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悉,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位自2017年以来连续3年在中国品牌日前夕举办中国品牌发展论坛,凝聚社会共识,助力品牌发展,得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报北京讯(记者王丽娟)在我国第三个“中国品牌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经济网、中国贸易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5月6日在北京举办。

本报北京讯(记者王丽娟)在我国第三个“中国品牌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指导,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经济网、中国贸易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5月6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品牌在你身边”,由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主持。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张纲,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李静,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郑光兴,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张树庭发表主旨演讲。

石军在演讲中强调,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用系统思维审视品牌建设,明确自己在品牌创建中所处的位置、创建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有针对性地谋划自己的战略和策略;确立用融合思想引领品牌建设理念,把着力点放在以深化改革促要素优化配置上;协同推进品牌建设,关键在于建立政产学研金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4+ 1落地机制。

葛志荣在演讲中指出,品牌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我们即将迎来建国70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品牌正阔步迈向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品牌要练好品质内功,深入践行工匠精神,大力倡导品质立牌、科技创牌、匠心护牌的企业精神,让品牌意识扎根企业每一个员工心中,贯穿每一道生产工序,渗透每一个价值创造链条,擦亮更多的“金字招牌”,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

他表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扶持作用、发挥科研智库的理论作用、发挥服务机构的策略咨询、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推介,扶持中国品牌、培育中国品牌、服务中国品牌、宣传中国品牌,助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品牌。

张纲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671: 2019《品牌评价基础和原则》的创新意义。第一,品牌价值评价明确了有形资产、质量、创新、服务、无形资产五要素,这是对品牌价值评价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品牌创建的内在规律,对中国乃至世界品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品牌价值中国方案走向国际的成功案例。第三,品牌价值评价创新活动加快了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在世界品牌价值评价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张曙红在致辞中表示,品牌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本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主题是“中国品牌在你身边”,就是要让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当前,如何维护品牌形象,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话题;如何营造品牌传播的优良环境,也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希望与会嘉宾发表真知灼见,为中国品牌贡献一份智慧的大餐。

此外,本届论坛还开展了“市场发展竞争与品牌基业长青”“品牌生态体系与品牌运营及品牌信用”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国贸易报社总编辑范培康、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郑光兴、工信部工业质量品牌专家组组长周宏宁等专家与企业家就两大主题进行了讨论。

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的专家、企业集团高管、品牌服务机构代表、知名新闻媒体记者等6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本届论坛上还举办了2019中国品牌推介周开幕式、“中国品牌日·我为中国品牌代言”互动传播启动仪式、中国品牌服务机构联盟成立仪式、中国品牌全球推介计划发布仪式等精彩活动,为“品牌大国”向“品牌强国”跨越聚合力、增动力、添活力。

据悉,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位自2017年以来连续3年在中国品牌日前夕举办中国品牌发展论坛,凝聚社会共识,助力品牌发展,得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