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江苏省政府发布“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加快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在更高层次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和痛点,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优化江苏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综合出件”,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窗口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

距离江苏省考面试的日子越来越近

不知道小伙伴们准备的怎么样啦

为了让大家有多一份的可能

经验丰富的小粉笔特意为大家准备了

一份时事热点,请查收~

概述

为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江苏省政府发布“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加快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在更高层次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和痛点,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优化江苏营商环境。

详解

以整合促便捷,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加快完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基础上,整合升级各类办事服务平台,统一政务服务入口和出口、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公共支付,建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网受理、整体服务。

加快丰富“不见面审批(服务)”场景。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梳理涉及多部门、多事项、多证照审批(服务)场景,推行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一证通办”(身份证件)或“一照通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展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和在线审查。

加快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各类移动办事应用开发,统一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提供服务,做到应上尽上。建立完善移动端综合服务旗舰店,打造移动端“不见面审批(服务)”地区或部门品牌。加强与银联、支付宝、微信等机构或平台的合作,拓展政务服务渠道。

以集成提效能,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

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科)室集中、行政审批处(科)室向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集中,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综合出件”,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窗口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

不断提升政务大厅的服务水平。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件频率、办事习惯,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帮办制。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受理、办理通道,积极探索实行“5+X”工作日模式。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可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增设“企业开办”一站式受理窗口,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整合业务系统,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做到无缝衔接、合一通办。

以创新促精简

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梳理排查证明事项,本着尽可能取消的原则,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

积极推动百姓办事“就近办理”。党政机关服务设施、党群组织活动场所、村(社区)服务设施等场地建设服务大厅,各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全科窗口,推广“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理”

以共享筑根基,让“数据多跑路”

扎实推进全省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开展政务信息系统专项审计监督,加快完成对使用范围小、频度低的“僵尸”信息系统的清理工作。

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一网通享”。充分利用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积极推进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信用联合奖惩,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供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监督检查、质量抽检等信用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

加强数据共享安全保障。研究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开放等环节,明确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和管理措施。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风险评估和安全审查,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切实做好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以监督促保障,建立完善举报投诉机制

依托全省12345在线服务平台,完善“一号答”监督举报投诉服务体系,提供“7×24”全媒体服务,实现高效便捷的咨询办事、效能监督和大数据决策支持。统一受理群众和企业的咨询、投诉、举报和建议,建立限时办结、全程监督、闭环管理的服务机制。对涉及“不见面审批(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服务事项,实现办理全过程的开放式评价,重点分析办事堵点,持续增强服务体验,促进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打造统一联动、智慧开放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品牌。

使用说明

使用方向A

江苏省关于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意义和举措,可以作为推行电子政务、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或者具体对策,尤其是其中一些创新举措、规范表达作为对策的细节填充会成为答题的亮点。

【例】

江苏省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你怎么看?

【加分回答】

国务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江苏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更大程度地利企便民,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和痛点,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优化江苏营商环境。

为更好地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系列政策,还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第一,以整合促便捷,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政府服务事项管理建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网受理、整体服务。

第二,以集成提效能,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 加快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综合出件,使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即可办理所有审批事项,”。

第三,以监督促保障,建立完善举报投诉机制。依托12345在线服务平台,完善“一号答”监督举报投诉服务体系,提供“7×24”全媒体服务,实现高效便捷的咨询办事、效能监督和大数据决策支持。统一受理群众和企业的咨询、投诉、举报和建议,建立限时办结、全程监督、闭环管理的服务机制,打造统一联动、智慧开放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品牌。

【加分理由】

加分回答中引用“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最新热点事件,用政策的总体要求转化为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意义。这能够体现考生对于本省政策、省情的关注,充分肯定了本省政策的科学性、先进性,能够引起考官的共鸣,而从加深考官对考生的印象。

使用方向B

“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工作方案中每一项具体的措施,都可以在涉及政务服务、群众事项办理的组织计划、应急应变中直接使用,让细节更加完善。

【例】

某政务大厅办事群众排队较长,群众意见大。如果让你来处理,你怎么办?

【加分回答】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政务大厅的服务水平。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件频率、办事习惯,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帮办制。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受理、办理通道,积极探索实行“5+X”工作日模式。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可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增设“企业开办”一站式受理窗口,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加分理由】

较之于常规的惩前毖后总结提升,加分回答就如何提升服务水平,给出了更为深刻、细致的解决方案,将提高政务大厅服务水平落实到细节,用语也更加规范,体现了考生对于热点的密切关注和自己的精准表达。

如果还想继续跟着小粉笔一起练练练

可以考虑一下粉笔App上的

江苏省考面试一对一班

16小时 4680元

16小时协议班 12800元(未过退10000元)

16小时协议班 19800元(未过退19800元)

12小时班 3980元

12小时协议班 16800元(未过退16800元)

12小时协议班 9800元(未过退8000元)

6小时班 2480元(老学员1980元)

总有一款班型适合你哦~

阅读原文,去粉笔App了解详细班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