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置处于秦国,楚国,齐国晋国的中央,有许多的国家将郑国包围起来。晋国,春秋时期中原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和楚国是死敌。

导语

太史伯是西周的史官,掌管祭祀、历法等一些事务。郑国第一任君主郑桓公在周幽王时期担任周朝的司徒,主管外交。郑桓公贤德,周朝的百姓都特别爱戴郑桓公。郑桓公见周幽王昏庸无道,周王室日益衰弱,而郑桓公也是周王室的一员,因为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王室日益衰弱,让郑桓公感到生命威胁。

因此,郑桓公想把封地迁到长江流域和楚国做邻居。太史伯直接否决了郑桓公这个想法。他认为日后秦、楚、晋、齐定会崛起,跟这四个国家做邻居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郑桓公再三思考后,向周幽王请示,将封地迁到了周朝的东边和虢国、郐国做邻居。位置处于秦国,楚国,齐国晋国的中央,有许多的国家将郑国包围起来。虢国、郐国为了显得尊敬郑桓公分了十座城邑给郑桓公。

接下来分析一下,当时秦、楚、晋、齐四个国家的国力如何?

首先第一个是当时四个国家中,最不像样的国家秦国

秦国在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时期还不是诸侯国,只是拥有秦地和犬丘的一个小国家。在当时的各国之间,秦国只是西边的一个不起眼小国。中原各国根本看不起秦国。到了周幽王时期,秦国没有多大的改变,经常被西戎欺负。当时西边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觉得秦国能够掀起什么风浪。中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瞧得起秦国。秦国直到周平王东迁,护驾有功,才被以封为诸侯。秦国被封为诸侯之后,依旧得不到中原列国的尊重。任由当时哪一个诸侯都不会想到一个,直到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的西隅小国,竟然在五百多年之后,能够吞并华夏大地上的全部诸侯国,完成一统大业。

当时的太史伯,觉得秦国能够崛起的理由特别荒谬。只是因为秦人的先祖是舜的得力干部,伯翳的后代。虽然太史伯的理由很荒谬,但秦国的的确确在日后强大了起来,甚至超过了太史伯的预料,一统华夏大地,灭了楚、齐、三晋。

第二个是第一个敢称王的国家楚国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露出王者之气的国家。因为楚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周夷王时期就敢直接称王,在长江、汉水一带横行霸道。楚国虽然在当时已经开始渐渐强盛,但实际打起仗来未必能打得过周朝。当时的周朝虽然已经一天比一天衰弱,但依旧有诸侯国愿意帮助周朝。如果楚国当时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打得过周朝,熊渠就不会放弃王号了。

之后的楚国,印证了太史伯的说法,不断吞并周围的国家,扩大自己的实力。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已经通过不断的吞并,成为了南边的一个大国。实力处于各诸侯国中的顶尖势力。

在春秋时期还没拉开序幕的情况下,就能预料到楚国将会崛起,这种远见,实属难得。

第三个是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

晋国,春秋时期中原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和楚国是死敌。两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但严格的来说,晋国比楚国稍微强一点点。晋国的实力在春秋时期处于中原各国之上。无奈的是由于卿大夫的势力过大,晋君控制不住卿大夫,被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领土。晋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只剩下绛,曲沃两座城池,最后也被瓜分,晋国因此灭亡。

周幽王时期的晋国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实力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周幽王时期的晋国土地百里左右,远不及当时的死敌楚国。跟当时的秦国相比稍微强那么一点点。而太史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就放出话,晋国定会崛起,不愧是史官。

第四个是当时最强的诸侯国齐国

齐国,一个从第一个君主姜太公开始就一直强盛到战国时期的国家。到了战国时期,国力处于山东列国之首,山东列国之中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齐国的君主姓氏虽然从姜氏变成了田氏,但齐国依旧是齐国。

齐国之所以在周幽王时期是最强的诸侯,因为周成王给予了齐国可以讨伐周围各国的权利,前提是不听周天子的差遣。这种权力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变了质。齐国强大,除了特权之外,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临近大海,发展盐业和渔业,对齐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帮助。

齐国是周王室衰弱之后,最为强大的国家。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恒公就是出自齐国。

总结

太史伯本身为史官,深知各朝各代衰弱之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变化。秦、楚、晋、齐之中,齐国的崛起不难看出,但秦、楚、晋这三个国家的崛起特别难看出。特别是当时的秦国,当时只不过是拥有两个城池的小国。

太史伯千算万算,忘了处于秦、楚、晋、齐中央的郑国,在秦、楚、晋、齐尚未太过强大的时候,有许多的国家作为隔离层。但秦、楚、晋、齐一旦过于强大,都吞并了周围的国家之后。郑国就处于了一个非常难堪的位置。晋、楚强大之后,郑国的位置非常难堪,当起了墙头草,分别向晋国和楚国两面倒。由于实力的不足,一直被晋国、楚国欺负,直至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