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从亚平宁半岛沿着地中海海滨向西,跨过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就到了法国。法兰西民族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一个极富特色的民族,在足球方面,人们有时甚至无法判断法国到底是不是足球强国。

我们来看看法国人的世界杯历程:二战后的17届世界杯中,法国队1950年在预赛阶段即遭淘汰; 1954 年进入了决赛圈,但小组赛没有出线; 1958 年竟然获得第三名; 1962 年又是预赛阶段惨遭淘汰;1966年小组赛未出线;1970年、1974年连续两届预赛阶段被淘汰; 1978 年再次小组赛未出线; 1982 年就获得了第四名:1986年获第三名;紧接着1990年、1994年又是连续两届预赛阶段被淘汰;之后的1998年竟得了冠军!2002 年又是小组赛没有出线;2006年就得了亚军; 2010年,甚至小组垫底出局; 2014 年差强人意地打入八强。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不厌其烦地把它罗列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居然有6届比赛是在预赛阶段就被淘汰,占二战后比赛总数的1/3强。有5次进了决赛圈,但小组赛都没有出线,而另外小组出线的6次中竟然有5次打进了四强!

没有任何一个足球强国会像法国一样如此极端,如此大起大落。这一点倒和这个国家很像。法国原本是欧洲最反动、最保守的封建国家,通过一场大革命,就在短短几年里变成最自由、最平等的国家,这在全世界都很少见。这也许是法国人骨子里遗传下来的特质。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法国足球的成绩和世仇德国根本没法比。德国人从1954年就没出过八强。再看邻居意大利、西班牙和英格兰,法国也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成绩似乎没法被称为足球强国,即使法国拥有举世无双的普拉蒂尼和齐达内。

煌煌一部法兰西足球史,就只有普拉蒂尼时代( 1982~1986年)和齐达内时代( 1998-2006年)这两段能拿得出手,前后加起来也不过20年,其余的时间,法国足球几乎都在“陪太子读书”。法国国家队的全部荣耀,就是一个世界冠军和两个欧洲冠军一有两个还是在本土获得的。至于俱乐部,尽管法甲也被列入“欧洲五大联赛"之一,但这一称号似乎仅仅是对雷米特先生和德劳内先生祖国的一种安慰。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马赛队和波尔图队各得过一次冠军外,欧冠联赛就再也没有法国俱乐部球队的身影了。1972年开始的欧洲联盟杯,法国人一次也没有染指过。

法国足球文化

说法兰西没有文化,肯定会被骂死。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楼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都是法国文化的代表。但如果说法国足球缺少内涵,没有共同的思想支柱,或许就触及法国足球最深层次的问题了。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法国足球可能是欧洲血统最为混杂的一支。作为一个老牌殖民帝国,法国在北非、西非、远东甚至加勒比海地区都有殖民地。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人员往来很早就开始了。法国本土人将足球带往殖民地而殖民地的人又通过移民,加入了法国球队。二战之前,法国队就开始吸收非洲移民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

1938年的本土世界杯上,法国队就有黑人球员参赛。经过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洗礼,法国人拥有极大的包容度,对黑人球员的接纳并没有什么难度。这一点是保守的德国人无法企及的,一直到 20世纪90年代,德国队都是清一色的日耳曼人。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二战后的法国社会更加开放,法国国家队也几乎由移民撑起了半边天。1958年世界杯最佳射手、至今保持单届世界杯进13球纪录的方丹是摩洛哥裔:号称”足坛拿破仑”的科帕是波兰商:齐达内是阿尔及利亚第-代移民;而最像法国人的普拉蒂尼其实是意大利人的后代,和他同为中场铁三角的蒂加纳则是黑人。还有德塞利、德约卡夫、维埃拉、特雷泽盖、皮雷、亨利、马克莱莱以及本泽马、博格巴等,全部都是移民,他们成为近20年法国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力量。坎通纳、帕潘、里贝里是纯粹的法国人,但他们对国家队的贡献却没有那么大。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从法国队的实践来看 ,以移民球员为主组成的球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由于缺少统一的、持久的足球文化,这些球员被捏台起来后,总是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风格。 甚至有些球员连法国国歌《马赛曲》都不会唱。在这一点上,法国队甚至不如英格兰队。这种情况下, 历届国家队教练只能妥协,迁就各位球星,随遇而安。除非出现一个球王式的人物,如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将队内的足球天才们统一起来。否则他们就只是欧洲二流的水平。

正是在普拉蒂尼、齐达内出众球技和号召力的带领下,法国人才达到他们足球史上的两个顶峰,夺取了1984年欧洲杯、1998 年世界杯和200年欧洲杯的冠军。可一旦没有领袖型的球员,这群狮子就将名自为战,混乱不堪。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第二,法国队内的种族矛盾依然存在。成绩好的时候,这些矛盾被掩盖,而成绩差的时候就会被扩大。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夺冠后举国欢庆的场面,让任何一个外国人都觉得法国是一个民族融洽的国家,齐达内就是他们的拿破仑,甚至阿尔及利亚也是法国的好朋友,好得像一个国家似的。但事实上,矛盾依然如故。

很快,在2001年一场法国队和阿尔及利亚队的比赛中,双方球迷就爆发了大规模冲突,比赛不得不中断。国内矛盾最容易引发种族冲突,特别是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法国极右翼政党民族战线领袖让-玛丽.勒庞就认为,多民族球员组成的法国队不是纯正的法国队。当然,他是为了讨好底层有排外倾向的选民。勒庞和法国队成了世仇,双方结怨甚深,以至于2002年5月世界杯之前法国队球员宣称,如果勒庞当选法国总统,他们将退出世界杯。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多元化之殇

很难说到底为什么,法国足坛的顶层会被移民球员占领。法国人就培养不出自己的顶尖球员吗?是他们太养尊处优了,还是移民的孩子为了生计而刻苦训练,抢走了本土球员的饭碗?就像从小住在马赛贫民窟里的齐达内一一样,苦练着马赛回旋走向世界足坛。

多元化的球队有它的优势,也定会有缺陷。不同种族、不同风格的球员组成一个球队, 自然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实现风格的多'样化。而缺点是,这样的球队会缺少主心骨,没有一种大家共同理解的文化底蕴来做支撑。这个说法看似虚无缥缈,但其实很有内容。我们来比较法国队和德国队。法国人的两次高峰都靠当家球星的捏合,且他们离去, 球队的精气神就散了。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尽管球员们在欧洲市场上依然炙手可热,球队却沦为羔羊。反观德国队,二战后从1954年开始,在16届世界杯中他们从未跌出过前八名。在这60多年里,德国队并不是都是由贝肯鲍尔率领的,他们也有平庸和低潮的时候。

但是,什么因素支撑他们在最低潮的时候依然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成绩?什么因素让2002年那支”史上最弱的德国队"最终获得了世界杯亚军?德意志民族精神,这种深入每个球员灵魂深处的意识,让他们在场上团结成一个人,默契的配合和顽强的毅力终于弥补了技术和能力的不足,这就是精神化为物质力量。而移民球队法国队缺少的就是这一点。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当然,在全球化时代中,技术和经济的力量也引导着足球运动飞速融合,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连欧洲最保守的德国队,也加入了黑人球员、突尼斯商和土耳其裔球员。未来的德国足球,会不会也变得和法国一样由移民球员组成?对德国足球的管理者来说,不管怎样都不能染上这种“法国病”,否则德国足球也会“打摆子”。

另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是,不论世界杯还是欧洲杯,其存在的根本,本身就是近代国家间对抗的一种变形。这种对抗说到底还是民族的对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过足球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风格,彰显国力和影响力,宣扬各自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在足球场上,一些小国可以打败大国,扬国威、振士气,做到他们在其他场合永远都做不到的事情。更极端的情况是,足球场上的胜利,会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一种虚幻的胜利意识, 让人们把足球场上的胜利和战争的胜利等同,把一种游戏性质的运动,和杀人如麻的冷酷战场联系起来就像曾经的阿根廷,这就有些无可奈何了。

法国足球的浪漫与窘迫:只有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能“拿得出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足球界的融合趋势异常明显。欧洲和南美以及欧洲内部,都在技术、打法、战术、理念等方面逐渐趋同,连球队也变得面貌一致起来。 不仅俱乐部如此,国家队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未来的世界杯,会不会变成32支同质队伍的较量?每队上场的1人中,都是黑、白、黄三色人种各占1/3?场上高奏国歌时,大部分人都紧闭嘴唇,一脸茫然?如果不是球衣,我们将很难判断是谁和谁在比赛?这样的世界杯,还有什么意思?在全球化的时代,能被称为“民族性”的东西,其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了,但愿足球世界里还能保留一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