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喜欢说:吃亏是福。但问题是,有许多亏是不能吃的。一则容易形成“老实人定律”,所谓坏事你来,好事靠边。二则就是,容易引发更大的祸事,须知许多祸事,就是从最初的一些吃亏中演变而来的。

对此,咱的老祖宗其实早就给予过关注,比如《道德经》中就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所以,与其搞到最后事态不可收拾,不如早做防范,一旦发现有这两种征兆了,有一个,也要警惕。

其一、牛缺之死的启迪

牛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儒,志存高远,为人豁达,按理说这样的人,往往是最不容易吃大亏的。可偏偏他就吃了大亏,以至于丧命。

话说,这一天牛缺前往赵国的国都邯郸,可在半路上,却遭遇到了一伙占山为王的强盗们,抢走了牛缺的所有财物,就放牛缺走了。可哪料,牛缺自始至终既不求绕,也不恐惧,一副神态自若的模样。

为首的强盗头子,越想就越感觉不对,于是带着人又追了回来,围住牛缺问:“你是个人物,够牛的,难道一点不怕我们,心疼自己的财宝吗?”

牛缺昂首说道:“一位真正的君子,从来不会因财宝而不顾自己性命的。”强盗头子又问:“那你这是去哪儿?”

牛缺答:“赵国的国都邯郸。”

强盗头子听闻,抬手一刀就要了牛缺的命,事后一面擦汗一面对其余人说:“好险,这种人去了邯郸,必会被国君重用,那时咱们就都别想活了,所以必须要杀掉。”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燕国。一位燕国的大贤,从中悟出了道理说:“以后面对强盗,千万不能如牛缺一样,要表现出心疼财宝的样子,不能表现出自己志向远大。”

结果,他这话就被弟弟听到了。恰好,没多久他弟弟由于出门办事,又遇到了一伙强盗,被抢走财宝后,就又哭又闹,虽被强盗放走了,可转念一想,不对,万一强盗再追回来呢?不行,我必须再表现一次。

于是,他弟弟竟又追赶强盗们而来,哭喊着要求,归还自己的财宝啥的。强盗们这下急眼了:“你竟然追到这来了,再放你走,我们的藏身之地也就暴露了,那就成全你吧。”说完,把燕国大贤的弟弟也给杀掉了。

分析:无论牛缺之死,还是燕国大贤的弟弟丧命,显然都是一个原因,因威胁到了强盗们的生存。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吃大亏前的最经典的一个特征:让别人感觉到了你已经对他,构成了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吃亏是福吗?断然不能了!这其实也从反面告知了我们,做人做事,不能走极端。因为极端状态,非常不稳定,最易发生危险。一旦发现了,千万要提高警惕,尽快从极端中走出了,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吃亏是福”。

其二、祸从天降的背后

在梁国有一位富豪叫虞氏,由于太富有了,便经常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倒也不算扰民,故而一直以来都相安无事。

这天,虞氏又在酒楼里举办活动,跟一群好友们喝酒行乐,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恰好有几位游侠自楼下经过。几乎同时,楼上发出了欢快的大笑声,却哪料惊吓到了一只猫,它正抓着一只死耗子,被这笑声一吓,那死耗子就坠落楼下,打在游侠的头上。

游侠们哪知怎么回事?齐齐抬头,认为这是虞氏一伙人,故意取笑自己,于是便都大怒:若这事没个说法,以后我们如何在江湖上混?故而晚上,这几位游侠就潜入虞氏家里“大灭其家”。

分析:虞氏的这个大亏吃得,算是冤枉到家了!但若细想,这似乎又是迟早的事。虽他没威胁到任何人,但却表现出了一个特征,那就是:太炫耀!

一个人若过于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自己的本事、技能、聪明才智等,吃大亏那是迟早的事。比如杨修,过分炫耀聪明,结果死于曹操之手,都是属于这一类。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特征,务必要警醒过来。

须知,炫耀没有错,错在了你根本不知道,别人会如何看待这种炫耀。有人会为你鼓掌,但有人就会千方百计的要让你付出代价。就更不要说,一旦发生了偶然事件中,遭到误会的,必是喜欢炫耀的人。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还是低调些为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