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屆奧運會的主辦國組委會都通過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賽事取消保險的方式,規避不可預測的財務風險。2001年6月23日,“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於北京故宮舉辦,人保財險曾借鑑勞合社的保險條款,爲其提供風險保障,首次在我國引入了賽事取消保險。

(原標題: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 承保方慕尼黑再保險可以鬆口氣了?奧運會風險究竟有多大?)

延期舉辦!

隨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月24日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達成一致,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舉辦,關於東京奧運會取消與否的爭論終於有了結果。

“我們進行了長達6年的準備,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意味着從頭再來一遍,當然第二次準備時或多或少會提高效率,但我們已經簽訂了很多合約,重新簽約絕非易事。”東京奧組委首席執行官武藤敏郎在24日的記者會上如是談這一變動帶來的影響。

與取消相比,延期舉辦對於籌備了六年的日本來說,或許是更好的結果。同樣關注這一消息的,還有爲奧運會賽事提供保險服務的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等保險機構。

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到,據奧組委要求,奧運會需引入保險機制分散風險。多次承保奧運會的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也承保此次東京奧運會。據接近慕尼黑再保險的人士透露,慕尼黑再保險爲東京奧運會提供了“數億歐元”的風險保障。也有消息稱,如若取消,慕尼黑再保險或將面臨5億美元的賠償。

有保險行業從業者表示,目前東京奧運會是延遲而不是取消,具體會如何賠付還需要看保單具體內容。

引起市場關注的正是賽事活動取消險。對於財險公司來說,這是一項頗爲傳統的保險業務,歐美市場更爲發達。這究竟是怎樣一個保險品種,又覆蓋了奧運會面臨的哪些風險?

何爲賽事取消險

據瞭解,賽事取消保險承保由於保險合同條款列明的意外事件的發生,使預定的賽事不能如期在指定地點舉辦或徹底取消時,導致主辦方遭受損失,由保險人根據合同條款的約定進行賠償。賽事取消分爲完全取消、放棄、部分取消、推遲、中斷、重新選址和縮減等七種情況。

這類保險屬於行業定製保障,一般來說承保時需要雙方談判定製,可以涵蓋的範圍包括大部分常見的突發或偶發情況:惡劣天氣、意外事故、恐怖襲擊、核、生物或化學攻擊、傳染病疫情、城市騷亂、城市交通系統故障、停運以及行業罷工等,而這些條款在一般的保險條款中是屬於除外責任的。

一位保險從業人士表示,賽事取消保險通常採用“一切險”的方式承保,即承保除了列明除外責任之外的事故導致賽事取消的風險。在賽事取消保險單中通常列明的除外責任包括:賽程變化、資金缺乏、場館準備不足、己知傳染病、故意行爲、核風險、生化污染、戰爭/恐怖主義等,其中恐怖主義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獲得保障。

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到,勞合社是最早介入賽事取消保險領域的公司,但在1990年以後,其他保險公司也陸續進入該市場。

在2000年以後,賽事取消保險開始在我國出現,但由於多數主辦方資金有限、保險意識薄弱、保險公司缺乏經驗和數據等原因,賽事取消保險在我國發展較慢。2001年6月23日,“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於北京故宮舉辦,人保財險曾借鑑勞合社的保險條款,爲其提供風險保障,首次在我國引入了賽事取消保險。

而2003年“滾石”演唱會因“非典”取消,成爲我國首例類似保險發生的索賠。

據瞭解,“滾石”演唱會原定於2003年4月4日在北京舉行。3月19日,應國外演出方的要求,主辦方北京時代新紀元公司與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兩家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最高賠償限額爲415萬元人民幣的保險合同,保險條款包括賽事取消保險和公衆責任險,3月底,演唱會因疫情取消,兩家公司最終爲其支付了250萬元的理賠款。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2003年,中國舉辦第4屆女足世界盃,併爲此投入近9000萬元,但在“非典”影響下異地舉行,有人估算間接損失可達2.8億元,但由於沒有引入賽事取消險,僅得到國際足聯92萬美元的直接損失補償。

近年來,我國賽事取消險開始出現在體育賽事中,但不少保險公司均採取贊助的形式來實現,保費收入並不好覈算。

奧運會風險知幾何

舉辦奧運會一直被日本視爲刺激經濟的重要支柱,東京奧運會的命運可謂隨着新冠疫情的發展“一波三折”,東京奧運會各個核心相關方的態度幾經轉變。

高盛此前分析稱,如果是直接取消,那麼日本恐將面臨600億美元的總損失,包括旅遊、消費和出口等在內。而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估算稱,來自國內外遊客的奧運需求會消失,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損失1.7萬億日元,包括波及效果在內則損失3.2萬億日元。根據東京奧組委在2019年底公佈的最終預算顯示,和奧運會運營直接相關的經費爲1.35萬億日元(約合126億美元)。

除了給東京奧運會按下暫停鍵的新冠疫情,奧運會還面臨哪些風險呢?

站在保險公司角度看,奧運會籌備及舉辦期間奧運會組織者、主辦方及參與奧運會活動的各類機構和個人主體及社會公衆有可能面臨的自然或人爲因素導致的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風險,都可以看做是奧運會風險。

從100多年的奧運歷史來看,除自然因素外,由於政治、經濟等原因,奧運會面臨的風險愈加複雜。據有關統計,史上共有3屆奧運會因戰爭取消,有一屆易址舉辦,有4屆奧運會遭到大規模抵制,兩屆奧運會遭到直接的恐怖襲擊,還有多屆奧運會都受到過抵制和恐怖襲擊的困擾,例如1904年第3屆奧運會,爲慶祝美國聖路易斯市百年大慶,將原定於在芝加哥舉行的奧運會易址至聖路易斯市,與世界博覽會同時舉行;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來自外地的班車司機不認識路,致使載送運動員的班車無法按時到達賽場;1988年漢城奧運會曾遇到暴亂;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曾遭遇罷工;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則遭遇了恐怖主義襲擊。

另外,運動員、裁判員、工作及服務人員的意外傷害事件在賽事期間也時有發生。但對於大型賽事組織者來說,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是賽事取消導致的財務風險,原因在於電視轉播收入已經成爲現代大型運動會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奧運會爲例,奧組委通常的收入來源包括:電視轉播權收入、門票收入、贊助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電視轉播權收入是奧運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引入保險機制分散風險成了奧組委的選擇。歷屆奧運會的主辦國組委會都通過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賽事取消保險的方式,規避不可預測的財務風險。資料顯示,1988年後除悉尼和雅典奧運會外,所有夏季和冬季奧運會都購買了賽事取消保險。而據中國原保監會數據,北京籌備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刺激近3000億元的保險需求,由此產生的保險費將達3億元。中國人保更是表示,曾經爲北京奧組委量身定做了包括綜合責任險、車險、財產險、人身意外險等保險服務。據瞭解,中國人保的奧運保險保障體系覆蓋了整個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活動、人員和財產,其中,包括有奧運大家庭在內的大約15萬相關人員(其中4萬多名奧運大家庭成員、11萬名註冊志願者),近8000輛機動車和北京和京外的所有奧運場館。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國際奧委會發言人曾表示,國際奧委嚮慕尼黑再保險集團購買保額高達41.5億美元的保險,覆蓋北京奧運會、溫哥華冬奧會和倫敦奧運會。此後的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慕尼黑再保險爲賽事利益相關方承保,保額達2億美元。

“東京奧運會推遲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具體如何理賠還要看保單中的細則。”一位保險從業人士表示,這種大型賽事取消險都是需要根據賽事舉辦的時間、天氣、賽事特點等一一覈定,如何理賠並不好預測。據瞭解,2018年,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曾爲平昌冬奧會提供保險,理賠金額達2.5億美元。

而有了保險護航的奧運會,在遇到意外情況後,也有多次理賠發生。例如,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等國家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造成觀衆不願觀看比賽轉播,購買轉播權的電視網絡蒙受了巨大損失,保險公司也爲此支付了成百上千萬美元的賠償。亞特蘭大百年奧運公園爆炸案產生了高達1000萬美元的索賠,最終的賠償金由組委會購買的責任保險進行賠償。

此次新冠疫情的爆發,也給保險公司在這一險種的風險因子定價帶來新的思考。據瞭解,911恐怖襲擊後,恐怖主義風險開始從賽事取消險中排除出來,賽事取消險費率也有所提升。

一位財險從業人士表示,新冠疫情的持續,也使得類似風險再度被重視起來,同樣也需要企業注重風險管理問題。例如在春節期間,不少旅遊景區、主題公園因爲疫情封閉,如若提前引入風險保障計劃,便可以分散部分經營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