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從談情說愛走進婚姻,一本結婚證帶來的不僅僅是給感情蓋個戳而已,而是雙方在物質與精神等方面的自願結合,共同生產、生活並組成家庭。

婚姻的定義正是這樣有所指。

提到家庭中的生產,如社會中其他的生產活動一般,自然會涉及分工與合作。

家庭作爲小型的社會個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既需要同心協力,也需要各自爲政。

尤爲重要的財政大權,該如何分配管理呢?這是個人們長久以來津津樂道的問題。

對待金錢的態度或者價值觀,其實已經成爲現代人擇偶的時候非常看重的方面了。

當二者一致時,他們才更容易走進婚姻。

然後,到底錢歸老公管還是老婆管,更有利於婚姻呢?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家庭的金錢管理模式不盡相同。

有些明智的雙方在婚前業已協商好錢誰來管、怎麼管,儘量減少婚後因錢生事;

有些則在婚姻進行中水到渠成得形成一種模式。

按照大流趨勢,我覺得以下兩種管理,更有利於婚姻。

01

財務大權"上交"老婆,由女主統一掌管。

往往出於三方面原因,很多男士結婚後願意主動將工資卡上交,固定工資額外的收入也如實上交,統一由老婆來打理,自己留夠獨立的日常開支即可。

首先,兩人是以感情爲主要因素、三觀一致而攜手婚姻的,尤其是消費觀比較一致。

這樣的大前提下,雙方彼此信任和尊重,開誠佈公,凡事有商有量,消費去向趨於一致。

其次,這個家庭中老公更着重於開源,工作繁忙、承擔起重要的經濟開支。

而老婆更擅長於節流,工作相對輕鬆,甚至可能有了孩子之後是全職媽媽,負責處理家庭日常的瑣碎開支。

常言道,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當老婆全權負責財務的時候,她也承擔了相應的責任。

尤其有了孩子之後,隨便列舉需要打理的開銷,那就是長長的一份清單。

更何況,老婆多數因手裏的錢,還要考慮存儲、保險、投資、理財等等,雙方金錢合二爲一更有利於產生大的效益。

在這一切神操作中,讓老公專注於工作,不用操心家裏,老婆又有足夠的權利,滿滿的肯定感和存在感,一個家何愁芝麻開花,節節高呢?

最後,新婚姻法一再更新,依然不能填滿女性的相對處於弱勢而沒有安全感的內心。

女性不得不面臨着生育帶娃對自己職業的影響。

當財政大權在手,無疑給老婆了一根定海神針,每天儘想着如何讓家充滿愛讓家更溫馨了,而不是在家帶着娃還可能捉襟見肘。

老婆心情的晴雨表,就是一個家的晴雨表,她心情好充滿陽光,何樂而不爲呢?

我一個朋友小晶。

她與老公青梅竹馬,歷經了大學戀情,最終走入了婚姻殿堂。

由於牢固的感情基礎和彼此瞭解,婚前老公其實就開始上交工資卡了。

日子細水長流,老公一心撲在工作提升上,而日常開支完全由小晶來。

大的投資支出兩人一拍即合,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準備的充足,一切顯得蒸蒸日上。

典型的老婆管錢,婚姻很靚。

02

建立家庭基金,老公管錢當會計,老婆管錢當出納,有監管又統一支出。

受政策影響,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成爲主力軍,各自又獨立承擔帶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們竭力追求雙方平衡。

於是,財務共同管理也成爲一種緊俏的選擇。

婚後兩人建立共同的家庭基金,協商按照夫妻雙方的收入每個月按照比例存入家庭基金。

按照類似於企業的財務管理,老婆負責瑣碎的日常開銷,相當於出納的崗位,而老公有權知情資金的收支,相當於會計的崗位,重大決策必須由雙方同意來執行。

這樣的管理模式,有利於權利的制衡,夫妻雙方地位保持平等,同時又各有偏重。它能進行下去,也得益於現在手機記賬本的方便,出納老婆可以儘可能的記賬,軟件還可以幫忙統計收支,並且提出優化收支的良好建議。

它也使雙方公平對待父母,不用懷疑偏頗哪一方的原生家庭。

這樣的管理模式,一個很大的優勢,它會刺激雙方事業上的進步。

當每月按比例存入的時刻,月薪少者很願意提升自我,成爲家庭基金會的"金主"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這樣的管理模式,既能作爲夫妻雙方的紐帶,也能使雙方保持相對的獨立。

當老公用基金外攢下的錢,給老婆製造驚喜的時候,無疑在爲婚姻錦上添花。

所以,很多年輕夫妻更傾向於這種管錢的方式。

其實無論誰管錢,重要的不是錢,而且人。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夫妻彼此信任尊重,爲相同的目標而努力,是最有利於婚姻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