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类公司往往是小年轻掌舵,而且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创业,强调“工程师”文化,但在toB的生意场上,又特别需要经验“老司机”来护航。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是一个人精力、创造力最旺盛的区间,是技能提升最快的区间,也是公司最喜欢的年龄区间。

今天

被甲骨文中国裁员的消息刷屏了

朋友圈和各群都在讨论

...

其实,吃瓜群众并不是忧心甲骨文

而是想到自己

一把年纪了,出路在哪里?

纵观IT人职业发展轨迹

34岁

似乎,真的是一个坎

先说说,IT人的年龄分水岭

IT职业生涯

有几个关键年龄

90%IT人的轨迹,排除:少数精英、创业老板以及渣

22-24岁,你不知道你是谁,你能干什么

刚毕业,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茫然混沌,通过1-2年反复Test,初步确定行业选型和岗位选型。

24岁,才开始“能”干活了

等到你状态基本稳定后,才开始真正的岗位积累

▼ 24-34岁,十年积累,你从小王变成了老王

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是一个人精力、创造力最旺盛的区间,是技能提升最快的区间,也是公司最喜欢的年龄区间。这十年称为“职业黄金期”。

▼ 35岁,你成了别人眼中的老油条

你以为你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是也成了公司眼中的老油条。

▼ 34-40,职业登顶阶段

登上去,还有十年可活,撑过50岁没啥问题

登不上去,未来十年,就成了狗不理

▼ 40岁以后,你开始为曾经走过的路买单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IT成了靠年龄吃饭的行业

不要忽视时间的流失

在懒惰毁掉你之前先毁掉懒惰

再看看,各大IT公司的用人策略

第❶类公司,国内大型厂商

业内有几家知名的IT厂商,最喜欢去学校捞人,把捞上来的小鲜肉洗脑打磨,放在一线摸爬滚打,源源不断保持公司新鲜血液。

甚至有公司会明确要求:只校招,不社招。

还记得去年,一个年销售额超十亿的集成商HR找我,帮她挖销售,明确说:“35岁以上的销售,就不要挖了,老板喜欢年轻的。” 此类公司人力结构一般为:老司机掌舵+小新鲜肉冲锋。

第❷类公司,外企

①管理岗,核心岗、油水岗,早被一批老人霸占。公司开人成本很高。

②外企人喜欢在外企圈子里混,即使跳出来,选择面也很窄。因为国内很多公司不待见他们,普遍认为他们的薪水和能力不匹配,或者文化与风格不匹配。

第❸类公司,新锐初创公司

这类公司往往是小年轻掌舵,而且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创业,强调“工程师”文化,但在toB的生意场上,又特别需要经验“老司机”来护航。

但是让“年轻”的老板去管理一群“年长”的下属,年轻人总还是有点心理障碍的。

所以,这类公司,往往处于一种想用又不敢用“老司机”的纠结之中。

第❹类公司,私营老板(渠道、集成商)

老板用人讲究实用,强调个人能力,偏重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如果你年纪大了,占着茅坑不拉屎,那就危险了。

所以,无论你在哪种类型的公司混

年龄问题,确实存在,是隐形门槛

但,终究看能力

破解年龄魔咒的秘籍?

有张图诠释特别到位

一个公司的人分5种

人渣、人员、人手、人才、人物

在一个公司能不能混得好

取决于你是不是人才、人物

而不是年龄

so,我们要

核心竞争力是指是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或者难以复制的,你的独占优势,甚至用钱买不来。

做销售的,要有"独占资源型"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在同一行业、同一公司、同一岗位,坚持下去。坚持维护同一群体客户。完善自己人脉。

做技术的,要有"技术壁垒型"的核心竞争力

先抬头看大方向,再埋头钻研,由彼及此、由表及里、由粗到精,活学活用。

60岁,依然被别人需要

只因你,是个“人物”

其实年龄就是个屁

怕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