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冒充 公、检、法 诈骗

日前,右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说她有一笔贷款未还,诱骗右某牵扯诈骗等相关案件,然后右某听指令一步一步的操作用信用卡令牌汇款,后被骗1.4万元。

我们一定要从

以上案件中吸取教训,

引以为戒,

避免类似诈骗

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典型案例分析

电话冒充公、检、法诈骗有两大突出特点。

第一大特点:

作案手法隐蔽。犯罪嫌疑人编造各种虚假事由实施连环诈骗,作案手法不断变化。

第二大特点:

犯罪手段迷惑性强,受害人容易上当受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身份,恐吓被害人涉嫌犯罪,并利用非法购买的公民信息伪造通缉令迷惑被害人。

针对此类诈骗案件,我们该如何防范?

看公安为您解锁

此类诈骗的五个步骤

轻松识破他们的骗局

让你免于此类诈骗的发生

在冒充公检法的整个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电话中的演技,按照诈骗剧本的要求,要环环入戏、声情并茂,诱骗他人入局。

第一步:骗取信任

骗子通过网络购买的受害者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来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为警方办公电话,让受害人拨打114查询验证,进一步增强信任。

第二步:震慑

骗子会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

第三步:恐吓

骗子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强恐吓,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会通过虚假政法机关官网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一份通缉令。

第四步:遥控转账

骗子声称资金调查,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缓和语气,诱骗受害人入局。实则是要求受害人把将银行卡插入ATM机,然后把卡内的资金转到指定的账户,或者要求受害人将所有资金汇集到一张银行卡,然后骗子通过骗取受害人该张银行卡的密码、验证码、网银等信息将该张银行卡的资金转走。

还没结束呢,看看骗子的最终目标

至此,整个诈骗过程完成,受害人卡上的存款将全部落入骗子手中。但这还不是骗局终结,很快,受害人还会继续接到威逼转账的电话,诈骗剧本要求,一旦上钩就要吃干榨净,直到卖房。

骗子无处不在 套路防不胜防——时刻要警惕

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银行卡透资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公检法机关及其他部门之间也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对资金进行审查的请一概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来源:平安宝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