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人经济条件都好,可结婚常常还是大出血,份子钱的价值和过去没有太大区别,多少还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据说“份子钱”的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那时,没人能凭一家之力办好红白喜事,需要亲朋好友的“众筹”,每人出一点“份子钱”,减轻负担,等你结婚的时候,别人也来帮你。

有人精辟地总结说:中国式随份子就是提前预支的无利息贷款,总会在某些恰当的时刻,给予归还。

而这个归还的时刻,不早不晚,正好是你结婚的那一天!

但是既然是“还钱”,那多少就会经历一些坎坷……

01

据说“份子钱”的起源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那时,没人能凭一家之力办好红白喜事,需要亲朋好友的“众筹”,每人出一点“份子钱”,减轻负担,等你结婚的时候,别人也来帮你。

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中有过这么一段话:

这些婚丧大典既是那么重要,亲友家办事而我们缺礼,便是大逆不道。母亲没法把送礼这笔支出打在预算中,谁知道谁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呢?不幸而赶上一个月里发生好几件红白事,母亲的财政表格上便有了赤字。

老舍的母亲宁可有“赤字”也要给份子钱,这不仅是一种礼数,更是一种在乎。

现在的人经济条件都好,可结婚常常还是大出血,份子钱的价值和过去没有太大区别,多少还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但是现在的份子钱还多了一种属性:友情的照妖镜!

曾经看过一个问题:在哪个瞬间你觉得这个朋友可以交一辈子?

有个答案特别戳心:平时抠门的闺蜜,看我过得不好,直接塞给我5000块钱。

真朋友总能开诚公布地谈钱,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你,而不是提到钱就开始各种敏感和计较,不是平时高喊友情万岁,但在你需要的时候就没钱。

不愿意花钱的人,未必真的穷,只不过在他们心里,钱比你重要。

02

还有一种人,一结婚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究其根本,就是觉得亏。

有个同事特别讲情义,多年没联系的发小给他发了结婚请柬,这一联系,勾起了不少以前一起玩耍的美好回忆。

他说就是有点遗憾,工作原因,婚礼赶不回去了,于是在微信上给转了1000块礼金,祝福他新婚快乐。

发小特别开心,还说小时候的玩伴里,还是你最大方,改天要单独请吃饭,叙叙旧。

今年十月,另一朋友结婚向发小发出了诚挚邀请,却迟迟没人回复,微信没人回话,电话也没人接,婚礼都办完了,都一直是失联状态。

后来,他另一个好朋友跟他说,这个发小是故意躲的,因为觉得你在大城市发展,不缺钱,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都说礼尚往来,来的时候觉得天经地义,回礼的时候就肉疼了,千百个不情愿,爱占便宜的人,都喜欢先消费熟人。

见过一家人,喜欢借由大事小情来打大办仪式,还说的特别好听,大家平时都太忙了就是要常聚,而且对外吹嘘自己家人脉资源特别广,大家要常走动。

家里老人过生日要办,有人结婚,怀孕,生子,升学样样都要操办起来,宴请亲朋好友。

本以为他们就是热情好客,喜欢欢聚,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想只要最后收礼的钱比宴请的钱多就算赚到了。

别人家有事,他们能躲就躲,真有人找他家帮忙才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实力,只是为了能占点份子钱的便宜,才故意那么说,招揽点人气,直到败光了自己全家人的口碑。

但他们依旧认定,你怎么看我都无所谓,有来无往又不犯法,挑理是你的事,我只想眼前的实惠。

金钱来往,把不少人平时藏着的心思都暴露出来了。

那些一锤子买卖心态,以占到便宜为本事的人,绝对不能深交。

拉黑要果断,绝交要趁早。

03

很多人说,和一个三观不合的人相处非常累。其实,所谓三观,最重要的就是金钱观。

诚然,每个人的成长背景都不同,金钱观上有差异也可以理解,但真正阻碍两个人交往的是,你愿不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感受。

朋友圈里有个抠门的铁公鸡,平时出去吃饭,都要打包两顿的,极尽省钱之能事,可是朋友婚礼上从来不手软。

这并不是什么冲大头,而是她心里明白,站在朋友的角度,婚礼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刻,这个时候,给别人添堵,多少有点不合适。

其实,朋友们都知道她省吃俭用,也总会找机会,把钱补给她。

只要你们愿意为彼此着想,哪怕贫苦之交,也从来都不怕谈钱。

好的关系,从来不会谈钱就崩。真正伤人的是,你心里没有别人。

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当你发现他利益优先,钱比人重的时候,就说明你们本质是合作关系,算不上朋友。

长大了才懂,日久未必见人心,时日长了,反而容易看不清,但花钱却能见人心。

所谓好朋友,就是在他们心里,钱可以再赚,但你只有一个。在你人生最重要的节点上,小编不仅希望你有钱可以用,更是希望你可以守护友情的仪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