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單隻基金的熱銷,還是基金市場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的提升,都表明當前基金市場熱度高漲,在這種情況下,關於“爆款基金是市場見頂信號”的擔憂再度興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爆款基金的發行,往往意味着市場情緒正處在或者接近階段性的高點,而權益基金髮行放量往往都是在上漲的後期。

(原標題:疫情改變資本生態,打破“爆款市場見頂”魔咒?)

新冠病毒蔓延之下,資本市場及基金行業隨之而來的變化也顯而易見。

疫情出現以後,爲支持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債一級市場發行火爆,且以較低利率發行;同時在基金領域,受流動性寬鬆利好,公募新發基金市場卻超乎尋常的火爆,大大超過市場固有的認知,新發基金也創下新的歷史記錄。

第一財經便注意到,近一個月來,22只基金在5日之內售罄,其中不乏交銀瑞思三年封閉、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混合這樣封閉3年、5年的產品。最新募集進度顯示,基金公司紛紛上報1年期、3年期產品。

“最近的‘爆款’頻出說明”散戶越來越理性,所以通過基金入市。可以進一步體現理性的,就是越來越會選基金了。選擇的過程中,更多是基於對基金業績的考量,不是特別偏重於短期,還是偏重長期的業績考量。現在基金公司發的基本都是封閉期比較長的基金,體現了機構自身的長期投資需求。”北京一家公募基金部門負責人表示。

“爆款”漸成常態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2月23日,過去一個月期間,共有66只新基金髮行認購;去年同期,則有68只新基金髮行認購。雖然總量上相差無幾,不過新發基金的類型,卻有較大不同。

2019年1月24日至2月23日新發認購的新基金中,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基金有20只,佔比29.4%;今年同期新發認購基金中,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基金有29只,佔比近44%。

目前正在等待發行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有21只,佔到總量的比例爲38.2%。

今年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依然人氣較旺,權益類基金佔比明顯提升。從新成立基金結構上看,1月發行主力爲混合積極配置型,月度募集規模爲674.96億份,佔全部發行規模的40%,其中“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募集規模113.2億份,是當月唯一規模超百億的基金,此外“廣發科技先鋒”、“景順長城品質成長”規模超過60億份。

而在疫情爆發蔓延後,特別是近兩週來,“爆款”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比比皆是。交銀瑞思三年封閉運作混合、招商科技創新混合、永贏科技驅動、東方紅匠心甄選一年持有混合、易方達研究精選、中郵科技創新、建信科技創新混合等10餘隻基金均是一日售罄。

而火爆如睿遠均衡價值,更是在一天內募集到1223億的天量,由於該基金比例配售限額60億,最後配售比例只有4.9%。其首發規模已超過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的1162.6億,刷新公募歷史上單隻基金認購資金紀錄。

“權益基金在渠道力推的邏輯主要還是在於明星基金經理、產業業績。像我們公司雖然是銀行系,不過權益產品的規模增量並不是十分明顯。”一家銀行系公募渠道人士告訴記者,這些爆款產品背後往往都少不了銀行等渠道的力推。

第一財經瞭解到,日前,華南某基金公司擬發行一隻新基金,銀行理財經理貼上的標籤便是“與睿遠風格接近”。

“現在渠道端被爆款基金所佔據,渠道端想要做大一隻不知名的權益產品,難度不小。”該銀行系公募渠道人士稱。

這一次或不同

無論是單隻基金的熱銷,還是基金市場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的提升,都表明當前基金市場熱度高漲,在這種情況下,關於“爆款基金是市場見頂信號”的擔憂再度興起。

歷史上,特別是2010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放量大多是反向指標。有統計顯示,在11次公募基金髮行高潮中,市場隨後出現了9次調整,其中6次大調整,3次小調整。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爆款基金的發行,往往意味着市場情緒正處在或者接近階段性的高點,而權益基金髮行放量往往都是在上漲的後期。

眼下,選擇題再一次擺在面前。

僅1月,基金髮行規模就達到915億元,顯著高於2019全年的平均水平的490.1億。

“但我們認爲這一次不同,可能會重演2006-2007年公募話語權的迴歸。因爲2015-2018年的熊市和震盪市中公募基金業績相比大部分其他產品(私募、個人、遊資),業績還是可圈可點的。公募基金髮行量將不再是滯後指標,而是同步指標,甚至階段性還能成爲領先指標,爆款基金的出現將成爲我們繼續看多A股的理由。”新時代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爲。

而天風證券認爲,這也表明,基金入市在居民儲蓄存款搬家的方式轉變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居民資金入市方式的轉變,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2017年以來 ,“少部分公司”的牛市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受財務造假、業績暴雷、強制退市等因素影響,個股爆雷情況較多,公募基金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居民投資者分散風險。

另一方面,2019年個股漲跌分化仍然較大,而權益類公募基金整體收益率較高,爲2016年以來賺錢效應最強的一年,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居民資金通過基金入市的動力。

業內人士也認爲,由於A股盈利水平改善有限的情況下,市場難以具備全面牛市的基礎,市場仍將圍繞行業景氣主線延續“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只是推動力發生了切換。

“因此,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和指數基金繼續跑贏市場並保持不錯賺錢效應的可能性很高,居民部門儲蓄存款搬家將繼續從直接炒股票向申購基金的方式傾斜。”

疫情防控債火爆

疫情爆發後,疫情防控債火熱發行,無論從發行端,還是投資端都獲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從2月3日起截至目前的3周時間裏,約40只有“疫情防控債”標籤的債券上市發行。

與此同時,由於疫情債有利於支持疫情防控,機構投資者也紛紛積極認購疫情債。

“我們肯定是比較積極認購的,因爲這對防控疫情特別有幫助。具體到選擇上,也要結合具體的品種,兼顧價格和投資價值。”某機構固收部門負責人表示。

同時,第一財經注意到,對比發行日疫情債票面利率和可比存量債估值,絕大多數疫情債票面利率低於可比債估值。事實上,對於資質相對較弱的主體,尤其是民企,更受益於疫情債發行,能夠以較低成本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人福醫藥、九州通、山東商業集團、牧原食品、東陽光超短融疫情債低於可比債估值超過100bp。

“從防控債本身來看,其對投資的影響、分析、判斷、定價,和其它的債沒有本質區別。唯一大家認爲可能有一點區別的地方,信用風險可能會更低,這一點我也認同。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債券發行的期有的比較短,有些也比較長。疫情過去之後,債還是要存續的。”該機構固收部門負責人認爲。

一方面,隨着疫情債發行擴容以及其他新債的發行增量,債券配置需求得以緩解。另一方面,估值上行風險也將使機構投資者重新評估疫情債一級投資價值。

公開數據顯示,對比疫情債2月19日估值和票面利率,絕大多數疫情債估值高於票面利率。從疫情債成交看,大多數疫情債平價或折價成交。

“基於疫情期間,政策對它的支持比較大,它的信用風險比較小,我們也還是要從發行主體的基本面來做研究、判斷,尤其是對於期限相對比較長的防疫債來說。”上述機構固收部門負責人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