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天下事,洞彻古今情,穿越历史长河的重重迷雾,探寻尘封已久的时光典藏,我是百家号的小编 。

1944年6月5日凌晨,昆明的街道上还没有什么行人,这五百名青年就要登上飞机飞赴印度。“那晚的星星很亮。”六十多年过后,杨毓骧还记得当时只有十八岁的他特意抬头看了看家乡的天空。须臾,C-47运输机喘着粗气飞了起来。机舱里没有座位所有人都想站到窗边,第一次从空中俯瞰古老的昆明城,再看眼沉睡的家乡,这时他们才突然意识到,他们是真的要离开家了。

“很多人和我一样,兴奋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大家不说话心里默默祈祷。”飞机经过澜沧江和怒江,机舱内的温度一下降了下来,再向前,白雪皑皑、海拔六千七百四十米的太子雪山出现了,这就到了飞行运输队所称的“驼峰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已经有五百多架盟军飞机失事。杨毓骧的运气实在不错,据说第一批乘机飞印度的学生兵,临上机前被命令脱掉军服,长官们说因为印度气候炎热,根本用不着棉衣,这些军服可以留下来装备国内的士兵。

结果,士兵们被冻得半死,不少体质羸弱的竟被活活冻死。越过“驼峰航线”,又飞行了三个小时,终于在印度汀江机场安全着陆。“我们走下飞机,全身冻得像冰块,只好蹦蹦跳跳取暖,两只耳朵又痛又聋,互相讲话要大声喊才听得清楚。晚上,杨毓骧和大家一起洗澡,旧棉衣、棉裤和鞋袜全都扔到一个古抗里禁烧:当他们赤身走出来,崭新的黄色卡其布制服,白色内衣裤,绿毛衣、毛袜、灰色帆布腰带、黄色胶鞋已经整齐地排放在面前,学生兵们换上新军装,个个容光焕发英姿勃勃。

十万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在印度亲自训练,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队,杨毓所在的暂汽一团一千名士兵中有六百多名大学生。1926年,杨毓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地区施甸县的一个农村家庭。1942年5月4日,日军对保山实施大轰炸,当天保山县内正逢集市,赶集的密集人群成为五十四架日机重点袭击目标。这次轰炸,中国平民死伤逾万。轰炸结束两天后,十六岁的杨毓骧路过保山,往日的城市千疮百孔,“尸体的臭味一千米外都能闻到”。

谢谢大家观看,以上都是小编自己的一些看法,说的不对的希望大家不要笑话哦,多指教!喜欢的朋友关注加收藏!

相关文章