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 <wbr> <wbr>有才 <wbr> <wbr>有守 <wbr> <wbr>有为

 有德 <wbr> <wbr>有才 <wbr> <wbr>有守 <wbr> <wbr>有为

【内容提要】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其基础是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的价值分为内修和外为两个部分,内修是使自身具备道德、品格、技能和才干,积蓄能量;外为则是将蓄积的能量释放出来,奉献于社会。内修的目标是提高升华自我,标准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外为的目标是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标准是有守有为。有守有为,即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有所不为,是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做背德违法虚耗光阴之事。有所必为,则是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为和不为都是为了使人生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价值观  人生观  有德  有才  有守  有为

按照通行的定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沉淀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决定人的自我认识,成为人们判断事物价值有无及价值大小的标准,对人们自身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定向和调节作用。

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对自身、自然和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这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涵盖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及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这“三观”有其统一的一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据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价值观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有人将人生观和价值观合二为一,称之为“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但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点在于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人生观是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看法,面对的是社会人生领域,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指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等。由于人们生活环境、所受教育、文化素养、社会经历的不同,导致认识的不同和人生观的千差万别。而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主要内容是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从而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认识不同,价值观也有异。

正确的价值观必以正确的人生观为基础。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人走正道,将自己的才智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业绩,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使人背离正道,走向邪路,甚或成为危害社会的罪人。   

人的价值分为内修和外为两个部分

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平均寿命不过七八十岁,两万多天。在这七八十年中,儿时懵懵懂懂,暮年浑浑噩噩,有用的年华须打个折扣。自青年时代开始,到法定年龄退休,不过三四十年。若减去求学深造的时光,真正工作的时间不过三十来年。

这三十来年,如果对家庭、对社会无所贡献,则和动物无所差别,行尸走肉而已。若想不枉到世上走一遭,使人生有价值,必须提高升华自我,使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的知识和才能。在此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让人生的价值最大化。换言之,也就是重视自身的内修和外为。

内修和外为,如果粗略地看,似乎存在一先一后的关系。但人的自我提高和品德修养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伴随终身。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而人的才智也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俗谚“吃一堑,长一智”和早年流行的“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均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内修和外为两个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大小,从而决定了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所谓“人死留名”,具有一定的社会贡献才能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有了一定的历史地位才能留名后世。——当然,必须排除开历史倒车、危害社会、遗臭万年的钉在耻辱柱上的反面人物。

好名并非坏事。好名声是人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生价值自然而然的体现。孔子尚且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意为君子耽心死后没有好的名声被人称颂。欲使“没世而名称”,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贡献方面就需有值得称道之处,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所写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德者,道德,品格,精神;功者,功业,功绩,事业;言者,言论,思想,著述。有人这样来比喻这“三不朽”:立德,犹如一棵树的主干;立功,好比一棵树的花和果实;而立言,就像一棵树的种子。三者当中,立德属于内修,立功立言属于外为。

内修的目标是提高自我,标准是有德有才

人生的价值体现为对社会的贡献。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使自身具备相当的道德、品格、技能和才干,概言之,即是“内修”。

如果将内修涉及的内容加以分类,我们不妨将道德、品格、精神之类属于意识层面的形而上的东西,简括为“有德”;将知识、学养、技能、才干之类相对具体的形而下的东西,简括为“有才”。

内修,也即古人说的“修身”,它关乎对自身的审视。人的成长必须重视道德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明豁的智慧离不开高尚的道德和成熟的思想。无数事实证明,真正能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汇百家之长,养浩然之气,是人生最可贵的起点。于个体而言,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小我”的个体在精神开拓中找到人生的“大我”价值,才能具备生命的张力。这也是立身处世,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基础。

“德”在人生价值中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易 · 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德”的本意是人的“本性”、“操守”、“品行”。“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个部件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人与人的关系有关;“直”,正直、合宜之义。“德”字的构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是内省的文化,也是一种修身文化。与别的文化相比,它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性、道德性,更强调人的价值自觉,更强调“人人皆可成为尧舜”的君子人格的培养。所以中华文化从先秦以来,一直以价值自觉、道德建构、人格操守修持作为最基本的特点。“仁、义、礼、智、信”就是“德”的具体化。自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其后被称为儒家“五常”,几千年来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五常”中虽然也包含了部分封建内容,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十分精炼,因此,其主要内容对当今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当今时代,剔除部分封建色彩的解释后,“仁、义、礼、智、信” 依然应该成为德治为核心的伦理性社会的基本准则。

对德的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的界定很难。连孔子都感慨“知德者鲜矣”,《论语》中孔子解释“德”用了十多个字。据北大教授李零《丧家狗》一书所述,分别为: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谦、让、敏、惠、中、庸。对于“德”,不同时代、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都会有不同的解释。“仁、义、礼、智、信”不过是先儒从某些角度所做的诠释,《论语》中称扬孔子待人接物的五种美德“温、良、恭、俭、让”,也不足以囊括“德”的内涵。在家庭生活中,昔人要求男女应各以“八德”为做人的规范。男子“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子“八德”为孝、顺、和、睦、慈、良、贞、静。每个家庭自老而幼,各正其本,各行其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十六字也仅仅是“德”的不同侧面的要求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提出过许多口号,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大公无私、整体观念、大局意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拼搏务实、五讲四美、正直诚信、趋善臻美,其实也是我们一贯传承的中华美德。各地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中提炼的词汇,如忠诚履责,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不负重托,矢志不渝,奋力前行;爱国,厚德,诚信,创新,奉献;敬业,责任,宽容,感恩,乐助;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等等,虽用词有所不同,但都可以从传统美德中找到基因。在当前形势下,爱国、操守和诚信尤显得重要。

如果将“德”比成人的大脑,是一个人的“精、气、神”,那么,“才”就是人的手脚,是备而未用的知识、经验、智力和能力,是立身处世、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工具和手段。孔子云:“君子病无能焉”,“能”就是才,才能、能力、本事,意为君子只耽心自己没有“才”。没有“才”,何从为社会作贡献?

关于“德”和“才”之间的关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也曾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因此,我们在要求德才兼备的同时,必须强调以德为先。正因为这样,在学校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又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均将“德”放在首位。干部考核,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也将“德”排在第一位。

德才兼备为修身的目标,古人关于修身步骤的论述甚多,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礼记·大学》,其文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里的格物是指接触事物;致知是指通过接触事物掌握知识和经验;诚意是指通过对知识经验的分析,明白何谓正确的道理,进而分清是非曲直;正心是指明白是非曲直,公正平允地为人处事;修身是指人的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

  外为的目标是奉献社会,体现人生的价值,标准是有守有为

如果说内修是夯实基础,积蓄能量,提升自我,那么,外为则是将蓄积的能量释放出来,奉献于社会。封建时代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语,撇去其封建意识,将“帝王家”看作国家和社会,古为今用,这十个字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内修和外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前者的价值要通过后者才能得到体现。

外为,又分有守有为,即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有所不为,则是坚守底线,不做不当为之事。“操守”一词,说明节操、德操在于有所坚守,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即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

先说有所不为。人生苦短,有用的年华极为短暂,而需要做的事情又实在太多,若无周密的安排,无明确的主攻方向,眉毛胡子一把抓,学无专攻,术无专长,势必空耗时光,虚度年华。因此,必须对人生有所规划,有所放弃,当为则为。人生旅途,充满了“舍”和“得”的选择,当舍必舍,有舍才能有得,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生的效率,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的价值最大化。武侠小说中有“米粒之大,也放光华?”之语,反其意而用之,米粒之大,也当放光华。一个人,不管其地位和能力多么微不足道,但只要将人生的价值最大化,就值得肯定和赞扬。

上面这段是就时间安排的角度而言。若就不当为之事而言,则需坚守道德的底线,坚守法律的底线,不干背德之事,不做违法之行。而这只不过是成为一个合法公民的基础而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备条件。这看似容易,但做起来未必容易。如果个个讲道德,人人遵法纪,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那么,假冒伪劣的产品就不会出现,漠视生命的现象就不会存在,人命关天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问题就不会成为困扰人们的话题。

说到“有所必为”,似乎无需多说,它要求爱岗敬业、勤勉不懈、踏实奉献,在所处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自己的知识、才华、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于社会,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如果回到《礼记·大学》上来,它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后,紧接着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要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连自己的家都管不好,还侈谈什么治国平天下?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在你的辖区内百业繁荣,政治清明。平天下,就是以德为本,举贤任能,以义为利,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臻天下于太平。

结    语

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让全体社会成员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普遍认同、适用和遵循的价值标准,可以说是当务之急。毋庸讳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道德和诚信的缺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价值观的模糊和缺位,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前进的短板。市场经济不单单是财富经济、资本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诚信经济、道德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仅仅要关注GDP的快速增长,更应该关注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关注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文明程度,因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量历史实践证明,与道德整体滑坡相对应的必然是社会的混乱无序和经济的停滞不前。

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下价值观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元素。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割裂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更不可能将传统完全抛弃。当今价值观的建设也应该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作为当前构建价值观的最基本参照。这不仅仅是传承,更是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每个成员最基本的精神内核和生活守则。

理想、信念、道德、品格、操守、精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支柱,也是价值谜底的基因;知识、智慧、能力、才干、坚守、奉献是人生价值的要素。人人确立有德、有才、有守、有为的价值观,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奉献社会,造福社会,使人生的价值最大化,那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快马加鞭。

                        2012.5.6初稿,5.8定稿

              本文获"我们的价值观”征文第一名

              原载《八面风》2012·2(总第42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