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1.6%,由此推断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在1.1亿人以上,这还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数字,实际的发病人数可能还要高。

血糖监测

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并非只有血糖升高那么简单,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堵塞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脏器的病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人,都有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的一种病态。因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使得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引发高血糖。

日常生活中,胰岛素抵抗多由这3种因素引起。

因素1:吸烟。

根据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的吸烟率超过50%。我国的吸烟人群超过3亿,也是世界上烟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吸烟的危害笔者不再赘述,你可能想不到,吸烟也和糖尿病有关。

根据一项针对男性居民的调查显示,每天吸烟超过16支的人群,其糖尿病发病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7倍。而且在相同的体质指数情况下,不吸烟者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水平高于不吸烟者。

由此表明,吸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

同时吸烟者,因为香烟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等有毒物质,长期的低剂量吸收入血,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及组织细胞的轻度缺氧状态,使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从而发生胰岛素抵抗。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必须戒烟。

吸烟

2.肥胖。

据统计,我国的成年人超重率在30%左右,而肥胖率约为15%,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而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人群体内的能量代谢失衡,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脂肪堆积,并出现血脂的异常。主要是血脂水平明显增高,特别是游离脂肪酸含量会增高,游离脂肪酸很容易进入细胞,代替葡萄糖成为主要的代谢能源,而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水平升高。

临床研究发现,脂肪组织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其可产生数十种脂肪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且肥胖本身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血中的胰岛素水平过高,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导致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而且肥胖时,因为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也会减少,使胰岛素作用减弱,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所以越是肥胖的人,其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也就越大,患糖尿病的几率也越高。

肥胖还可导致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的增高,而这些激素可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并加重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发展为糖尿病。

肥胖

3.焦虑。

现在人们工作紧张,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使人体经常性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或亚应激状态,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甚至可发展为抑郁症。

在应激状态下,机体会通过应激激素的分泌,并动员器官储备功能来适应这种超常需求,如果应激状态是一过性的,则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果超过一定时限,而且是长期存在的话,则不仅不能保护机体,还会造成机体内分泌代谢的紊乱。

应激状态下分泌的应激激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而这些激素大多会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此时势必会导致机体需要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才能保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从而逐渐发展成胰岛素抵抗,最终将会耗竭胰岛细胞的功能,引发高血糖,导致糖尿病发病。

焦虑

消除胰岛素抵抗,牢记12字,血糖平稳下降不反弹。

1.控制饮食。

主要是减少或避免高热量食物,这些食物又以高糖食物为主要代表,主要包括各类糕点、饼干、冰激凌、巧克力、糖果等。同时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火龙果、西瓜、香蕉以及水果罐头等,也要少吃。

可多食低热量的食物,主要包括粗粮、新鲜的蔬菜和低糖水果。低热量饮食即使体重不减轻,也可在几天内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拒绝高热量食物

2.加强运动。

除非有禁忌,加强运动是所有胰岛素抵抗者提供胰岛素敏感性的有效措施。

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者,通过规律运动可提高40%的胰岛素敏感性。每次持续45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提高肝内糖原合成,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代谢利用,以及消耗脂肪、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作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短时间的运动则没有这种效果。

同时运动还能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使人心情舒畅,从而减少应激激素的分泌,维持机体内分泌的平衡,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有氧运动

3.减轻体重。

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可直接降低体重。体重减低16%,可提高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率2倍。

体重降低后,体内的脂肪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应减少,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多,从而增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消除胰岛素抵抗。

减肥

注意:血糖测定的准确性。

1.血糖仪,操作简单、方便,但其检测的为末梢循环血液的血糖水平,其血糖值仅作参考。

2.血糖测定的血样通常从静脉采取,其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实际血糖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