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银行不同于大型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仍不具优势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小微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有一定的困难,降低这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仅能有效释放增量资源,而且也有助于通过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对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产生积极作用。此次定向降准预计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到刽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这有助于增强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为这些银行提供更加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 综合整理自 中国经济网、金融时报、中国证券网

5月6日开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5日起,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分析称,央行此举将使中小型银行流动性得到较大改善,实现支持小微企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目标,也展现了央行逆周期调节的决心和意志力。

中小银行定向降准有空间

众所周知,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大致分为三档:大型商业银行13.5%,中小型商业银行11.5%,县域农村金融机构8%。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11.5%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仍属于较高水平,降准有空间。”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结构化的、差异化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亮点之一,就是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的相容性,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将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

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银行不同于大型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仍不具优势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小微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有一定的困难,降低这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仅能有效释放增量资源,而且也有助于通过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对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不过,李佩珈强调,虽然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是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出台时机上还需要结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避免银行机构惜贷、慎贷,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地盲目放贷

2800亿惠及千家县域农商行

2018年至2019年,央行已经由多次实施定向降准。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在经历多轮定向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信贷出现了超预期反弹,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也持续回升至10.6%。整体来看,经过一段时期“宽货币、宽信用”的政策实施,数据开始显示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增强。

然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强调,尽管金融数据明显反弹,但结构性问题仍需改善,在“增信用”方面,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满足和融资成本降低方面的改善空间依然不小。银行相对较为偏好短期资产配置的现实情况,说明当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水平依然不高,同时也表明实体经济对这方面需求的增长尚待改善。

一直以来,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吸储能力较弱,其资金来源更加依赖于同业市场拆借等,不仅稳定性较差,且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此次定向降准预计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到刽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这有助于增强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为这些银行提供更加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其实,此次释放的长期资金较之前几次定向降准规模并不算大,却是建立针对中小银行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的实质性一步。未来,对于中小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定向驰援需要用制度固定下来。因此,政策框架的设计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应尽快建立起完善、全面的政策框架,这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精准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更大作用。

此前,市场上对于降准的猜测一度甚嚣尘上,央行也多次辟谣。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定向降准是一次“精准滴灌”,凸显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并非“放水”。董希淼认为,作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但不能把降准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未来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相关政策框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连平表示,2800亿元的资金释放并不是定向调节的“终点”,未来央行对大型商业银行达到一定标准后实施一定存准率优惠可能性依然存在。未来定向调节可能并非仅有定向降准一种手段,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扩大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增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扩大TMLF等,都有可能成为定向调节政策的工具选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