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纽约特派记者 柴育卉报导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于当地时间2019年12月19日发布重要新闻,基于英国与欧盟在2019年3月29日最后期限前的100天内无法就脱欧达成协议而出现“跳崖”式硬脱欧(又称“No Deal Brexit”)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欧委会发布了27成员国《紧急情况应对措施》(“No-deal” Contingency Action Plan)的通知。欧委会将会于通知发布后在成员国内统一推进这项针对公民身份、金融服务、交通、货物清关、税收等十四项重要领域的紧急应对措施,并且跟踪评估进展,根据成员国需要应对的具体问题而再做灵活调整。

特别针对金融服务领域,欧委会对于欧盟27国在该领域最显著的金融风险给予了评估,认为当前欧洲金融市场普遍对于英国退欧的准备性不足,而当下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欧洲公司在英国硬脱欧后仍然可以使用英国的金融衍生品-中央清算机构的服务以及英国的中央证券托管服务。该通知暂定,在英国脱欧后12个月的临时期限内,要确保欧盟成员国的金融衍生品的中央清算不受影响;此外,在英国脱欧后的24个月的临时期限内,确保欧盟成员国在使用英国的中央证券托管服务时不受任何影响。

同时,针对某些OTC场外交易,欧委会规定,在脱欧后12个月的期限内,英国任何金融衍生品的OTC场外交易合同如果向欧盟27个成员国中任何一国转让时,都需要根据另外两项单独特殊指定的法律来完成新旧合同的更替。

针对欧盟成员国金融服务业界对该紧急应对措施的相关疑问,欧委会还同时强调,作为金融生态体系的主要参与方,金融行业的各大公司和机构应当成为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责任承担方,所以,欧委会在针对上述最重要的金融系统风险进行法律规定之外,其他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这些公司和机构来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做出积极应对,欧委会目前无意过度干预市场。

欧委会特别声明,英国硬脱欧一旦成为事实,总部设在英国的任何银行和保险公司如果无法在脱欧最后期限内获得欧盟金融服务运营的特殊许可,都无法在欧盟成员国继续提供服务,包括在线销售服务。相关涉及的公司应当加紧采取措施在最后期限之前在欧盟完成许可并设立营业中心。

此外,针对英国金融机构推出的支付方式在英国硬脱欧后还是否能够继续在欧盟使用的问题,欧委会也特别说明,这些金融支付方式,包括通过欧洲地区的分支机构提供的支付方式,如果无法获得法律特殊许可,都将无法使用,包括任何电子支付系统。

另外,在英国硬脱欧后,现有针对欧盟内部金融交易手续费用的法律和安排将不再适用于欧盟成员国与英国之间的交易费用收取,包括信用卡支付的费用,硬脱欧后的相关费用收取预期会增加。

此前一天,美国证监会主席Jay Clayton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特别指出,英国和欧盟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硬脱欧局面下全球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的爆发。他认为,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中,如何防范由非中央清算机构清算的证券衍生品交易以及投资管理服务在英国硬脱欧情况下带来的金融风险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位于美国首府华盛顿的知名智库– 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Desmond Lachman也于近日撰文,强调英国硬脱欧可能引发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并极有可能会蔓延到大西洋对岸的美国金融市场,并迅速演变成一场新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这次金融危机与十年前相比,蔓延的方向相反。

他认为,英国现任首相特蕾莎·梅仍有可能为了第二次退欧公投而提前进行内阁选举,此举会延后脱欧最后期限,也会相应延长英国政坛的政治动荡期,但无论如何,都很可能无法避免极左派工党领袖杰里米·柯比(Jeremy Corbyn)上台担任首相;然而,一个更大概率会发生的情况是,英国进入最糟糕的状况,于2019年3月29日之前始终无法与欧盟就脱欧达成一致而直接硬脱欧。这两种结局最终都会重创英国的进出口和投资经济活动。

他特别提醒,当前美国总统针对大西洋对岸盟国奉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极易导致美国金融业界和政策制定层忽视相关风险,导致美国无法在英国硬脱欧殃及本国和欧洲经济的情况下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经济金融危机风险蔓延至美国,引发全球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再次巨大动荡。

他认为,今天的全球金融体系已经习惯于多年以来的金融量化宽松政策,随着美联储加息以及欧洲央行终止债券回购项目,全球流动性紧缩已经是必然。与此同时,欧洲各大国在不断遭受由强烈政治风险引发的巨大经济问题的困扰。德国面临默克尔政治影响力逐渐消减以及美国征收高额的汽车关税引发的经济风险;法国经济受到街头政治运动的巨大冲击;而意大利经济前景也受民粹政府与欧委会关于赤字消减计划争执不下的影响而阴霾重重。加之当前全球信贷体系受到贸易战的冲击,此次英国与欧洲各大经济体之间由硬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严重冲击全球金融体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