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谢浩军

南开大学,全国重点大学,很多人向往的大学,从成立至今已逾百年历史。南开系列学校更是在全国享誉盛名,南开教育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百年教育发展。从创立之初到如今的辉煌发展,在这百年间,一些大事不能被遗忘。

百年南开,风华正茂——南开百年彰显辉煌

1907年落成的东楼是当年私立南开中学堂最早的建筑。

私塾前身

早在1898年10月,“南开校父”严修在天津西北城角文昌宫西家宅开办严氏家塾,礼聘天津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家塾,课程有英文、数学、理化等。张伯苓在严修支持下,全力改革私塾教学,半日读经书,半日读洋书,尤注重学生的体育,师生一起做户外活动。严氏家塾,标志着天津家塾开始向新式学堂转化,开创了天津民办新式学堂的雏形。严氏宅邸实际是南开中学的发祥地。

系列学校创办

1904年,经过张伯苓的精心筹备,私立中学堂成立,这便是南开系列学校的滥觞。

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私立大学。

1923年创办南开女中,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子学校。

1927年成立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前身。

1928年创办南开小学。

1936年创办“重庆私立南渝中学”,1938年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

1937年接办四川自贡私立蜀光中学。

百年南开,风华正茂——南开百年彰显辉煌

王馆旧址

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华北事变后,天津的形势日趋紧张。7月12日,日军向天津进攻。7月30日凌晨一点,日军开始向南开大学开炮。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

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

1946年5月4日,联大全校师生举行结业典礼,西南联大正式结束。继而举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揭幕式。碑文中写到:“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校友中174人当选“两院”院士,27人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国立南开大学

时间来到了1946年4月9日,当时的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张伯苓任校长。从此,南开大学开始了国立时期。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先生代理校长。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当时的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即今之大学四年级学生),这充分肯定了南开大学的教育。

百年南开,风华正茂——南开百年彰显辉煌

严馆旧址

南开大学新征程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奠定了今天南开化学、数学、历史学、经济学举足轻重的地位。

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现天津财经大学)。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

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优质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1984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首批高等学校博士点重点学科的评选中,南开大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共11个,位列高校第七。

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1995年12月,南开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

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进入首批国家教育工程“985工程”,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10年3月7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筹备建设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

2010年5月14日,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国家旅游局与南开大学签署框架协议,开展全面合作。

2013年,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南开成为首批进入最新国家教育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高校。

2017年4月6日,该校校长办公会日前研究并同意成立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

2018年5月,南开大学成立了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