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晚报报道过一个肖先生的案例,老妈被超高回报率迷住了,拦都拦不住。

“我妈现在就像被洗了脑一样,我跟我爸谁都拉不住,非要投资一个养老项目。这个项目号称每天都有返现,最终项目的回报率能达到300%到800%!!!”

看到这条状态也是蛮震惊的,普通大妈盲目可以说见怪不怪,但是这个案例里面肖先生是做风险投资工作的,这个很明显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但不论怎么劝说,这位肖妈妈就是不相信。而且肖妈妈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返现至今都还在继续,怎么就认定这是骗局呢?

救命啊!投资回报率高达800%?明明是骗局老人偏偏信

阿真给大家案件还原一下

肖先生告诉记者,这件事要追溯到7个多月前。那时,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母亲参加了一个由一家科技企业组织的、定期去天津的免费游玩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免除住宿费和餐费,还带着老年人泡温泉。

救命啊!投资回报率高达800%?明明是骗局老人偏偏信

在游玩过程中,主办方组织肖先生的母亲及其他老年人参加了不少讲座活动,这些讲座的内容全部与养老项目有关,而且每一个项目都具有超高回报率,收益诱人。讲座后,主办方开始向在场的老年人募资。肖妈妈“当机立断”投资了4.5万元,购买了一个研发老年人紧急呼救手环的产品。投资的这些钱,肖妈妈并未告诉老伴和儿子。直到她昨天准备向儿子借款5万元,再继续投资另一个养老项目时,这件事才浮出水面,并当即被肖先生父子制止。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投资项目,能让肖妈妈如此动心呢?肖先生说,这是一个被划分成若干等份的投资养老项目,项目的实体产品是研发老年人紧急呼救手环,项目的每一份价值是4.5万元,他的母亲就投资了一份,按照双方约定,老人每天能收到返还的现金100元左右,项目周期是18个月,现在7个月过去了,由于返现一直在持续,肖妈妈对这笔投资十分认可。老人放下了先前的戒备,准备再投资另一个养老项目。

“这个项目更夸张,投资5万元,每天保证至少返现200元,而且还会持续返30个月,最低回报13万多元,并承诺3至8倍的回报率。这怎么可能啊?”肖先生在风投行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听了母亲兴奋的介绍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养老投资项目是个骗局。因为按照一般企业的正常投资回报率,在目前的行情下,能达到20%,就已经非常不容易,而承诺300%至800%的回报率,明显脱离市场规律。

让肖先生很无奈的是,无论他和父亲怎样劝说,母亲仍不认为自己上当受骗,母子俩也因此产生了很大分歧。昨天,派出所民警告诉肖先生,目前由于没有停止返现,所以这家公司不存在诈骗行为。但如果他举报这家公司非法集资,必须由多位当事人前来报案。听了民警的话,肖先生表示认同,但母亲至今仍看不清这里面的门道,让他有苦说不出。他说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给母亲做思想工作,希望母亲能早点醒悟过来。

救命啊!投资回报率高达800%?明明是骗局老人偏偏信

【4大投资陷阱】

不仅仅大妈会掉坑

所有人都要警惕!

1.P2P网络贷款“陷阱”:自融自用、分标拆标、超高收益率

案例:王希竞投了1000元,被“秒标欺骗”

据媒体报道,投资人王希竞投了1000元,不到三个小时就获得了70元的利息。高额且快速到账的利息驱使王希将自己的资金一股脑地都投到了这家网站,在上一笔投资的本息到账后,他就把全部资金投入到秒标中。王希在这家网站总共投入了100多万元的资金。

始料不及的是,突然有一天,王希发现这家秒标P2P网站的客服全部失踪,联系人的电话也无法打通。这家网站就是2012年发生创始人跑路事件的“优易网”,其主要敛财方式就是“秒标”。据第三方机构网贷天眼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参与优易网维权的投资人达到64名,被卷走的投资总额接近2000万元。

“2014年10月9日,P2P网贷平台优易网集资诈骗一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优易网案是国内首个以集资诈骗罪名公开审理的网贷平台案例。此案直接涉案金额为人民币2551.7995万元,出借人受损金额为人民币1517.8055万元。受害者包括全国各地的60多名出借人。

此外,还有不法人员通常以“担保”、“保证收益”类宣传,通过论坛、网贴、甚至街头路边、市场集市等线下渠道,以“P2P”名义招揽客户机构组织和人员进行所谓的投资,实则利用这种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2.私募股权投资“陷阱”:运作不规范

案例:据公开报道,“80后”的黄某与李某某等人合谋发起所谓的创投企业吸收公众资金。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黄某伙同李某某、王某某等人先后注册成立上海A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B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投资管理公司,并以投资者参与公司发起设立可得到无风险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共计1.3亿余元。

在私募基金概念炒作如火如荼之际,黄某对其吸收资金的方式进行了“升级”。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间,黄某伙同张某某在上海注册设立××基金公司,打着招募基金的旗号,以签订协议、承诺8.4%的固定年收益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4800余万元。

“后因证券监管部门对黄某等人以创投、基金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开展了调查,并移送公安机关。2009年5月10日,黄某被刑事拘留。法院审理认为:黄某作为A公司等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应依法予以处罚。黄某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无证券经营资格的情况下,经营非上市公司股份,从中非法获利,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也应依法予以处罚。黄某犯两罪,依法予以两罪并罚。2010年12月23日,黄某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1000万元。李某某、王某某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

分红派息,利益诱惑。夸大宣传、承诺回报。黄某、李某某培训公司人员通过随机拨打电话、向亲友介绍等方式吸引公众投资,还多次在上海、安徽、浙江等地设立多个招募投资经营点,以讲座、推介会等形式进行虚假宣传,承诺支付8%~10%的回报收益及许诺分红、超额回购等投资回报招揽投资人。对能招来投资的人员给予不同比例的提成,诱导投资人再向其他人进行宣传,以招揽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参与。

私募股权基金是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或者向少于200人的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以股权投资为运行方式,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股权,最终通过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属高风险投资,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参与,不要被高额回报蒙住了双眼。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退休金和多年节衣缩食攒下的积蓄是安度晚年的保证,不宜用于高风险投资。对于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的中青年人群也不适合。

3.网络基金投资“陷阱”

案例:据新华网报道,2016年3月,45岁的张先生在网站上看到一则关于投资“香港VS基金”赚钱的广告,称“投资该基金,确认后第二天返利,每天按投资数额5%—10%返利”。高额的回报让其心动不已随后,他便按照网站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并汇款1万余元。几天后,张先生果真收到对方承诺的每天850元汇款。然而就在张先生准备将第二笔款汇给对方时,他发现这家网站已经关闭,随即报案。据警方通报,该网站共诈骗全国10多个省份1200余人600余万元。

切忌贪心:理财的首要原则就是切忌贪心,不少投资者看见高收益不顾一切的投进去,结果血本无归。我们理财的目的,是实现财富增值,让生活得到改善,而不是一夜暴富。就目前来说,银行理财产品、P2P网贷、货币基金等主流的投资方式收益率都在10%以内,一旦遇上收益率高的反常的理财产品,坚决不能因为一时的贪恋而投资。

4.现货原油、白银投资“陷阱”:高额回报、交易灵活、有专业老师带着操作

案例:35人炒“原油”亏损2500万元状告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15年6月18日,来自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的35名投资者共同状告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下称“深油所”)从事非法期货交易。这些投资者在2014至2015年间,通过深油所旗下多家会员公司进行“现货原油投资”。

“然而,投资者们后来发现,他们交易的品种“前海油50”、“前海油100”等均在石油化工名录上查询不到,35名投资者共损失约2500万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至今仍未开庭。在广州工作的王先生是这35名投资者中的一员,2014年10月,他在“老师”的介绍下开始炒原油,短短13天内,他就损失了70.5万元。

实质上,这就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直线飙升……势单力薄的散户们要想赚到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最后,请在60秒内以标准普通话朗读以下文字

01

切忌贪心:理财的首要原则就是切忌贪心,不少投资者看见高收益不顾一切的投进去,结果血本无归。我们理财的目的,是实现财富增值,让生活得到改善,而不是一夜暴富。就目前来说,银行理财产品、P2P网贷、货币基金等主流的投资方式收益率都在10%以内,一旦遇上收益率高的反常的理财产品,坚决不能因为一时的贪恋而投资。

02

正视投资风险:无论银行、股市还是基金、P2P,任何理财都有风险。投资时不应片面追求高收益,将风险置之度外。结合存款、收入等因素,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且投且小心,才是投资理财的最好方式。

03

认准正规机构:产品靠不靠谱,背后的机构很重要。就拿火得发烫的P2P网贷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往往收益率越高的平台越不靠谱,打着超高收益的口号,背后谋划着随时跑路的平台不在少数。相比P2P,银行理财产品显然靠谱不少,毕竟有银行做信用背书。不过投资者务必要留意产品说明书,不要买成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如果是自营的理财产品,银行会在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银行公章。

04

不要盲目跟从:很多人在理财前,都会参考参考亲戚朋友的意见,当你想炒股的时候,他们给你推荐股票,当你想投P2P的时候,他们给你推荐平台,但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大家一起完蛋。对于投资者来说,信人不如信己,理财一定要有独立的判断。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