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绝恋

林徽因是我国建国初期杰出的女建筑师,她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成就。不仅如此,她还是作家,文学造诣不凡。

虽然林徽因头顶闪着耀人的光环,小时候的林徽因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她的出生,给整个家族带来欢喜,被家族的人视若珍宝,她的母亲却让她自卑。

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商人之女,家里经营着小作坊。何雪媛14岁就嫁入林府,因为从小养尊处优,不会操持家务,很不讨婆婆欢心。此外,她还因循守旧,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平凡,庸俗。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却是一位多情才子,斯文儒雅,擅长诗文、书法,性格风趣幽默,喜欢结交年轻人。此外,他还非常有见多识广,襟怀高远。

何氏很不受宠,特别是林长民娶了继母程桂林后,她的处境更加悲惨。继母更讨林父喜欢,她为林府生下儿子,并且搬到宽敞的前院居住,生母何氏却只能住在狭窄、阴暗潮湿的后院。林父鲜少踏足后院,林徽因在后院发呆的时候,常常听到前院的笑声。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绝恋

何氏的性格变得阴晴不定,患得患失,还常常在林徽因面前坦露她的不满。林徽因受母亲影响,变得特别多愁善感。

1920年,林徽因16岁那年,跟随父亲去欧洲考察,暂时摆脱了家庭琐事。在英国,她遇见了徐志摩,一个戴着玳瑁眼镜斯文瘦瘦的男子。当时徐志摩才24岁,但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张幼仪在国内翘首期盼他的归来。

徐志摩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但他对经济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文学。他结交的也都是文学界的泰斗。

有一次,他拜访林长民,在他家中见到了林徽因。第一次见到林徽因,他就很喜欢这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一脸单纯,不谙世事的样子。后来的交谈他更发现,林徽因不仅聪慧美丽,她还独立,见识不凡,与他往日见过的女子不同。徐志摩很快坠入爱河,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有妇之夫的身份。林徽因也喜欢上了这个博学多识又浪漫的男子。

他们曾漫步在夕阳下,徜徉在康桥边。他们曾在海德公园的石桥上畅谈,看明月、听虫鸣。多少次,徐志摩想跳入木船中做那撑篙的男子,而林徽因则是那活泼的少女,用仰慕的眼神看着他,听他唱一支古老的民谣。长篙在他手里不听摆布,船没完没了的往桥墩上撞,逗得林徽因哈哈大笑。此时他很有信心的重新调整姿势,轻轻撑起,小船缓缓向前滑动,他们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

徐志摩曾经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得,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见英国之行带给了他多少收获,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遇见林徽因吧。

他爱林徽因爱的热烈又忘我,全然忘记了父亲这个身份。即使他和张幼仪住在一起,也心心念念着林徽因,每隔一天就给林徽因寄一封情书,妻子为这个小家的付出他视而不见。终于有一天,纸里包不住火,张幼仪知道了他们的恋情。

徐志摩面对她的质问大胆承认,并且提出离婚。经过再三哀求无果,面对徐志摩的冷漠,张幼仪终于答应离婚。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绝恋

徐志摩离婚后欢喜雀跃,马上乘船回国。因为当时林长民在英国考察期满,带着林徽因回国。林徽因走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每天魂不守舍。现在他恢复自由,孑然一身,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追求林徽因了。

当徐志摩回到国内,却听到"林徽因与梁启超大公子婚事已有成言。"他不敢相信,迫不及待的去北京景山西街雪池胡同林宅求证。林长民见到这位忘年小友十分高兴,他请徐志摩喝绍兴"花雕"。林长民兴高采烈,徐志摩惴惴不安,他想求证林徽因的婚事,却无法开口。这时他看到了悬挂在书房的诗,其中一句是:"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

他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失落、痛楚像海浪一样袭来。他恨命运的荒唐安排,他恨命运的捉弄。

那一天,他失魂落魄的走出林宅,几乎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到住所的。

他回国后,再次见到林徽因是在一次公开演讲的礼堂。当时他的那首《再别康桥》名噪一时,很快在国内盛传开来,加上青年才俊,欧洲海归,他头顶闪耀着光芒。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想一睹才子风采。当徐志摩穿着得体的华服走上讲台,自信的讲出第一句话时,习惯性抬头扫视一周,一个熟悉的面孔闯入他的视线。没错,是闯入,虽然林徽因静静坐在人群中间,可是徐志摩碰到她眼神的刹那,顿时慌了神。多日不见,她还是那么美丽,秋波流转,即使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她依然那么出众,灵气逼人......此时徐志摩脑子"嗡"的一下,变得一片空白。他努力让自己镇定,告诉自己不能在女神面前失态,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口干舌燥,结结巴巴,提前准备好的稿子,此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台下的人们开始不耐烦,陆陆续续走出礼堂。此时徐志摩还没有从紧张中脱离,不停擦额上渗出的汗珠。林徽因自知是罪魁祸首,莞尔一笑,想上前去一诉衷肠,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默默走开。

不日,一封邀请函突然飘至。林徽因约徐志摩西山赏景。徐志摩心里明白,林徽因这是在为他们的感情画上句号,对他的痴情绝恋有个交代。他也想听林徽因亲口说出她和梁思成的婚事,不然他不死心。

林徽因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怎么能不爱徐志摩呢?他可是她的初恋。他是青年才俊,亦师亦友,又浪漫体贴......在她眼中,徐志摩很优秀。只是,她明白,徐志摩是一个靠爱情喂养的男子,失去爱情,他就会失去灵感,他喜欢的,只是他眼中的林徽因,若长厢厮守,他们未必合适。更何况,他还有妻室。

她怎么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多年以后,她对友人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由此可见,林徽因太了解徐志摩,他身上那种诗人的浪漫多情,是无法改变的。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林徽因对徐志摩就是如此。

以至于后来泰戈尔访华,他和林徽因全程陪伴,他对林徽因的痴情,都被这位文学泰斗看在眼里。

他还曾写了首小诗: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

可见徐志摩的相思之苦。

世事无情,爱情无情。不久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双方家人安排下,去美国进修,从此双宿双飞,徐志摩,只能读着那首《再别康桥》,回味他曾经的爱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