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千禧一代對工作的厭倦,居然成爲了美聯儲的噩夢。這一代人的強烈儲蓄意願,可能會讓美聯儲削減利率的空間變得更小。

  千禧一代的消費觀打壓通脹與勞動力市場

  衆所周知,所謂千禧一代是指出生於20世紀末期,在跨入21世紀(即2001年)以後成年的一代人。由此可以推算,這一代人目前的年齡在24歲到39歲之間,是消費和勞動力市場的核心羣體。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約瑟夫 加格農(Joseph Gagnon)表示:

  “從許多角度講,千禧一代儲蓄意願強烈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需要知道的是,對於美國來說,千禧一代的行爲,不僅會削弱美聯儲的政策空間,更會對消費、勞動力市場形成全方位的影響。”

  一方面,爲了更早地離開職場,千禧一代需要積累大量的退休基金,並在此過程中減少消費。這對需求造成打擊,並減緩經濟增長,迫使美聯儲在非經濟衰退時期進一步下調利率以吸引消費。此外,由於沒有經歷過明顯的物價上漲,千禧一代的通脹預期是所有年齡段人羣中最低的。他們相信消費成本不會上升,這最終導致物價失去上漲空間,從而減緩了實際通脹的上漲。

  另一方面,如果現在的工人真的在年輕時退休,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削弱經濟發展潛力。在外媒的調查中,許多年輕人表示,他們希望提前離開勞動力市場。根據T. Rowe Price的數據,在超過401000名千禧一代年輕人蔘與的問卷調查中,43%的人希望在65歲之前提前退休。而40到55歲這一代美國人中,僅有35%的人有提前退休意願。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提前退休的願望得以實現,可能會給宏觀經濟帶來麻煩。

  更令經濟學家們“擔心”的是,千禧一代正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標。根據美國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25%的千禧一代儲蓄者已經積累了超過10萬美元存款,高於2018年的16%

  三大因素致使儲蓄行爲風靡 美聯儲深受其害

  經濟學家認爲,千禧一代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思維,和他們的成長背景以及經濟的發展歷程有很大關係。

  首先要注意的是,千禧一代出生、成長於亞洲金融危機、科技股泡沫破裂時期,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長大,所以他們對生活充滿不安全感,滋生了強烈的儲蓄意願。

  其次,當千禧一代紛紛成年,步入職場之後,恰逢全球經濟從科技泡沫中實現復甦,並出現創紀錄的擴張。因此,他們的薪資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獲得積累財富的能力。而2008年經歷的次貸危機,則讓他們對投資充滿恐懼,從而更加相信儲蓄的作用。

  第三,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勞倫斯提到,如果社會中賺錢最多的羣體都在大舉囤積現金,這種做法就有可能流行起來,導致消費和通脹的長期停滯。換句話說,存錢就像一股潮流一樣,迅速在同齡人當中風靡。

  勞倫斯認爲,千禧一代對儲蓄的癡迷,彷彿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當消費者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存起來時,他們就不會在外出就餐、看電影和開車上花那麼多錢了;企業對此的反應是減少對設備和技術的投資,最終導致生產力停滯不前;這樣一來,老闆們也不願意爲員工支付更高的工資了,而工資增長疲軟又會反過來進一步抑制支出。

  說到這,可能大家都能猜到——美聯儲又要遭殃了。經濟學家認爲,幾十年來,利率一直呈下降趨勢,人口結構是一個主要因素。而隨着千禧一代成爲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這一趨勢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

  就連對美聯儲在經濟低迷時期支撐經濟的能力持樂觀態度的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也表示,考慮到利率在非經濟衰退時期已大幅下調,美聯儲未來很有可能會陷入困境。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低至1.5% -1.75%,這使得美聯儲在經濟下滑時僅有25個基點左右的降息空間。而在上一次經濟衰退前,美聯儲利率上限可是超過了5%。

  當然了,一切還有改變的可能。隨着年齡增長,千禧一代可能會更加擔心通貨膨脹,從而給企業更多的提價空間。而且一旦近年出現真正的經濟衰退,勞動力市場將會陷入困境,薪資增長也會變得十分緩慢,這意味着許多人要揹負着沉重的債務,無法實現提前退休的願望。

  美聯儲官員則認爲,大規模購買債券並承諾較長時間保持低利率,可以有效地對抗經濟衰退。但這些替代方案是否會增加足夠的“彈藥”來彌補降息空間不足帶來的影響,目前尚無定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