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疫情預測中,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 MRC 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與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都是使用了武漢交通數據作爲關鍵的建模依據。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1 月 21 日發佈的數學模型與 MRC 類似,利用的是 1 月 17 日政府的通報數據,並綜合考慮了飛機、火車和公路運輸的情況,推測出當日武漢的感染人數最大可能值爲 1343 人,而武漢以外的其他省市最多有可能出現 300 則感染個案。

  隨着疫情消息的增多,各種關於其來源、如何傳播與防控的傳言也接踵而來。爲此,我們採訪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試圖解答十個公衆最爲關心的問題。



發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蔓延。截至 1 月 23 日 24 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已確診 830 例。而可能稍微值得寬慰的一點是,從 1 月 20 日開始,中國各地終於開始日益重視這起疫情了。





1 月 22 日的上海虹橋火車站內,不少春運旅客都選擇了佩戴口罩。| 攝影:王一越



不過隨着疫情消息的增多,各種關於其來源、如何傳播與防控的傳言也接踵而來。爲此,《第一財經》YiMagazine 採訪了研究病毒基因組的科研人員、流行病專家、公共衛生研究者、衛健委內部人士以及城市科學研究者茅明睿等各領域人士,試圖解答十個你最爲關心,但可能仍充滿疑惑的問題。

01

遇到這樣的傳染病疫情,中國的醫療體系應該怎麼運轉起來?

應對傳染病的體系由許多部門組成。各級疾控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能是其中的核心。它是一個由政府全資撥款的事業單位,各級衛健委所屬。應對傳染病是它的重要職責。它有技術力量,有可以檢測病原體的實驗室,也有從事流行病學調查的專業人員。如果出現傳染病疫情,處理方式大致是這樣的:

1)醫生髮現法定傳染病;

2)醫院通過網絡系統上報給地方疾控中心;

3)疾控中心會派流行病學的調查人員,瞭解接觸史等信息;

4)調查人員還會採集病人的樣本,讓專業的實驗室分析病原;

5)調查和檢測的結果都會形成報告,再報給衛健委;

6)一般的傳染病可能到此爲止,但如果事情更嚴重,可能會觸發相關預案。如果要調動醫院的牀位、醫生、增加防護、隔離、轉移病人,這些事情就不歸疾控中心負責了。衛健委會通過專門管理醫院的醫政處下發通知;

7)當出現值得注意的異常狀況,衛健委會很快抽調全國的相關專家,成立專家組,他們會直接向政府提出各方面的處理建議。就像這次這樣。

各地政府編制的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案中,都考慮到了新傳染病和尚未發現的傳染病情況,但這種情況下,能否及時上報、調查和處置,更多就靠醫療體系和當地政府的經驗和執行能力。這時,反應速度就成了關鍵。

02

如果我身處醫院的發熱門診,醫院將如何降低我的被感染概率?

首先,醫院會強化清潔消毒管理的工作,比如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會實行空氣消毒,也可配備循環風空氣消毒設備。對診療環境、醫療器械、患者用物等也都會做清潔消毒。

其次,醫院應該儘量減少患者的擁擠,以減少醫院感染的風險。發現疑似或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時,依法採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並按照規定對患者的陪同人員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採取醫學觀察,以及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不具備救治能力的時候,及時將患者轉診到具備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

近期,醫療機構還會幫助就診患者及其陪同人員積極瞭解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教育,指導其正確洗手、咳嗽禮儀和居家隔離等。

03

我們經歷過 SARS 了,有什麼經驗是對這次疫情的處置有幫助的?

現在中國的傳染病防治體系,基本是在 2003 年的 SARS 疫情後建立起來的。

《傳染病防治法》是在 2004 年實施的。在其中,第一次確定了幾個重要原則,比如所有醫院的傳染病病例,都必須上報衛生部門,而此前,軍隊所屬醫院沒有這個義務;又比如,在這部法律中,第一次提出了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方法,這確保了對新型傳染病能採取足夠強有力的防控措施。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按照此標準。

另外,在 2003 年之後,中國政府的醫療衛生支出增幅迅速增加。2003 年是 1116 億元,2018 年時比這個數字翻了 13 倍。





* 衛生總費用=政府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個人衛生支出



衛生總費用、政府衛生支出等定義及計算方式詳見國家統計局衛生和社會服務指標解釋

如今,每個省市會有專門的接收傳染病患者的醫院。平時,它們會收治各類病人,而當其他醫院出現了特定的傳染病時,一般會轉診到這裏,以及其他定點醫院,比如肺結核、艾滋病等。而當出現了像 SARS 這樣的疫情時,它可以第一時間建立起隔離病房。

比如上海的公共衛生中心,它就是在 SARS 疫情後建立的,醫院內的草坪下都埋好了管道,應急的時候可以直接搭起板房當臨時病房,用來集中隔離治療。

04

到現在爲止,我們面臨的情況比 SARS 時期更嚴重嗎?

傳染病的疫情傳播是個充滿變量的模型。疾病本身的傳播屬性、所在地的人員密度、人員流動情況、防治措施的採取時間、天氣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沒法完全類比,但有幾個時間點可以參考。

所有傳染病的防治都可以靠三板斧解決: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羣。這三件事,每件都是越早做到越好。

在第一件事上,這次我們的動作比 SARS 時候快。

12 月 30 日,武漢衛健委醫政醫管處發佈《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稱 12 月以來,武漢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

1 月 7 日,疾控中心的專家已經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1 月 10 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中心的張永振教授團隊就在全球病毒研究的學術網站上發佈了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也就是說,從疾病出現,到確認病原體,只用了不到 1 個月的時間。

而 SARS 疫情,用了 5 個月,才由國外的科學家檢測出冠狀病毒,並由世衛組織確認其爲病原體。

接下來,就是針對病原體和疾病的特性,迅速防控了。這不單是醫療衛生體系的事,因爲信息公開、疫情管控、動員等工作,需要政府統籌來完成。

但 1 月 11 日開始,武漢市衛健委發佈的確診病例就一直是 41 例,直到 1 月 16 日,升至 45 例。1 月 20 日,中國衛健委將這個疾病納入了法定傳染病範圍。



05

武漢肺炎在波及全國之前,爲什麼沒有先在湖北省境內爆發?

關於這個問題,城市象限創始人兼 CEO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雲平臺創新中心祕書長茅明睿及其團隊通過 2018 年至 2019 年的騰訊遷徙數據與其他數據的綜合研究,給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討論視角

1)湖北省內各市,以及岳陽、信陽、九江等湖北周邊地市,都應該加強對來自武漢都市圈(注:以武漢爲中心,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 8 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羣)的長途大巴乘客的排查。

這是因爲,都市圈內的城市跟中心城市有日常的高頻聯繫,甚至是通勤聯繫。但在目前湖北省披露的疫情數字中,只報告了黃岡市的情況,所以湖北省內疫情存在着被低估或者未被有效統計的可能性。

2)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長沙、襄陽、荊州、宜昌等城市,應該加強排查來自於武漢的鐵路客源;北京、昆明、瀋陽、成都等城市,還要加強排查來自武漢的航班。

在這些城市中,長沙、昆明都是與武漢聯繫度較高、但目前疫情人數還比較少的新一線城市。這兩個城市又是各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也是城市羣的重要節點,所以這兩個城市如果暴發疫情,存在一定的擴散能力。

3)被武漢肺炎擴散到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幾個一線城市,醫療條件好,信息透明度高,以及有抗非典的經驗,民衆自我防護意識也很高,所以情況相對樂觀。

在介紹目前的這一分析結果之外,茅明睿還特別強調,目前疫區一定要披露細緻的公開數據,這樣纔能有效增加疫區所在地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而目前按照省來公開數據的做法,既不利於市民防護,又不利於各界做出適當的應對,也不利於學者開展有價值的研究。





注:本圖僅作爲交通方式使用示意圖,騰訊遷徙數據還需與其他數據源融合校準。| 圖片來源:城市象限





* 此圖爲動態演示圖,請留意柱狀圖數據變化。| 圖片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戳鏈接瞭解更多《這 13 天,離開武漢的人都去了哪裏?》| 圖片來源: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0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還沒有疫苗或特效藥,那麼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再被推廣至消費者,還要等多長時間?

非典爆發時期,鍾南山院士曾提出了激素衝擊法的治療方案,因爲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衝擊可以有效控制這種免疫病理反應,隨後糖皮質激素被大量用於非典緊急治療之中。但這也導致很多患者病癒後出現股骨頭壞死症狀,以及產生肺部功能障礙和其他藥物副作用反應。

在獲得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後,目前,美國包括衛生研究院、休斯頓貝勒醫學院,以及得克薩斯、紐約等團隊,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以及中國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都已經開始着手研發相應疫苗。

貝勒醫學院的疫苗科學家彼得 霍特茲表示,冠狀病毒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疫苗靶點。所以,其研發難度要低於針對艾滋病病毒或流感等其他病毒的疫苗。

疫苗開發完成後,預計還要用幾個月時間做第一階段臨牀試驗,正式投放市場要等到一年多以後。

07

2020 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和 SARS 病毒相比新在何處?

此前我們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共有六種:其中四種冠狀病毒在人羣中較爲常見,致病性較低;另外兩種就是 SARS 冠狀病毒和 MERS 冠狀病毒,都可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

此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同於已發現的所有人類冠狀病毒。

2020 年 1 月 10 日,復旦大學的張永振教授團隊在科研網站 virological.org 首次公佈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基於該基因組序列,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及其團隊於 1 月 21 日發佈了一項名爲《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和傳染人分子作用通路》的研究成果。在該論文裏,郝沛研究員及其團隊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以及該病毒與 SARS 冠狀病毒、MERS 冠狀病毒之間存在着遺傳進化關係。

新型冠狀病毒與 SARS 病毒的致病機制也類同,都是一種免疫病理反應 當病毒進入體內後,病毒會寄生在活細胞內,誘使人體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自己的細胞,由此導致嚴重的炎症反應。

08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從哪來,它的傳染性和變異性如何?

2003 年 SARS 爆發後,研究者們發現 SARS 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是蝙蝠 - 果子狸 - 人,而後國際社會發現蝙蝠是冠狀病毒的大本營。此次,郝沛團隊通過將新型冠狀病毒、SARS 冠狀病毒與 MERS 冠狀病毒做全基因組比對發現,這幾種病毒有着共同的祖先。由此推測,武漢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1 月 22 日,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等機構在 Journal of MedicalVirology 雜誌上聯合發表的論文則認爲,蛇是造成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感染爆發的最可能的野生動物庫。也就是說,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經歷了從蝙蝠 - 蛇 - 人的傳播路徑。

通過郝沛團隊的研究我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 SARS 病毒的致病機制類同,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 S- 蛋白與人 ACE2 相互作用,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這意味着從病毒角度提供了可人傳人的依據。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新聞 1+1》欄目採訪時,向公衆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



1 月 21 日,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仍表示,最新報告的感染信息目前尚無明確的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以)持續人傳人。按照長期研究病毒性新發性傳染病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的說法,就是毒傳一兩代就斷了,難以實現高效傳播,甚至超級傳播。

而在 1 月 22 日公佈最新病例數據時,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新型冠狀病毒還存在變異的可能。

當地時間 1 月 22 日上午,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了緊急情況委員會會議。經過兩日討論,世衛組織在當地時間 1 月 23 日晚、北京時間 1 月 24 日凌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目前暫時不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界定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而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的定義,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是指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它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並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的事件。自 2000 年代中期實施該規則以來,僅就甲型 H1N1 流感、脊髓灰質炎疫情、埃博拉疫情和寨卡疫情宣佈了五次。

09

此前有研究機構預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的已感染人數在數千人級別,是否可信?

目前,交通數據、移動通信數據與社交媒體數據等非傳統公共衛生數據都可以用來輔助測算乃至預測流行病的疫情風險。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疫情預測中,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 MRC 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與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都是使用了武漢交通數據作爲關鍵的建模依據。

在 MRC 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利用境外通報的已確診病例,來反推武漢市內的情況,關鍵的模型參數有 4 個:境外已確診病例數、每天從武漢機場出境的旅客數、武漢機場每日旅客數,以及病毒的平均潛伏期。這 4 個參數的數據本身有一定的彈性(比如病毒潛伏期一般估算爲 10 天,但也有可能是 8 天),所以測算出的已感染人數是一個很大的範圍。

利用 1 月 18 日政府的通報數據,MRC 給出 1 月 18 日武漢的感染人數最大上下限範圍分別爲 1000 至 9700 人,標準參數下預測最大可能值爲 4000 人。(MRC 報告詳見News / Wuhan Coronavirus)

在 1 月 22 日的國務院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對這一研究結果回應稱:大家知道,認識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尤其像這樣的病毒,一定是 事實是事實,知識理論是理論 。 我想隨着大家對這個病毒的認識,會去驗證這個模型。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並不是這位科學家計算的模型情況。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1 月 21 日發佈的數學模型與 MRC 類似,利用的是 1 月 17 日政府的通報數據,並綜合考慮了飛機、火車和公路運輸的情況,推測出當日武漢的感染人數最大可能值爲 1343 人,而武漢以外的其他省市最多有可能出現 300 則感染個案。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醫學講座教授梁卓偉在 1 月 21 日同時表示,這一模型考慮到了近日武漢市和全球各城市的防疫措施,以病毒傳播力較初期減 75% 爲依據做樂觀估算,到大年初七,國外將會增加 1-2 個感染個案,國內除武漢外其他省市感染個案最高可能增加 70 個。

但目前,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網站對於這則研究的相關披露已經增加了一條說明:由於境外通報病例數在 24 小時內增加一倍,報告的研究已經不再有效,正在重新調整模型。(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報告詳見HKUMed)

10

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根據不同的接觸情形,醫護人員要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

比如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須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要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穿防體液滲入的長袖隔離衣,戴手套。

爲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做如氣管插管、無創通氣、氣管切開、心肺復甦、支氣管鏡檢查等檢查動作時,要採取空氣隔離措施 佩戴醫用防護口罩,並做密閉性能檢測;眼部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穿防體液滲入的長袖隔離衣,戴手套;此外,操作應在通風良好的房間內;房間中人數限制在患者所需護理和支持的最低數量。

以上所有防護用品一旦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就要及時更換。診療疑似或確診患者的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及護理物品也應是專人專用,或在每次使用後應做規範的清潔和消毒。

最後,醫療機構還應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和班次安排,避免醫務人員過度勞累。提供營養膳食,增強免疫力。針對崗位特點和風險評估結果,開展主動健康監測,包括體溫和呼吸系統症狀等。





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題圖來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圖中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張旃副教授(中)與她的同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