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狮精那么善良的妖怪,居然因为一次“激情犯罪”的盗窃案就被判了兄弟七个凌迟处死,冤枉吗?

要说《西游记》中死的最冤的妖怪,莫过于玉华州豹头山虎口洞的黄狮精了。不仅没打过唐僧的主意(荆棘岭的杏仙大小还有个逼婚的罪名),更是连普通人都没害过,和当地老百姓和睦相处。就因为偶然小偷小摸,就和六个兄弟一起被判了死刑,还死无全尸,肉都被玉华州的老百姓分着吃了。

叙述黄狮精冤情的文章,网上一搜一大把,黄狮精和它主子九灵元圣的来历,更是交代的清清楚楚,咱们《神仙八卦》第一期就是八的九灵元圣主人太乙救苦天尊,这里也不再赘述。今天讲一点小八卦:为什么金箍棒比九齿钉耙厉害的多,而黄狮精开的却是“钉耙宴”。

有些对《西游记》的解读文章,高深莫测,云里雾里,恨不得每个字都弄出含义来。实际上,《西游记》本身源自给老百姓看的“话本”,老百姓看不明白,这含义就没有意义。即使作者想讲道理,也会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讲出来,而不是故作高深。

曾经看过一些解读,说黄狮精的手下“刁钻古怪、古怪刁钻”都有佛法含义。其实这名字只是作者随手取来,以示妖怪和人不同,增加趣味性罢了。就像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所有的番将都叫“青椒不辣、巴里马华、巴拉根东、巴拉根山”一样。在《水浒》中,也有类似的写法:防送公人“免不得是张龙、赵虎,无非是张千、李万”,即这等过场的小人物,认真起名没有意义,弄个老百姓最容易懂,又符合当时环境的名字就是了。即使后来日漫里,也会用相似的手法,如少女A、少年B。

日漫史上最著名的少女A

不过从刁钻古怪、古怪刁钻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九灵元圣想努力创建一个半兽人跟人类和平相处的世界,而且差一点点就做到了。

这个愿望,从封神时期的截教,到不久前的狮驼国,都曾经想实现过。不过,不管是截教还是狮驼国,采取的都是暴力手段,逼迫仙人或人类承认自己的权力。截教为了这个目的不惜对抗《封神榜》;狮驼国更过分,半兽人革命成功后,居然把全城的人类都吃了(不过还没有和别国断绝外交关系,从唐僧走的时候仍然要找出狮驼国大印盖在通关文牒上就能看出来,出入境手续仍然有效)。

九灵元圣是唯一一个通过交易、通婚等和平手段实现半兽人跟人类和睦相处的妖王,手下黄狮精都是和人类公平交易、自由婚姻。从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我大王连日侥幸。前月里得了一个美人儿,在洞内盘桓,十分快乐”。

这里“得”了一个美人,看样子不是抢来的,而是娶来的或买来的,如果是抢来的,猴子他们扫荡虎口洞的时候,少不得“啼哭跪谢”,比如被黄袍怪抢走的百花羞,过了十三年生了两个孩子还要回父母身边。但这美人很可惜,连虎口洞一起被烧死了,应该是以女主人的心态,舍不得家当,所以才不逃出来吧!倒有点铁扇公主宁可家破人亡也不把扇子借给猴子的意思。

其次,当地老百姓并不害怕虎口洞的妖怪,因为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能大喇喇的去街上喝酒、购物,连变化都不用。如果美人是抢来的,就他俩那么有特色的长相,落了单去镇上,早被老百姓“叉耙扫帚,没头没脑的打过去”了。

当然实现半兽人跟人类和平共处,也不仅是九灵元圣的功劳,跟玉华州老王的贤良也有关系。老王亲口说:“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这城中军民匠作人等,也颇惧孤之法度,断是不敢欺心。”豹头山离玉华州只有七十里,还属于玉华州管辖的地界,也正是当地老百姓过惯了太平日子,连个强盗都没有,也不知道害怕,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这等丑头怪脑的狼精上街,只要肯出银子,公平交易,百姓们也没把他们当妖怪看。不像有些地方,见了猴子老猪,都“唬的跌跌爬爬”。

从黄狮精出手来看,那是相当大方,二十两银子,还有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的酒钱,还能开个花账,一人买件羽绒服过冬。后来猴子三人变的假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回来说钱不够,黄狮精连发票都不看,就直接让他们找会计报销,还要留送货的在洞里吃顿饭——试想西天路上,哪个地方的人敢留在妖怪洞里吃饭、过夜?也就此间了。

这群狮子和人和平相处的事迹,也有很多大神解读过,原著写的也很清楚,不需要再重复,下面回到钉耙。

当老猪听说偷武器的是个金毛狮子后,不像以前那种看到妖怪就害怕,反倒高兴地说金毛狮子就是他的货,因为民间传说“癞母猪专赶金毛狮子”。PO主依然是搜遍了脑内和手边资料库,也没找出这句民谚的出处。那就只好动用以前的分析手法:从七只小狮子的身份去推。

七只狮子精分别是:黄狮、雪狮、猱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

黄狮就是普通的金毛狮子:

雪狮就是白狮子:

手冢治虫老师作品《森林大帝》主角雷欧就是小白狮子:

雷欧,当年萌化了的小白狮子,种族也是混乱善良

猱狮就是长毛、毛发柔顺蓬松的狮子:

狻猊,龙生九子一种,外形是喜欢烟火的狮子:

铜狻猊

白泽,传说中长角的狮子,神兽:

《山海经》插图:白泽

伏狸,一种猫科动物,体型小但能杀死狮子,记载于晋张华《博物志》:魏武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使格之,杀伤甚众。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上帝车轭上,狮子将至,便跳上其头,狮子服不敢起,遂杀之,得狮子还。未至四十里,鸡犬皆无鸣吠者。

曹操讨伐冒顿单于,路过白狼山碰到狮子,咬死咬伤他很多士兵,突然从树林里跳出一只像狸猫的动物,跳到狮子头上,咬死狮子,四十里地内的鸡狗都不敢叫。不过白狼山地处中国北方,不可能有狮子,也许是当时生物学知识匮乏,或者误记,把老虎当成了狮子。

据这传说记载,伏狸很有可能是猞猁,因为猞猁喜欢以其它猫科动物为食。这里的猞猁能打过狮子(或老虎),也许是因为狮子已经被曹操手下士兵打伤了,记录的人为了突出神异性,故意写的好像伏狸独自杀死狮子一样。

猞猁,看这鄙视的眼神

唯独“抟象”,没有查到何处有记载。只有贴吧一篇贴子,认为是“搏象”之误。

不过这两个字都是有意义的:“抟”,意为把东西卷起来。持“搏象”论者认为大象不能被卷起来(和不能放到冰箱里一样),但狮子可以和大象搏斗,所以是“搏象”。

在这里要纠正一个关于狮子的谣言,传说狮子怕大象是不对的!

这都是受了“斗兽棋”的影响,大象克狮子,老鼠克大象。传说老鼠会顺着象鼻子钻到大象脑子里吃脑髓,所以大象怕老鼠,这已被证伪,老鼠根本无法接近大象。明朝沐英征云南确实用老鼠破了云南象兵,但用的是火鼠阵,把老鼠点上火放到敌人营地里,大象看了一个个小火球满地乱窜才慌了,后来被误传成大象怕老鼠。

狮子怕大象,也是这样的误传。成年雄性大象,面对落单的狮子的时候,单挑狮子确实会落下风,但这并不代表狮子就怕大象!

事实上是,狮子不仅不怕大象,还经常拿大象当主食。

因为狮子的单挑能力其实不强,非洲好多食草动物单挑都能赢过狮子,比如野牛、犀牛、河马等,但并不是说狮子就不拿此物当饭。

两三头母狮可以放翻小象和母象,四五头母狮子加上一头公狮子就敢袭击公象了。

从这里就看出《西游记》作者的博学了!不仅对海洋生物十分了解(描绘龙宫里的景象活灵活现),对陆地动物习性也十分了解!

狮子很聪明,知道挑大象的弱点下手,大象的武器是鼻子,弱点也是鼻子。象鼻尖布满了神经,一旦被咬住会非常疼痛,甚至能疼的丧失战斗力。狮子就是看准这一点,只要咬住大象鼻子,就能把大象拖走。

《西游记》中有过类似描写,就是狮驼岭那一节,猴子抓白象时,就是抓住鼻子牵过来的,可见作者深知大象这一弱点。

那么“抟象”就好理解了,大象不能卷起来,但象鼻子能卷起来,狮子咬住象鼻子,像卷风筝线一样把大象一点一点拖到自己身边,这不很形象吗?

狮子捕猎大象,前面两只明显奔鼻子去的

那么这跟“癞母猪专赶金毛狮子”有啥关系呢?

母猪赶狮子确实没查到,但公猪可能有这个能力。

亚洲的野猪是猪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有些亚种有可能长到四百公斤以上,东北成年的公野猪也在200公斤以上,所以东北民谚“一猪二熊三老虎”。

活的年岁久、经验丰富的老公猪,能跟老虎玩命,这时候老虎是惹不起的。因为公猪常年在松树上蹭,沾了一身油脂,好像铠甲一样,不用说老虎咬不透,有时候子弹都打不透。(评书《大明英烈》里胡大海的干儿子胡强就借鉴了这一原理,自己蹭了一身松树油脂,刀枪不入,外号“野人熊”)

松树油脂沾到身上,一个一个的小疙瘩,岂不很像“癞皮”?

而且从“伏狸”的记载,很有可能出现狮虎误记的状况,于是就把公野猪袭击老虎的行为,定性成“癞母猪专赶金毛狮子”了。

至于用“母猪”,则有可能是作者为了增加趣味性,故意为之吧!

这时候,就可以说钉耙了。

作者给猪八戒设定钉耙这个武器,含义有二:一是暗示猪八戒出身农家,猪为农家饲养之家畜,钉耙为农民耕地之器具;二是野猪最犀利的武器就是它那两个獠牙。

这是野猪的下颌骨,结构岂不是很像钉耙?

不论是狮子还是老虎,侥幸赢了野猪,会很得意,叫上一大家子都来享用,一头200公斤以上的野猪,足够几只狮子老虎吃几天的了,这岂不就是“宴会”?而且,能独自或带领族群捕猎到这么大动物的狮虎,是有资格当王的。

反之,抓到猴子或人,还不够一只吃一顿的,这宴会就开不起来。而黄狮精是人格化了的妖怪,又定义了“混乱善良”的性格,不能以“吃”来说事,只能拿象征野猪獠牙的钉耙当做炫耀的资本,招呼附近的同类狮子都来看看,以证明我才是祖爷爷九灵元圣的嫡传接班人!

所以“金棒宴”或“宝杖宴”对狮子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将来再跟人类相处,十有八九不会伏玉华州王管,少不得还要起冲突,而按《西游记》的世界观,即使正义的妖怪,也只能去天庭注册成仙,是不能跟人类争夺统治权的,想跟人类分庭抗礼,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个野生的吃人妖怪。

正如水泊梁山,抢生辰纲没人管,做人肉馅包子没人管,“对百姓秋毫无犯”却又屯兵造甲就犯忌,即使“替天行道”也不行!最终结局,招了安还要被朝廷想尽办法害死!

因此,玉华州这七只小狮子,没有大鹏那么有背景,又不是九灵元圣亲生的,虽然只是偷了几件兵器,可偷的是王子师父的兵器,又聚众围攻州城,已经属于公然造反。连猴子称王的时候也知道“怕人王犯头”,练兵以自保,何况几只本事不如猴子的狮子!

狮子们最后被打败活捉,判了凌迟斩首,其实一点也不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