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当手机屏占比达到100%之后,手机的形态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其实,各大厂家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折叠屏。

不管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是两段式对折。折叠屏在不增加机身体积的前提下,塞进更大面积的屏幕确实让见惯了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的用户感到惊艳。也难怪王ZR在开箱Galaxy Fold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全程感慨Wow!!!Awesome!!!Beautiful!!!

正当我们为折叠屏技术大喊牛批的时候,Galaxy Fold却翻车了,连国行发布会也对外声称因场地问题不得已取消了。这次不用雷总科普了,很明显问题是折叠屏技术还不够成熟。

阻碍折叠屏手机普及的问题除了良品率低之外,还有耐用度的问题。按照三星官方给出的数据,实验室环境下寿命在20万次左右,一天开合100次能使用5年。如果用户把它当做减压神器,一天开合1000次,岂不是一年不到就完事了。

显然,折叠屏不是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当然有,难道你忘记了前些天努比亚发布的最硬核未来科幻手机—— 老天才电话手表努比亚α了吗?

努比亚α搭载了4.01英寸柔性屏,采用了高通专门为智能穿戴设备打造的 Wear 2100处理器。加上深度定制的α OS以及自带eSIM和LTE网络使它可以脱离手机独立使用。不过由于性能、分辨率、适配等原因,有部分网友认为努比亚α短时内无法成为用户的主力机。

在此之前,谷歌也和努比亚一样在可穿戴形态手机上进行过探索。谷歌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导航,浏览网页、回复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然而,谷歌眼镜的发展历程一点也不顺利。困扰它的问题主要有成本过高、分散注意力、兼容性差等。最要命的是由于信息显示位置过于偏上的问题,眼珠过度往上翻。使用起来不但没有逼格,甚至有点“痴呆”的感觉。种种因素叠加导致谷歌官方不得不在2015年初宣布不再接任何受谷歌眼镜的新订单。

在探索未来手机形态的道路上,不少像谷歌眼镜这样的产品由先驱变成了“先烈”。但是,随着5G网络的降临给手机形态演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在一档节目中表示:“由于5G网络的出现,下一个划时代的手机很可能是从显示屏开始的5G将全面提升网络的速率、稳定性、可靠性和降低延时,能够给用户迅速呈现海量的信息,这就需要更巨大的屏幕与用户进行交互。

但是,我们不能造出一个无限大的屏幕。所以手机依靠AR、VR技术作为交互方式会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而这种手机的形态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参考漫威电影《钢铁侠》中的智能助手“贾维斯”。

它能够带来包括3D通信、4K+超高清视频观看、云办公、云游戏等全新体验。不过希望是通过全息影像的形式展现,而不是需要戴一个面罩或者是头盔(除非像托尼老师的MK85战甲那么酷炫)。

最后我想说的是“存在即合理”,不论未来手机发展成什么形态,都是创新技术与时代实际结合产物。每个厂商的尝试都是值得我们尊重和肯定的,正是此前无数厂商不安于现状的去创新、不断试错,跌倒再爬起才使我们手上的手机演化成现在的形态

或许,手机会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进化形态。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时代的滚滚大流淹没,被其他工具所替代,谁又知道呢?如果9102年的你看到这篇文章话,请回到2019年告诉我答案吧!我的地址是......还是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