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支付宝是第三方支付,逐步扩张金融帝国,有取代银行的野心;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一直忌惮支付宝的力量,不过有银监会撑腰,不会给支付宝发银行牌照公平竞争的。所以,支付宝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一直在相爱相杀中竞争合作。

这些年,支付宝与银行的相爱相杀

1.十年恩爱

2003年7月淘宝网诞生,10月18日第一次使用支付宝服务,支付宝就走上了在线支付道路。这时,支付宝的定位是纯支付,没有做银行的想法,银行在与支付宝合作电商支付业务也能获益,所以合作也愉快。

这些年,支付宝与银行的相爱相杀

以下是支付宝与银行秀过的恩爱:

2005年,工行成为支付宝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2006年3月起,农行、建行、浦发、民生等十余家银行陆续与支付宝合作,共同开辟电商市场。

2008年,支付宝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一站式公共事业缴费服务(水电煤、话费等)。

2010年,支付宝与中行合作,首次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业务。

2011年,阿里与交行合作快捷支付和“交行淘宝旗舰店”等新业务。

2013年,民生银行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

2.支付宝变心

这些年,支付宝与银行的相爱相杀

支付宝与银行分手的导火索:2013年4月,支付宝手机端推出“转账到银行卡”,单笔或每日5万元内免费转账限额,每一笔转账银行都要收手续费,所谓免费是支付宝帮用户付了。当时银行的转账手续费让很多用户苦不堪言,所以支付宝抓住了时机顺势而上俘获了数亿用户。

2013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用户体验非常好: 操作便捷,资金转入、消费、转出,全部采用线上操作模式;提现及时,余额宝的收益远超银行活期存款利息,虽然收益不如从前,但是培养了用户习惯,还是有一大批忠实用户。

看马云布局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下图),支付宝不再是纯在线支付,银行不能接受其扩张野心,选择分手。

这些年,支付宝与银行的相爱相杀

3.相爱相杀

银行与支付宝进入明争暗斗格局。数数今年银行放了哪些狠招?

年初,国有五大行取消转账手续费,打响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反击战,但是作用不大,因为支付宝转账免费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2月18日,Apple Pay正式上线,Apple Pay是银联与微信和支付宝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的利器。

7月1日,支付宝实行实名制限额消费,用户消费额度最高一年20万,最低终身1000元,超过限制额度只能使用银行卡等快捷支付方式。支付宝化解危机的对策是将月信贷授信放大到100亿。

4.总结

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确实有所改变,放下傲慢身段,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服务,提高服务和体验。看未来,银行与支付宝,到底谁主沉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