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逼走谢安的那个人也不是外人,正是司马曜的弟弟、司马昱的儿子琅琊王司马道子。因此,还不满二十岁的司马道子就已经被赐予了万户食邑,并录尚书六条事,加司徒,成了东晋朝堂最有权力的人。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司马道子

晋朝这个王朝,虽然存在时间不长,西东加一起也就一百五十多年,但是实在是一个比较有始有终的朝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开头和结尾非常对称,尤其是第二个皇帝和倒数第二个皇帝的特质和时局更是如此。

有关司马衷其人,咱们已经说过了,他也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唐氏综合征患儿了;不过鲜有人知的是,晋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如此。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个运气比较好的皇帝,他本来是没可能当皇帝的,多亏了桓温把他爹司马昱扶上帝位,他才能成为皇子。而他爹没干几年也崩了,他就顺顺利利完成三级跳,从王子到皇子再到皇帝。

更有趣的是,除了谥号,这位皇帝也还真有几份晋武帝的影子——起初,他能够听取朝臣意见,重用谢安,因而打赢了淝水之战,保住了祖宗的社稷;而在谢安离去以后,他就逐渐开始放飞自我,最终死在了女人手里。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而逼走谢安的那个人也不是外人,正是司马曜的弟弟、司马昱的儿子琅琊王司马道子。

在东晋,琅琊王这个爵位可不一般。由于司马睿原来就是琅琊王,因此,这个王位一般非皇子不封,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预备皇储,至少也是嗣君候选人之一。短短七十年里,就有四位琅琊王成为了皇帝。因此,给司马道子封这个王,意义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虽然给他的名分是出继给琅琊孝王司马裒为后。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实际上,司马曜一开始,确实是很倚重这个弟弟的,因为这位王爷年轻的时候,怎么看都像是个好人。

司马道子小的时候,就曾因为清逸淡泊获得过谢安的高度评价。在那个讲究风评的时代,有谢安这种人站台就等于是打了个硬核的广告。因此,还不满二十岁的司马道子就已经被赐予了万户食邑,并录尚书六条事,加司徒,成了东晋朝堂最有权力的人。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不过比较讽刺的是,曾亲口称赞过司马道子的谢安,却最终因为这个家伙辞职——司马道子的王妃的堂兄王国宝是王坦之的儿子、谢安的女婿,但却因为不学无术被谢安弃用。于是这个家伙决意新仇旧仇一起算(王坦之曾在谢安执政期间被外放),鼓动当时还年轻的司马道子给谢安下眼药。一来二去,受不了这个气的谢安自己主动外放,把权位让给了王国宝和司马道子。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在后来人看来,这就是一场奸臣和昏王排挤走了忠臣的戏码;然而我告诉你,事情绝没这么简单。

王国宝是王坦之的儿子,他们都姓王。是不是觉得我在说废话?如果我再列几个名字——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是不是觉得有些问题了?是的,他们的名字都是王X之。不过,王坦之和王羲之等人没啥血缘关系,但是他们都是豪族出身——王羲之出自琅琊王氏,而王坦之出自太原王氏。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东晋开国以来,政权先后被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把持,对此,同为世家大族的太原王氏是很不满意的,他们也想试试权柄在握的感觉。而无奈,太原王氏的力量太弱,想抢班夺权就必须要有助力。而协助者,正是同样对权力极度渴望、已经摩拳擦掌了一个多世纪的温县司马氏,也就是皇室。

说起来也真是笑话,想当年司马懿苟了一辈子,熬死三代曹家人后一击制胜,成为曹魏话事人;而后司马师兄弟先后秉政二十年,到司马炎这里才效法曹丕完成篡位。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司马家的皇帝,走了曹家人的老路!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这也实在没办法,东晋时期,南北战乱频仍,民众为了自保,就只能依靠宗族的力量。而大宗族们纷纷修筑坞堡,全民皆兵,有充足的力量和政府抗衡。遭遇如此困局,皇室的权力的衰微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随着淝水之战以及北伐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以及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宗族的权力出现了松动。在这个时候,皇族们出手了。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也正是因此,司马曜才重用起自己这个弟弟,并在谢安去职后,把大权悉数委任与他,自己躲进一边儿喝酒去了。只不过,用了他一段时间后,司马曜又不满意起来,重新任用宗族子弟担任要职,开始制约司马道子了。

原因也很简单——司马道子虽然是皇族,却毕竟不是皇帝。他的权力的增加,并不代表皇权的增加,因为诸侯王再怎么说也是臣子。只要权力一直集中不到手里,皇帝就依然是个光杆司令。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然而一个大臣的一句话却让司马曜想收拾司马道子的心收回去了:

昔汉文明主,犹悔淮南;世祖聪达,负愧齐王。兄弟之际,实宜深慎。

汉文帝当年剪除宗室的时候,一不小心逼死了弟弟淮南王;司马炎当年猜忌弟弟司马攸,结果也间接地逼死了弟弟。这两件事令本来就没把心思放在正事上的司马曜深以为然,于是放下了抑制弟弟的想法,继续喝酒去了。

皇帝都不动司马道子,那就更没人动的了他了。于是,司马道子就更加愉快地野蛮生长,朝堂之上全是他的私人武装。这些人每天不理朝政,也不管正事,只兢兢业业地干一件事——给司马道子捞封赏。

皇帝生存最艰难的朝代:各大家族轮番控制,自家弟弟都不可靠

而司马道子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的好日子竟然险些就要终结在自己的亲儿子手里,而这位王子皇孙,当时居然还没成年。

那么,司马道子的儿子为什么要暗地里捅自己老爹呢?这对欢喜冤家父子,最后又将迎来什么结局呢?

咱们下回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