷斯頓·布朗看來: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比他們的人均GDP要好,中國擁有便利的網上購物基礎設施,偏遠村莊的移動網絡覆蓋情況也不錯,高鐵和地鐵發展很快。

客觀地說,對於“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這事,我們有理由高興,但也不能高興過頭。

從國際標準來看,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一般在1.2萬美元以上,而中國人均GDP與人均國民總收入數值基本相當。

也就是說,雖然中國的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目前還是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依舊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這個事實有必要認清。

就全球範圍來看,尤其是與不少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差距是明顯的。例如美、日、德、英、法、意等國家中,意大利的人均GDP相對少些,但也超過了3萬美元,其它很多都在4萬美元以上,美國更是達到約6萬美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大家常說的“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是2007年世界銀行在其報告《東亞復興:關於經濟增長的觀點》中首次提出的。

在現代化過程中,有些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但在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後,貧富差距反而進一步拉大,經濟陷入停滯,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就曾提醒,改革開放使中國跨越“貧困陷阱”,成爲中高收入國家,但要注意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正如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所說,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改變,人口多、生產力總體還不發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

要在經濟提質增速上實現突破,仍需艱苦奮鬥、久久爲功。

史建磊 本文來源:俠客島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