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赵的生日,眼瞅着24岁就被立为太子的自己,而今都到了胡子长白毛的年龄,老爹却丝毫没有传位的意思,小赵实在是忍不住了,拿出自备的染黑剂问老爹。

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四朝闻见录》

透过儿子手里的染黑剂,老赵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太子时的黑暗时光。

老赵本名赵昚(shèn),父亲是秀安僖王赵子偁(chēng),按道理来说,是个跟皇位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可老天爷就喜欢乱点皇族谱,这根皇位杆子,偏偏就打在了赵昚头上。

*赵昚原名赵伯琮,后改名赵昚

至于怎么打到的,这就得说到那位不孕不育的爹,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如果说开国皇帝一般都很厉害,那赵构更是厉害得不一般,不仅一生都致力于长跑事业,还首创,逃跑途中吓成不孕不育的案例。

1132年,赵构终于结束了保命长跑,想安定下来专心造人,结果发现自己造不出了,而唯一的儿子也已夭折,这下继承人选谁,就成了大臣心中的头等大事。

老赵家血脉分成两条支线,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支线宋太宗赵光义支线。

而在“靖康之变”后,宋太宗一脉大部分被金人掳走,群臣更支持从宋太祖一脉选人,更有小道消息加持,称金国的金太宗酷似宋太祖,象征宋太祖想夺回天下。

多重考虑下,赵构最终决定从宋太祖的上千后人中选择继承人,最终选中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其中的瘦子便是赵昚。

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孝宗本纪》

古人觉得胖胖的才有福气,所以在赵构心里,皇位的天秤,一开始并没有偏向瘦弱的赵昚。

但一只猫的出现,却成功地使局面发现了变化。

一日,赵构正激情点评两娃的作业时,一只猫闯了进来。

面对这般诱惑,赵昚认真听讲不为所动,而赵璩(qú)不仅无视赵构点评,还跑去踹猫,赵构心里的那杆秤开始偏向赵昚。

就这样,快三十年过去了,赵昚和赵璩,分别被封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却谁都没被立为太子。

只因养父赵构,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放弃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出现生育奇迹。

虽然,男人不能轻易地说自己不行,但赵构是真的不行,加之年龄也到了,再试也不会有用,大臣也纷纷劝说该是时候立太子了。

赵构心中pick的是赵昚,老妈和媳妇又喜欢赵璩,既然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出招就要够损,于是赵构制定了2个关卡,考验两位候选人。

第一关:耐力关

让两个候选人,抄写《兰亭序》五百遍。

上书《兰亭序》二本赐二王,批其后曰:“依此进五百本”。——《宝庆四明志》

面对这无理的要求,赵昚不仅抄了五百遍,附赠两百遍,而赵璩,一个字都没写。

已而普安王书七百本上之,璩卒无进。——《宝庆四明志》

第二关:定力关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赵构就给两位候选人,各送了十位宫女,还派人特意嘱咐说“这些宫女都是平日侍奉皇帝的,应该以庶母之礼对待”

一日,上赐二王宫女各十人,浩又谓二王曰:“是皆平日供事上前者,以庶母之礼礼之,不亦善乎?”——《宝庆四明志》

赵昚老老实实听从吩咐,对宫女尊敬有加,而另一边的赵璩,一个没落的全吃干抹净。

上寻召诸宫人入,具言普安王加礼如此,恩平王无不昵之者。上由是益贤普安王,诏立为皇子。——《宝庆四明志》

两关下来胜负立现,33岁的赵昚,终于当上了皇子,之后又过了两年,正式被立为皇太子

不过还好,老赵家有祖传咸鱼基因,赵昚被立为皇太子的那年,赵构就以想咸鱼为由,当太上皇去了。

初,高宗久有禅位之意,尝以谕帝,帝流涕固辞,会有边事不果。——《宋史》

在35岁那年,赵昚结束了三十年的皇位长跑,终于,天下人都要叫自己爸爸了,想到此处,竟有一声声情真意切的“爸爸”传来。

噢,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回忆杀,忘了回复小赵的问题。

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四朝闻见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