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5年至2019年,王嵬多次向文物部門遞交《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表》,先後爲清河車站老站房、昌平車站老站房、下花園蒸汽機車水塔、康莊車站建築羣、西撥子車站建築羣、龍潭溝44號橋爭取到法定文物身份,搶救下一批珍貴的京張鐵路老建築。次日,古建所的專家給出仲裁意見:鑑於王嵬補充了大量新材料,依法支持其關於“竇店車站老站房、周口店車站老站房”的文物認定申請。

拿到《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後,王嵬與周口店老站房合影留念

青春

作爲京漢鐵路的建築遺存,竇店、周口店兩座百年老站房,於近日獲得文物身份。文物認定由鐵路文化學者王嵬發起,房山區文旅局根據他所提供的史料和專家意見,做出認定裁決。從2015年至今,通過向文物部門提交文物認定申請,王嵬已爲北京、河北多處鐵路建築獲得文物身份,爲這些工業遺產的保護、研究、傳承奠定了基礎。

百年站房成爲文物

古樸站名重見天日

近日,王嵬來到房山區文旅局文物科,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兩張《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將近一年的努力,終於收穫回報——“竇店火車站老站房”、“周口店火車站老站房”被認定爲不可移動文物。

竇店車站,位於京廣鐵路29公里440米處,現爲四等車站,停辦客運業務多年,站內外冷冷清清,121歲的老站房倖存至今,雖局部被增建房屋遮擋,但並未掩藏其歐式小教堂的風貌。拿到《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當天,王嵬再次來到竇店車站,並且有了新的發現。

老站房雖被厚實的塗料覆蓋,但山牆塗層下似乎藏有字跡。王嵬爬上相鄰的棚屋,用刮刀簡單清理,果然出現了陰刻的“竇店”二字以及威妥瑪音標。“站名,是老站房最重要的身份信息,想不到它會重見天日!”王嵬興奮地告訴記者。

據王嵬考證,京漢鐵路主要由比利時人承建,竇店車站所在的京漢鐵路盧保段(盧溝橋 - 保定),由英籍鐵路工程師金達主持修造,因此老站房接近英國、比利時的建築風格。繁體字站名、配以威妥瑪音標,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老站房的點睛之筆!

擔心老站房被拆

民間學者提出文物認定申請

王嵬1990年生於北京,從12歲開始拍攝記錄京張鐵路,通過十多年的田野考察、文獻蒐集、口述史調查……於2017年著成《我的京張鐵路》一書。京張鐵路是國人自主修造的第一條幹線鐵路,歷史價值不言而喻,但王嵬發現其並未得到整體保護,一些有價值的老建築沒有文物身份,結果被拆除,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從2015年至2019年,王嵬多次向文物部門遞交《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表》,先後爲清河車站老站房、昌平車站老站房、下花園蒸汽機車水塔、康莊車站建築羣、西撥子車站建築羣、龍潭溝44號橋爭取到法定文物身份,搶救下一批珍貴的京張鐵路老建築。

王嵬同時發現,亟待保護的不止京張鐵路。竇店車站、周口店車站,歷史均超過120年,它們是京漢鐵路的珍貴遺產,卻沒有文物身份。爲保護好它們,王嵬將有限的史料整理成兩份《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申請表》,於2019年2月1日遞交至房山區文委(現文旅局)。

申請曾被駁回

但王嵬沒有放棄

2019年7月26日,房山區文旅局以“歷史資料不全”爲由,對兩座老站房的文物身份“不予認定”。對此王嵬坦言,兩座老站的史料稀缺,竇店站連張老照片都沒能找到,但他堅信老站房具有保護價值。

王嵬繼續調查發現,在京漢鐵路早期建築中,保存完整的老站房寥寥無幾,建於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的竇店老站房倖存至今、近乎於孤本。建於1897年的周口店車站,主要接運長溝峪煤礦生產的煤炭,123年曆史的站房遺蹟,是京漢鐵路周口店支線唯一倖存的老站房,是北京鐵路、工業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

反覆考證、補遺從前……王嵬重新整理材料,並於2019年9月5日遞交至北京市文物局,申請文物認定仲裁。9月19日,文物認定爭議仲裁會議在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召開,王嵬、房山區文旅局、鐵路部門、仲裁機構聘請的三位專家出席。王嵬闡述了兩座老站的歷史價值,並回答專家提問。

次日,古建所的專家給出仲裁意見:鑑於王嵬補充了大量新材料,依法支持其關於“竇店車站老站房、周口店車站老站房”的文物認定申請。

今年1月13日,房山區文旅局根據專家意見,爲兩座老站房簽發了《不可移動文物認定表》。申請、被駁回、仲裁、最終認定,王嵬將近一年的調查研究、奔走呼籲,在文物部門的協調組織下,終於收穫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