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裏爲山錦頭的小地名,是南岑吳氏元房騰蛟後裔禹山東園一支的聚居之所。

南岑吳氏二十一世承柱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徙居塘裡。承柱以下,歷希、國、應、嘉、友、望六世,男丁衍至五十餘人,戶近四十,口約二百,遂決議起造宗祠。

祠坐落於村西,與本保殿比鄰。東向,三間兩弄。後進正寢先竣工,時當同治末年。中廳享堂的建造在光緒後期。爲防白蟻,中廳及川堂之柱子均採橫岩石(雅坑南華里許橫巖村西南山上所產石料)。爲建此祠,族中還專起一窯燒製磚瓦,蓋瓦厚度倍於一般建築。

祠中楹聯爲本村儒童許炳堯18671927撰書,字體溫厚敦雅。聯雲:

南宋勳猷,恩褒康肅;

東萊道學,慶衍延陵。

秀接南岑,祖德昭垂綿世澤;

祥開石井,孫謀繼起溯淵源。

郡啓延陵,羨祖德宗功炳炳麟麟,百代簪纓輝俎豆;

居遷禹麓,看左昭右穆蹌蹌濟濟,千秋嗣續奉嘗。

第一聯贊吳芾吳洪父子,第二聯敘吳氏由仙居石井(今官路鎮政府駐地)遷居南岑,第三聯敘吳氏宗族的輝煌及遷居禹麓。

中廳懸有三塊直匾,自左至右依次爲“父子進士”“金鼎調梅”“叔侄天官”。中匾贊宋龍圖閣直學士、臨海郡開國公吳芾,左匾贊宋紹興壬子進士吳芾、乾道丙戌進士吳洪父子,右匾贊明初吏部稽勳司員外郎吳希純及吏部文選司主事吳昉叔侄。塘裏吳氏均爲吳昉後裔。

後進正寢“敬思堂”的楹聯爲:

秩重丹墀,恩榮四代;

名登紫閣,績著千秋。

此聯已不知何人撰書,按其義則爲頌始祖吳芾。

中廳雕樑畫棟,前小步之牛腿雕鏤精美。外牆之水墨繪畫亦具相當水準。

中廳及川堂的收尾在民國初年。上世紀50年代末在前進門樓位置建數間平房作村校校舍,平房與中廳之間修戲臺一座。

解放後,吳氏宗祠常作集會演出的場所,先後設過村校、食堂、倉庫、糧食加工廠等,近年出租作廠房。雖歷經磨難但屋架依然端正。橫店集團明清古民居曾欲將其整體搬遷,但格於石柱的拆裝不易,未果。

                                                       2006.5.16

  原載《東陽祠堂》145—146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